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艾灸解惑之一

 ckeliter 2022-10-16 发布于陕西

[原创] 艾灸解惑之一

群中有人关心艾灸的问题,集中回答一下。

哪种艾草好?

虽然蕲春的艾草是市场所鼓吹最好的,但是艾草的种类有很多,无论大小叶,还是产地。因时因地才是重点,各地的地理条件不同,艾草的生长习性也有不同。比如加拿大的艾草要晚收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主要是气候导致。主要是看艾草的生长周期,而不是套用古人的节气,这并非关乎科学或者智慧,而是现实。

艾草品质再好,生产工艺不对也是浪费原材料。

哪种艾绒提取工艺好?

目前市场的艾绒制作工艺,首推日本。虽然我国是艾灸的故乡,但是国人太耍小聪明了,并不想真正做好产品,而是在工艺的简便性,性价比和包装宣传上做足了功夫。治病救人不是耍大刀,光好看就行。通过广告文案歪曲市场,让国人使用低效,甚至无效的艾灸产品,轻则奸商骗人,重则谋财害命。治病救人不是高科技。

别说我一棒子打倒一片,你们的反驳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有用机器打艾绒都不行。掺假就不说了,无论艾杆、纸箱、杂草、土块,只要机器一转,什么都看不出。看不出但是闻得出,只要有异味,无论是烧纸味还是呛人熏眼睛,只要气味不对就直接扔掉吧,拉黑别再用了,不然病没治好还熏出新毛病。再说五行,金克木,艾草被金克之后成为艾绒,这样的艾绒还剩多少功效,没有对比的好艾绒,恐怕未必知道,剩下的只有炮烙之刑了,也不能说就无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机器打艾绒的唯一优点就是快,很快就能得到艾绒。最大的缺点就是绒短,甚至打成粉。

石臼艾绒,产量极低,商家未必愿意遵循工艺。如果保证质量,是可以用的,市场中是否存在石臼艾绒,可以从艾绒长度分辨出。另外看生产车间的直播也能评估其产量。

石磨艾绒的工艺既能保证质量,也能保证产量。此石磨非彼石磨,磨面粉的石磨是不能磨艾绒的。五行上石属于非金非土,混合多种属性,没有单纯克木的问题。在工艺上通过摩擦将艾叶中的艾绒提取出来。石磨绒是日本目前的主流工艺。

如何判断艾绒品质?

在保真的前提下,判断艾绒品质方法很简单。用一段5-7厘米长的胶带(最好是3M思高胶带,因为全球品质统一),按在艾绒之上,充分按压使其贴合,然后拿起胶带,用手轻轻摩擦胶带黏上艾绒的一面,将浮贴在胶带上的艾绒轻搓下来,最后在胶带上剩下不易搓掉的艾绒和杂质,并且没有空白的胶面。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艾绒的长度,杂质的比例。在不掺假的前提下,优质的石磨艾绒,艾绒长,杂质少,在胶带上有直接体现。这个方法适用于比较所有艾绒工艺的品质。

艾绒的长短是否影响艾灸的效果?

有人一定说都是艾绒,长短能有啥区别,不就是热嘛。其实说这话的非傻即坏。

艾灸不是单纯靠温度来治疗,如果是用热就可以,现在高科技的发热产品那么多,无论陶瓷还是金属,必有一款可以烫到你。也有说红外线的,所以才有所谓理疗仪,然后开辟了保健品之外的另一个保健医疗器械市场。还有说靠艾烟熏,那抽烟的人岂不是有福了,又不是烧苍术杀菌。

艾灸治病不是靠玄学,在这个三维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沟通阴阳的,也就是跨越三维的世界,从更高维度来作用于三维的物体,恰好艾草就是其中之一。经络其实是人体不在三维世界的一种结构,如心神一样,中医可以通过对经络位置的刺激来达到间接的触摸到高纬度之上的经络,这种刺激不是简单三维世界的物质刺激,非热非烟非红外线。艾烟可以体现这种刺激的位置与方向,但不是艾烟在起作用,而仅仅是表现。同样是热,也不是火的热,或者布朗运动的热,业内人士总说是穿透力,其实是艾草的性决定的。

任何的燃烧都从开始到终结,只有中间阶段是稳定的,开始和终结都有暴起的温度,比如蜡烛燃尽前的暴起,或者不同杂质燃烧的暴起。这种暴起的温度在艾灸中要避免,因为会伤及经络。有人一定说那么多艾绒,随时都在燃烧,不会出现单独突然的温度暴起,因为都平均了。其实这个从机器艾绒的燃烧温度高于石磨艾绒就能分析出,因为短艾绒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开始和终结的频率高,所以整体温度偏高,整体温度高会伤及经络。如果你有机会用过日本石磨工艺的艾绒,你会发现其艾绒温度并不高,直接灸也没有皮肤烫伤的感觉,且温和舒服。再想想古代哪有金属的粉碎机?你再看看长艾绒一团如棉絮,短艾绒如齑粉。粉怎么能称为绒呢?

所以没见过猪跑,就别说吃过猪肉了,咱不在一个讨论平面上。

艾条,用艾绒隔物灸和直接灸,哪种更好?

艾条是温灸法的一种,这种方法出现时间很晚,元末明初时才出现。金元时期对于中医是个很特殊的存在,类似于游戏中点歪了科技树。很多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理论也多起源于那个时代,可能是故意骗没文化的野蛮人吧。在以前的汉唐宋,灸法都是隔物灸或直接灸为主。后来这玩意儿,不知道是否是和门口的野蛮人有关,可能是和五运六气有关吧。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不推荐用艾条温灸,原因很简单,艾灸本不是单纯是用热来治病。艾条和隔物灸的最大区别是,一个燃烧越来越远,一个越来越靠近身体。艾条几乎纯粹是在用热炙烤,艾灸部位几乎不会出现汗液渗出,因为都烤干了。根据热对流,艾灸部位容易着凉。而隔物灸会出现汗液渗出,直接灸会出现痧,更能出现艾烟的寻经现象,这些在现象都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艾条是否越粗越好?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非傻即坏。人体的穴位范围一般就一寸大小,几乎没有一个大穴或者经络直径超过三寸,懂针灸的人都知道很多穴位靠得很近,经络之间也多有一寸半间距。常规1.8厘米的艾条,燃烧时的热度范围能超过两寸。这已经有可能误灸到其他穴位了,而更粗大的艾条,一定会误灸到其他穴位。可以不客气的说,推荐用粗艾条的艾灸馆可能没安好心,商家也乐意卖那些粗大的艾条,有利润。好歹学中医要知道经络穴位的基本情况吧,不学还混什么中医群。抛开对错不言,至少也是浪费材料。

怎么自己做艾绒?

首先你需要有一块地,大约5-6平米,全日照。艾草最好是大叶的,揉搓时不能太硬。不管地理位置和季节如何,在艾草出现分支前,地面齐割断主干,暴晒后阴干。完全干后将艾叶从主干上捋下,放入透气的口袋,置于通风且温湿度适宜的屋内,至少保存一年以上,每季度翻动一次。

新鲜的艾叶带薄荷味的,陈年的艾叶会闻到一股醇厚的味道,手上会留下清香。当然你也可以去药店买艾叶。准备木质搓衣板,或者塑料的不伤手搓衣板神器,用来揉搓艾绒,挑出不能出绒的硬杆,然后再用宜家的大过滤网筛,筛掉粉末即可。如果想精炼艾绒,那就重复以上工序。

疫情前一个国内朋友找到我,他的初心是想做有工匠精神的高品质艾绒,后来我帮他设计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包括其中关键设备的原型,目前他已经开始试生产了。这不是我的产业,价格啥的和我无关,这只是一个坚持按照传统工艺制造高品质艾绒的朋友而已。

总结下来,首先是艾草要用好的(自己种),工艺上老祖宗都说了,也不是啥秘密(自己查书),这都是公开的(明知故问),凭良心做好产品(少点套路),和做人一样的(无愧于心)。

文章最后吐槽腾讯公众号文章审核,龌龊的人,满眼龌龊,满心龌龊,出手即龌龊。

<照片拍摄于首批纯手工艾绒成品时>
图片
<照片拍摄于我的后院 雨后艾草>

图片

<照片拍摄于我的后院 我的艾草品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