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蔺石宝有两位当红军的好青年

 古蔺同乡会 2022-10-17 发布于四川

红军长征经石宝至可贝,杨府两位好青年当红军

赖永强     王少强

       1935年3月16日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7日主力部队抵达茅台,18日下午,中央纵队行进到茅台附近长坝槽、陈胡坉,因战马嘶鸣,暴露目标,被国民党敌机轰炸,这次我红军战士伤亡惨重,但红军战士怒火满腔,没有退缩,架起机枪,硬生生的打落了一架敌机,(这架被红军击落的敌机,现在还保留在仁怀市八卦园)另两架敌机见势不妙,落慌而逃了。

         红军撤离陈胡坉后,经庙林到水口,然后分两路,一路经马跃向石宝集聚,另一路经农兰寨向石宝集聚,行军途中轻伤扶重伤,到石宝后,重伤员集中在营盘山上救治,当时营盘山是现在石宝半边街,张庭良老师父辈的祖业,庭良老师之父是明理人,知道红军是正义之师,主动让出地盘,就地伐木搭棚,作为临时急救红军伤员场所,因当时条件很差,医药物资跟不上,所以有19位重伤红军战士,救治无效牺牲了,就埋在营盘山上。

        掩埋好烈士后,轻伤员继续随大部队行军,经小坝,马家坳、到可贝,红军到可贝后,在莲花湾附近,沙坝的大核桃树下,用石头搭好临时灶台,埋锅造饭,开餐后天己黑,晚上就露宿在可贝,在现在王少强后边有个石岩腔,红军也曾在那里住过,红军纪律严明,没打扰老百姓,第二天离开可贝向铁厂方向前进。

        红军离开可贝时,先由一部以可贝东码头内沟为战壕,沟坎为掩体,作好断后准备,大部队撤离可贝,大部队走远了,东码头负责断后的战士,抽出部分人员跑步到西码头作好防御准备,东码头的红军战士才跳出“战壕”向着大部队前进的方向,急步而去,就这样红军离开了可贝。

         离开时,可贝杨氏家族有两位进步人士参加了红军。一位是杨应国,是家中四弟兄的老大,余下三兄弟为应泰、应民、应安。解放后杨应国被安排在石宝邮电所工作,(原石宝邮电所在万寿宫隔壁)后来又调到长坪供销社工作,至到退休病故,病故时由三弟杨应明(民)主持丧事,整理遗物时,他当红军时的军装还保留着,按地方风俗习惯,将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和这套军装一并火化了。

        另一位杨国平,也是家中老大,其余三兄弟国均、国地、国权。杨国平其妻兰氏,开小店卖汤圆,国平从军心切,听说红军答应他当兵了,忙跟红军走,没来得急吃上一碗老婆准备为他送行的汤圆,谁知和老婆这一别,成了永别。杨国平一去未回,妻兰氏另适铁厂雷姓门中,生子雷开忠曾在皇华乡医院工作。

         80年代杨应国的三弟杨应明(民)看电视,看到有个杨国平是古蔺石宝可贝人,杨应明(民)亲自到杨国平三弟杨国地家里,报告这个好消息,因当时通讯处于半落后状态,所以至今音信杳无。

         从这两位红军的名字看来,我很好奇,

杨国平四弟兄:

平均地权 

杨应国四弟兄:

国泰民安

       可贝在旧社会因周边交通闭塞,没有公路,凡到古蔺叙永方向的人都要经可贝到皇华至苗沟达龙山才能到达古蔺,所以可贝成了人来人往的繁华之地,街小,见识广阔,三教九流,文人雅士常在此地聚集,旧社会号称川滇黔要道,这两位红军战士的父辈,肯定是接受了当时难得的进步文化的薰淘才取出了这么积极向上且怀崇高理想的名字。两家人,一家代表着全民憧憬国泰民安,另一家代表着全体受苦民众的心声,打倒土豪,平均地权。而且付殊于实际行动,两家的长男都积极参加了红军。

       杨应国三弟家膝下四弟兄,杨洪、杨盛杰、杨才魁、杨杰平。杨盛杰,从军,夹江服役,服役期间,考入天津军校,毕业后在西藏公安局工作。现住石宝镇普乐村5组小地名官衙门。

        杨国平,堂弟杨国弟曾参加过西藏剿匪,退役后万胜乡政府工作至到退休病故,膝下一子杨锐。现住石宝镇,可贝街上。

2022.10.7.于仁怀


文字:赖永强

图片:网络

编辑:采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