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藏|禾簋

 胡繎文博笔记 2022-10-14 发布于陕西
戳蓝字“逛博物馆的老父亲”关注我
看更多珍宝



禾簋



禾簋(guǐ),战国早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未在官网搜到这件青铜器的介绍,故未获取到博物馆官方提供的尺寸数据。但大体上,这件簋和之前介绍过的“师虎簋”的尺寸、“重量级”应较为接近。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簋王“胡簋”相比,器形小了不少。

直口束颈鼓腹,腹下内敛,圈足外侈。下有方形座(“上圆下方”的造型有寓意“天方地圆”之说)。腹两侧伸出两只造型简洁的龙形耳,昂首挺胸,姿态优雅。簋腹、底座四面饰波曲纹,圈足、耳饰有鳞纹。整器上圆下方,线条简洁,尤其两只龙形耳,简简单单,显出不简单的美感。龙身由簋腹引出,龙颈高高越过口沿,似乎将要飞腾而起。就是很漂亮。

另:簋本是食器,用来盛放煮熟的谷物。祭祀、丧葬时与鼎一同出现,是非常重要的祭器。波曲纹和鳞纹均在上博纹饰介绍中的“转变期青铜器纹饰”里第一次出现,“转变期”在上博介绍为“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鳞纹较易辨认,如鱼鳞一般。波曲纹辨认起来也不是很难,会有一条波形纹饰上下波动,波峰波谷间会用对称的几何纹或动物纹进行填充。早期的龙纹、凤鸟纹,过于抽象,辨认起来,有点点难。

 

图片由博主摄于上海博物馆,均为手机拍摄
如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争取每天发一个,试试看能坚持多久。第四十二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