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讲名方⑬】刘方柏:吴茱萸汤是头痛效灵方

 谷山居士 2022-10-14 发布于上海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期主讲人

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刘方柏

Image

·吴茱萸汤治头痛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而因将其排斥在杂病头痛治疗之外,在伤寒治疗中又将其局限于厥阴头痛一症,且将头痛仅作为干呕、吐涎沫之附见症,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作用发挥。

·吴茱萸汤证所包含的诸多病机,广泛地存在于伤寒、杂病之中。因而,无论头痛发于任何部位,头痛发于何病之中,只要辨证准确,都可单独或与他方合用以治。

吴茱萸汤是一首常用方,其所治之主证明确,头痛为其主治诸多症状中的一症,这似乎没有专题讨论的价值。但只要深入研究古今医著,无论伤寒杂病,均未将其作为头痛重要选方,更未将其作为一大类头痛的首选方。这就使其在治疗某些剧烈头痛、慢性头痛、偏头痛时独具的特效作用被人为地丢掉了。使该方治头痛处于有论而不深入,有用而远未到位,有案而少效法,有载而不彰显之地位。因而,深入阐释其机理,展示其神奇疗效的验案,提升其临床使用度和明确其治疗头痛的重要地位,即成了探幽发微之事。

吴茱萸汤未被用作治头痛重要选方原因

头痛一症原因复杂,举凡风、热、痰、湿、气虚、血虚、瘀血、食郁等均可导致,伤寒、杂病都可产生。因而,方书治疗头痛所遣方药广涉祛风、清热、燥湿、化痰、养血、益气、消食,活血化瘀、升清降浊、重镇潜降等十多种治则的数十首方,吴茱萸汤仅居此庞大方群中之一方。不但如此,细检诸书,难见治头痛时将本方置于重要地位者;亦鲜见介绍该方时,将头痛作为其重要主症者。是什么原因使这一治头痛特效方被医家们如此之漠视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点:

一是杂病治疗将其排除在外。杂病治疗多针对导致头痛的原因施治,而医家们将该方锁定在肝寒上逆的厥阴专方范围,似与杂病无涉,因而不予施用。纵然已见“其症四肢厥冷,面青呕吐,皆因大寒犯脑,邪伏不去,故令头痛也”之典型的吴茱萸汤证,开出的治法亦是“宜以大温中之药与也。”(见《医林绳墨》)这就使杂病中很多具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病机的头痛患者没有得到使用本方的机会。

二是伤寒治疗时,头痛只作为条文所列诸症之伴见症。本方被仲景四次使用:一为《伤寒论》243条“食谷欲呕”,二为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三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四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9条“呕而胸满者”。这里,头痛在欲呕、吐利、逆冷、烦躁、吐涎沫、胸满等该方所主诸多见症中,仅作为一个症状存在,且与呕吐、泻利、严重烦躁等症状相比似更轻微,因而在用治伤寒厥阴头痛时亦多将这种头痛作为伴见症,必以干呕与头痛并见方用。这一切,显然都未认识到该方治头痛之特效。

三是“之一”只在诸症之最后。仲景列论之章法十分严谨,因而一般认为,凡同条列论在先之症当为主症,后列之症为次症。主症为必见和首当针对治疗,次症为或然产生和可兼顾治疗。如吐而渴者,以吐为主;满而吐者,以满为主。头痛在仲景四条论述中仅一条提到,而该条之主症为“干呕吐涎沫”,头痛不过是次症,因而,吴茱萸汤不被看作是治疗头痛之主方也就不奇怪了。

显然,这是在治杂病头痛时,忽视了有时(哪怕偶然)具有伤寒厥阴病机的患者;在治伤寒头痛时,又死读了条文,囿限于僵化的读法,这才是临床吴茱萸汤在治头痛时未被作为重要方广泛遣用的原因。

该方所主呕利厥烦痛主症中,治头痛虽未被广泛使用,而治呕吐则被极大地扩大了使用,有人甚至称其为治呕吐之专方。从而用治神经性呕吐、妊娠恶阻、急慢性胃炎、食管癌、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更年期顽固性呕吐及吞吐酸水等。与此同时,该方温中散寒、肝胃同治的专长亦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从用治冷气窒塞、脐腹疼痛、阴囊胀痛、疝气疼痛、腹满膨胀、心下痞塞,到癫痫、青光眼、眩晕等。

将吴茱萸汤提高到治头痛重要方、特效方地位的理由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1升(洗)、人参3两、生姜6两(切)、大枣12枚(擘)组成。

其君药吴茱萸辛苦燥热,专入肝经,而兼入脾、胃、肾、膀胱经。可升可降,亦散亦坚,载阳戢阴而辟阴寒饮邪,辛苦沉降而下三阴逆气,具很强的温中散寒、开郁化滞、破阴降逆作用。佐以人参、生姜、大枣,疗胃阳之虚衰,助胃中之清阳,以襄祛浊。方中生姜重用6两,取其温通之性,升以能开郁行滞,降以能蠲浊镇逆。从而使全方具有了破阴降气、和胃补中、暖脾泄浊之功。

吴茱萸有小毒,大量服用时有的人会发生视力障碍、错觉、呕吐等副反应,故仲景特叮嘱“洗”。用时若超过20g者,可用温水清洗浸泡半小时,去掉水后再入药煎。因其损人元气,不宜久服。又因其辛燥性烈,血虚或有火之人忌用。

该方所主之症,仲景所列四条俱已明载,毋需赘言。而这里特别强调头痛的原因,是要将其提高到治头痛“重要方”和“特效方”的地位。

我于临床大胆使用该方广泛用治头痛,均收到良好乃至奇特的效果。感悟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深入研究仲景用治之各症所蕴含的病机。干呕、吐涎沫乃胃中有寒饮,浊阴上犯;下利是清气被郁于下;手足厥冷,为寒邪阻滞经脉,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以温煦,故虽厥逆而不恶冷;烦躁欲死,为寒邪阻塞而心肾不交,寒饮上逆,虚阳扰乱。而心肾之所以相交,赖脾胃之气上下通行。头痛乃因寒邪夹饮上扰,严重者为寒毒夹饮浊上攻。可见病涉寒气上攻,肝寒上逆,寒饮冲逆,胃虚停饮,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等诸多病机。

而如此众多病机怎会只存在于伤寒中?这就导致了第二点感悟:凡诊头痛,必细审是否系上述病机作祟,或是否兼有上述病机中的某项。不仅如此,仲景无论将该方用治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还是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都针对了一个基本病机,即气机紊乱。患者浊阴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阳之界,清气反郁于下,不得安其本位。欲上归本位不仅不能,且更引动浊气冲逆。而这个病机在阵发性头痛、习惯性头痛、剧烈头痛中几乎普遍存在,这就是笔者主张在治头痛时,本方必作重要方乃至特效方使用的原因。

第三是吴茱萸汤之组合对头痛具普适作用。全方重用吴茱萸、生姜,取其浓烈辛温以荡除寒凝浊毒,配以大枣、人参,甘温以补益脾胃而助中焦升清降浊之功。在以吴茱萸、生姜两辛为主时,配以人参、大枣两甘,发挥辛甘发散作用。以苦燥之吴茱萸逐饮蠲浊的同时,配以甘柔之人参、大枣,既防燥烈又护气血。而反观临床,头痛因寒因虚因饮因滞者多矣,因而,只要不为条文表面字句所限,不被方药所治病位仅为肝胃所羁,并冲破吴茱萸仅治厥阴头痛,而厥阴主风,其痛在头顶,因为离巅之上,唯风可至等认识囿限,则头痛在排除了火热、虚损之类所导致者外,均可单独遣用,或配合使用。这样,不论头顶痛、偏头痛、眉棱骨痛、前额痛、后脑痛都可相机遣用。因而,在血管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脑血管意外乃致高血压、感染性疾病中,吴茱萸汤都会有广泛的使用机会。

从吴茱萸汤治头痛典型医案看学术包容的重要性

笔者于临床用吴茱萸汤治疗剧烈头痛,即用即止者有之,数十年疼痛不止,仅服三五剂即得根除者有之。本方单独使用疗效显著。而其既针对多种病机,遍用于多种疾病,必又常与他方合用。其合用之方又决不仅限于某门某类。这是欲使本方疗效达到最佳发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兹举一例耳脓肿颅底骨质破坏头痛案,虽不能概全,却可对此问题作一粗解。

患者男,83岁,于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痛、头痛,伴左耳流脓,夜间痛至不能入睡,先后辗转于广州、深圳等多家中西医大型医院住院治疗。诊为:左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左耳道穿孔,坏死性外耳炎(左),颅底骨骨质破坏,多发性颅神经麻痹,左侧半圆孔中心多发性缺血灶,腔隙性脑梗死,II型糖尿病,高血压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已行4次手术治疗,完全无效。

患者于接近一年的病程中身体日渐衰弱,头痛至每日需用麻醉止痛剂维持。偏瘫,口眼歪斜,吞咽困难,饮水即呛咳,无奈只得靠胃管注入饮食。左耳流脓不止,耳鸣,双耳听力极度下降,左眼视物重影。肺部反复发生感染,且因诸药杂投,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在病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西医宣告无法治疗。

家属于无奈中为求一线生机,转诊于我。

除症状如上述外,不能站立,由轮椅推入。神情极度萎顿而烦躁,双眼睑下翻,不能闭合,左眼需纱布遮挡。颜面麻木,皮肌僵硬。口眼严重歪斜,口不能张,舌不能伸,口中清涎液淌流不断。脉弦细,舌因不能张而无法察看。

辨为邪蕴成毒,兼湿夹瘀,浊留清窍,干犯脑络,侵蚀颅骨之头痛证、耳脓证。

处以吴茱萸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吴茱萸10g,人参10g,白芍30g,柴胡12g,炙甘草1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草红藤30g,地丁草30g,野菊花30g,全蝎10g,蜈蚣2g,川芎15g,大枣20g,生姜40g。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完5剂,头痛、耳痛明显减轻,已可不用止痛药,仅晨起及夜间稍感头痛不适,口中流清涎亦大减。而口干明显,双眼胀痛,目赤多泪。上方加炒蒺藜20g、生地黄50g。

坚持上方随每诊症状小作加减,治疗一个月后,头痛、耳痛轻微,耳流脓止,口流清涎亦止,眼睑下翻明显改善,口能自行开合,吞咽功能部分恢复,能进食流汁。体质明显增强,能脱离轮椅不用人搀扶自行行走。

后来患者带上方回老家服用,以巩固疗效。原住院主管医师见状大为惊讶,连称原认为不治之症竟恢复得如此之好。后一月两月电话、视频诊治一次。患者情况良好,体质逐渐恢复,已坚持做八段锦、太极拳等锻炼。

本案患者得以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吴茱萸汤的放胆遣用。耳内疮之耳脓证属疮疡疔毒,而时方之五味消毒饮专为此类证所设,当系不二选择。但患者当前之主证是剧烈头痛,且有流清涎不止,正为吴茱萸汤所主,故当冲破脓毒多为热邪炽盛的束缚,放胆遣用。而本患还有一个特殊问题,那就是病久与痛甚,这反映了邪滞络阻,此病机非虫类药入络搜剔不能除。而这也是继仲景用虫类药逐瘀后,后世温病学家们对虫类药用途的一大拓展。

可见,只有在不将伤寒、杂病、温病作刻意僵持,而以学术包容的态度,以探求条文背后精神为依归,以临床实践结果为检验的情况下,吴茱萸汤才能在临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是方如此,百方皆然。这是本文在介绍方用之外欲传递的遣方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