分享

唐诗对读很好玩

 永嘉陌上尘 2022-10-13 发布于浙江
诗歌对读,往往有许多好玩的发现。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当是化用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而隐者所居的地方,似乎都有一片云。如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惟白云”,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隐居的地方,不仅有白云,还有松树、山月与药。常建笔下是“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贾岛诗中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王维亦言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孟浩然说“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唐诗中多“空山”的书写,王维对此更是极为偏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鹿柴》)、“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空谷归人少”(《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夜坐空林寂”(《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空山五柳春”(《过沈居士山居哭之》)。储光羲“空山足禽兽,墟落多乔木”(《田园杂兴》其一),韦应物“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箜篌引》)。

唐诗中亦多清澈的溪水,有趣的是,面对溪水,诗人往往起了要做钓客的心思。王维《青溪》“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则说“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可见,《庄子·秋水》钓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王维对“荆扉”这一意象似乎很喜爱,诗歌中多次出现。“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我闻有客,足扫荆扉”(《酬诸公见过》)、“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送张五归山》)、“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送綦母潜落第还乡》)、“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拂”(《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不知炊黍否,谁解扫荆扉”(《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淇上即事田园》)等。不知这一书写是否与陶渊明有关,其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云“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说“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另,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也云“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上午核酸检测排队时间很长,用时五十分钟才到俺。等侯的间歇,翻翻唐诗,有了如上一些感想。
做完核酸,去王彬学弟处聊天两个半小时。果然无限风光在高层,十一楼的视野果然开阔,不仅可以看到校内的花津河,还可以隐隐望见远处的长江。聊天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学习,我们一致认为要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持续发力,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尽管现在很难,但是还是要对未来抱有希望。临别,学弟又给了许多水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