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治疗上热下 寒阴阳两虚的症状,附子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中治疗上热下寒的一个经典方剂!配方:黄芩、黄连、大黄(沸水浸泡十分钟去渣)、炮附子(文火煎40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

 任我游129 2022-10-14 发布于陕西

中医如何治疗上热下 寒阴阳两虚的症状

下面向大家推荐一个耿教授临床上经常运用的经典名方——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中治疗上热下寒的一个经典方剂!

配方:黄芩、黄连、大黄(沸水浸泡十分钟去渣)、炮附子(文火煎40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

黄芩,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图片

黄连,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大黄,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附子,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下面通过一个真实病例,了解耿教授是具体是如何治疗上热下寒,阴阳两虚症的~

女姓患者 ,81岁,河北固安人,2011年6月初诊。口干渴欲饮水3月余。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干燥综合 症数年。

刻下症:口干欲凉饮,饮不解渴,入夜口渴更甚,纳少,眠差,下肢畏寒无力,双膝关节肿大,夜尿频繁,小便不利,小腹胀满,饮食凉热咸酸刺激均痛,舌红干无苔,脉沉弦滑双尺弱。

辨证:肾阳不足,津不上承。处方:瓜蒌矍麦丸加味:天花粉15克、生山药20克、炮附子15克(先煎)、茯苓20克、瞿麦15克、沙参10克、巴戟天30克怀牛膝20克,7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图片

二诊:服上方七剂后,患者口渴减轻,双膝关节肿大消失,小便通畅,小腹胀满不作,唯感胃纳不佳,胃脘有堵塞感,二诊处方加用炒白术15克、法半夏10克,继服7剂后纳食增加、胃脘不适感消失,口渴痊愈。

本案口干渴等在上的燥热之症实因肾阳不足,蒸腾失职、津不上承所致。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寒饮内停则见双膝肿胀,小便不利;津不上承则口干燥欲饮水,入夜阴助寒饮,气化更为不利,故上燥口渴更甚。治当温下滋上,标本兼顾,温助肾阳,利水滋燥,因辨证准确,药仅数剂,病情缓解。

如果你也有上热下寒、阴阳两虚症状想找耿教授帮你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和耿教授互动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