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二医院青年脾胃专家骆云丰: 阻断胃癌,中医有奇效!

 空谷幽兰80 2022-10-1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骆云丰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消化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分会便秘专家委员会秘书,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经典分会副主委,国医大师杨春波工作室负责人、嫡传弟子。运用纯中医治疗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疗效突出。

1

胃癌高发形势严俊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约67.9万例,死亡病例约49.8万例,占全球的50%,福建省的胃癌发生率排在全国前五位,福州及周边地区胃癌发病率,又在全省前列。

2

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

首先我们要了解胃是如何从正常一步步癌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胃癌 Correa演变模式有六步: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胃癌。

六步中,第一步、第二步从正常胃到浅表性胃炎再到萎缩性胃炎,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阻断胃癌的产生的第一步,关于这一点国家专门发布了两份指南《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7)》,根据指南的内容,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阻止90%以上的胃癌。

最后一步“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又被称为胃癌前状态,这是阻止胃癌发生的最关键时刻,成则健康,败则胃癌。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两个专门的指南《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2021年)》,很可惜,在这两个指南中都没有确切的提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一项研究表明,叶酸逆转胃黏膜低级别瘤变率是15.2%,而中成药摩罗丹有效率是24.6%,这一结论被欧洲胃炎共识采纳。

3

纯中医逆转胃癌前病变疗效突出

骆云丰副主任医师运用纯中医治疗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疗效突出,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据统计,近2年他治疗的39例胃黏膜低级别瘤变患者,已经有24例转阴,约占61.5%;未转阴的病例中多数因为疗程还不到,尚未复查。曾有病人为了治疗专程从青岛、大连乘航班来求诊,被媒体称为“打飞的来看病”。

4

“钢铁是如何练成的”

师承名医。骆云丰副主任医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全国名中医上海蔡淦教授、全国名中医广州劳绍贤教授、天津名中医吴雄志教授,根据各位老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逐步的总结出来一套有效的疗法。

钻研古籍。作为福建中医药学会经典分会副主任委员,骆云丰对中医的经典的古籍有较深的研究,从古人中攫取智慧;

精察胃镜。对于诊断为低级别瘤变的患者,骆云丰都是亲手为患者做胃镜,通过胃镜下表现直接用药,自己亲做既确保不遗漏,也确保治疗前后活检位置一致性。

交流传播。刚过不惑之年的骆云丰已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的青年副主任委员,他没有止步于此,他勤于和全国同道的交流,以不断完善他的治疗方案。他时常向中医同行介绍经验,希望能够广泛传播,阻止更多的胃癌,造福患者。

5

供稿:脾胃病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