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岁盲人都考上了清华研究生,你还在等什么?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2-10-15 发布于山东

【平湖一 第1913期 考研专题

【核心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抱定了考研的决心,就应该有上岸的信心。只要奋力拼博,成功上岸就是板上钉钉、一战成硕就会在意料之中……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正在火热报名中,有专业人士称,今年报名人数将会突破520万,而研究生招生规模虽有可能扩大,但其比例远远赶不上报名人数的急增,2023年研考竞争激烈程度是显而易见的,985、211等名校考生选择“逆向报考”渐成趋势,这对普通大学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考研也不例外。所谓的考研难是一个“大众化概念”——即是针对有限的指标和急增的考生数量而言的,报考人数越多,入围上岸的比例越小。

假设招生100万,报名300万,落榜者是200万,上岸率是1/3;如果报名400万,落榜者就是300万,上岸率是1/4;如果报名500名,那落榜者就是400万,上岸率就是1/5。

所以,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报名人数越多,考中的几率就越小,考研就越难。

但是,对于“当局者”——考生而言,上岸的几率却只有两种——“1”和“0”,无论考生人有多少,都没有中间数。只要招生不是“原窝起”,即招生人数小于报考数,就都是一样的。

哪怕是招100个人,只有101个报名考生,对于每个考生来说,上岸的概率也不会增加,仍然是“1”和“0”。

所以,今年的研考生,不必为考生人数多少而焦虑。要想上岸,眼光盯在考生报考数量少没有有意义,盯在书本上才是根本。唯有下大气力,将知识弄懂弄透,多考分,考高分方能赢得先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哪怕是报考的专业只招1人,也一定是“我”!

反之,如果将希望寄托于“对手”多少上,自己不去下功夫,即便你所报专业招100人,报名人数只有90人,初试后你连国家线都没上,一切皆归零!在这一点上,应当向盲人研究生梁江波学习。

2022年9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迎来一位特殊的新生梁江波,说他特殊,因为他是一个盲人。

但是,他的入学并不特殊,他和其他考生一样,参加考试,一样试题,一样评卷,一样复试,最后以初试成绩379分,复试成绩445.4分,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1985年,梁江波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一户普通工人家庭,从小视力就弱,及至16岁完全失明。

小时候,城里没有特校,他无法上学,父母不得已只能在家里挂起旧黑板教他认字,直至11岁那年才辗转在农村为他争取到随班就读名额,求学路的艰辛自然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

小时候,梁江波有一个梦想,就是到清华去读书。但由于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却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尽管如此,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清华梦。

2021年,梁江波36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国家政策规定,残疾人也可以报考研究生,这让梁江波心中的清华梦又升腾起来。

2021年10月,怀着忐忑的心情,梁江波拨通了清华大学招生办的电话,盲人是否可以报名参考。1天后,清华大学就给予了回复,虽然只有简单8个字,却让梁江波激动地掉下眼泪来。因为那8个字是:“符合条件,即可报名。”

从此,梁江波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

大家都知道,当下考研资料铺天盖地,俯拾皆是。但对于一个盲人考生来说,却相当于什么也没有。复习的艰辛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

考研教材没有盲文版,梁江波便寻找电子版,再将电子版转化成声音版进行听读记忆;有些资料只有图片格式,无法转化成声音,梁江波就通过电脑先转化成Word或者PSD版本,然后再再转换成声音,但格式的转化,难免带来部分文字的错乱,为避免出现错漏,梁江波需要对资料进行反复地朗诵,如果出现不通顺的地方,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揣测,进行适当的修改。

遇到考试重点,他便手抄成盲文,进行多次记忆。时间长了,双手多次被盲文笔磨出鲜血,手指也长出厚厚的老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梁江波以初试379分,复试445.4分的成绩名列报考专业第3名,而同专业被录取其他4人,都是身体正常的健全人。

“这一刻我已经期待25年,能被录取我并不感到意外。”梁江波说。

盲人梁江波的考研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研究生好考吗?500万报考只招100万,的确不好考!

研究生好考吗?很好考,37岁的盲人梁江波都进入了清华读研,有什么难考的呢?

只要抱定了考研的决心,就应该有上岸的信心。只要奋力拼博,成功上岸就是板上钉钉、一战成硕就会在意料之中!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