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线长

 关东老圃 2022-10-17 发布于吉林

李线长,山东泰安人,1965年出生,书法家,诗人,作家。诗歌作品《月光的舞蹈》《云山诗稿》《云山词稿》《看见天堂》,笔记小说《云山物语》。曾任《京周刊》副主编、《山东技术经济信息》执行主编,中国文学博客总编辑。书法获“将军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毛泽东诗词书法协会举办的2007年年度书法金奖等30多个奖项。

  • 中文名

  • 李线长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地

  • 山东泰安

  • 出生日期

  • 1965年

  • 职    业

  • 书法家,诗人,作家

  • 主要成就

  • 曾任《京周刊》副主编
    《山东技术经济信息》执行主编

  • 主要成就

  • 中国文学博客总编辑
    书法获“将军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
    毛泽东诗词书法协会举办的2007年年度书法金奖

  • 代表作品

  • 诗歌作品《月光的舞蹈》《云山诗稿》《云山词稿》《看见天堂》,笔记小说《云山物语》。

目录

主要成就

编辑 播报

李线长书法创作李线长书法创作

1996年 创作泰安莲花山西麓天成观音下的大型摩崖石刻妙法莲花经”。

2011年 获“中国文化创新书画百家”称号,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书法艺术

编辑 播报

“书法是尖端艺术,对于她的奥妙,无论您作怎样的比喻都不过分。这座不见顶的高山,只有具备天才的人才有资格跨过山腰、拨开云雾。”“大多数学书者穷其一生之力,亦不能进入这个玄妙的殿堂。因为高难的目标,对于攀登者的素质要求过于苛刻,单凭蛮力收效甚微。它需要对人的学识修养、精神气魄等等进行一次次切实的遴选。”

李线长是一个具备高敏感,易激发的人。他对于线条的质感、热情与造型空间的认知,具有超乎想象的反应。这就客观地决定了他比一般书家更容易捕捉所谓艺术的灵感。这是他成功的先决条件,也可以称之为才气。

“才气可使人切中关键,才气可使人少走弯路。”

“从感动自己发端,进而感动别人,这是艺术的真实性,来不得半点虚假。”天才加上勤奋就等于成功,李线长八岁学书,三十多年临池不辍孜孜以求,他的成功就是必然的了。

李线长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激情的背后是冷凝的琢磨,是对物象刻骨的记忆,有着自身影像表达的渴念以及发诸笔端收放自如的诉求。他的眼光放得很远,然而对书法本体的特征,又贴得很近。

“书法自从摆脱了象形特征(诸如甲骨钟鼎)进入到抽象艺术(隶书是分水岭),便越来越多地体现了宇宙生命信息。”李线长选择了泰山金刚经这种饶有隶意,间有篆痕的书体作为主攻方向正是基于这种思考。

“上帝在说什么?尽脱皮相的线条最有资格为之代言。而由线条所组成的一尘不染的个性汉字,恰恰是沟通人与神灵直接对话的语言……”

李线长如是说。

李线长的作品总是氤氲着一种古典的超然的梦幻的音乐的美,让人难以释怀,回味无穷。似律似揩,构造处藏峰掩角,自然敦厚,丰腴华赡,笔端下,中侧锋交融处却又显清秀峻洁,一如经石峪书家再世,几幅合在一处,于笔划中勾勒出的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春夏秋冬四季,酷暑夏热,于书家腕上笔下书法中品四季——春风拂啼鸣,秋水掠孤骛,石岩濡夏瀑,冬日映祁寒,这古朴素雅的其境其意,尽在其横点竖撇捺勾中,心情不由怡然,正应了石涛“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之说。

莲花山摩崖

值得玩味的是,造物之初就预示了佛学的出现,故而安排了妙肖的“天成观音”。这块神奇的石头注定了今天的莲花山是佛家的山。人神的契合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凡身,李线长,便有了与佛应结的缘分。缘分,又恰恰是佛所定义而倡导的。

他对汉字的膜拜起始于对佛的敬仰。三十年前的一个秋天,满身青涩的一个农村青年只身游泰山,在经石峪的大字刻经前开始了他精神世界的一番洗礼,从此便与号称“大字鼻祖”、“榜书正宗(康有为语)”的泰山经石峪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了。三十年来心追手摩,竟从未间断。

起初打算在一处石坪上写一部完整的金刚经,形如泰山经石峪的规模,但考虑工程浩大,资金短缺,未能如愿。又考虑山既莲花名,何不写一部“妙法莲花经”而名至实归?然莲花经亦是大经,字小难出势,最后商定择妙法莲花经“普门品”之一部刻之,辗转成今日之面貌。

心中莲花开,坐山观自在!

经石峪书探源人

李线长,山东泰安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自幼时随一私塾老人临习唐楷,稍有猎获,中学时代他的书法已饮誉乡里。改革开放之初,百业俱兴,写字正好派上用场,便步新泰的大街小巷,商铺门头,时常能见到他略显稚嫩的题匾。然而,天性率意的他终不为刻板所拘束,于是转而师法魏晋,于“二王”,“米黄”间津淫十载。书道与胡须一起生长,而立之年的他已有相当成就了。求字的人多了起来,好多人请他题写书名、报头、书法字轴。他的书法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家庭和楼堂馆所,名山大川,成了人们生活高雅的装点。北京的《京周刊》,山东的《技术经济信息》等刊头都出自先生的手下。而莲花山大型摩崖石刻“妙法莲花经”擘窠大字更是他令人惊诧的神来之笔了。

然而,和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一样,他在前进的路上又不免陷入了迷惘,按一般道理,应当涉足北碑、篆籀以求碑帖互参,壮其筋骨方是正经,然他心中又不免惴惴......

三十年前的一个秋天,满身青涩的一个农村青年只身游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让他眼前顿时一亮,一种柳暗花明的莫名激动,与似曾相识的久违欣喜扑面而来。此书间乎楷、隶之间,时有篆意,既有柔柔千面,又有浩浩法度,正好弥补了他以往笔法的不足。在经石峪的大字刻经前开始了他精神世界的又一番洗礼,从此便与号称“大字鼻祖”、“榜书正宗(康有为语)”的泰山经石峪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了。三十年来心追手摩,从未间断。

先生出身寒微,壮心不已,生命的历练也是一个真正的书家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经过商,办过报,在经济自足后又涉足金石古玩的收藏。谁说玺印瓦当、简牍丹青的流连不是他书法艺术有益的丰富和补养呢?而况先生擅长诗词歌赋,博览经史子集,于生命的高度与深度之外又加了一层密度。

他临贴并不盲目,在娴熟地掌握了经石峪法度之后又从甲骨、石鼓、秦简汉隶而达明清,泛临民国诸贤,这样沿着文字发展的脉络行走一遍后着重研究文字演化期间并未定格的书体(经石峪就是由隶到楷的转折点)。先生曾用手指做过生动的比喻:只把关节,不问手肚,远离刻板,避免流俗。善哉,先生真明智者也!能不事半功倍乎?明智之人加上飞蛾扑火的精神,三十年磨一剑,他的成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古人讲究师法自然,有“屋漏痕”、“折杈股”“椎划沙”、“蚕食叶”之说,羲之爱鹅得其心法、怀素观剑终成大器。李先生亦衷乎此,我曾亲见他长久地瞩目冰凌流痕、漆木剥蚀、古藤盘结……又闻他广烦游历,吐风云之气以观宇宙,纳山川之秀以洗俗眼,揽古今以心照,穷爪虫以推理……日月更替,已趋化境矣!对书法我是个外行,尚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他书法方面的成就,然而就我的理解,书法之道不外乎“金石”、“书卷”二气,二者兼备者,方成逸品,然先生“高雅见物理,和气得天真”学养襟抱见识一流,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曾见过他的作品“说佛身是树,净坐心如兰”,笔力遒劲,纯朴拙放,象凝结在岩石上的音乐和舞蹈,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而后面的一段跋文更是饶有趣味:

“余少时临池,师赐一碑帖曰'金刚经’,非篆非隶,亦行亦楷,不知何方圣刻。临之数月,不得要领。积闷中都登泰山,以求灵符。夜至东山一峪,有高山流水之亭,下临石坪,阔如操场,有成千上百罗汉森严其中,或坐或卧、或起或奔、或迎或送、或醉或醒、或凝神聆经、或马步司拳……惶惶乎若隔世之梦,不知来归。忽一大鸟起于古桠,月出云围,群佛销匿,其上字大如斗。竟平日所临者也。”

这不是一段生动的传奇吗?看来先生真是个有佛缘的人哪!他对汉字的膜拜起始于对佛的敬仰,与其说佛法开灵了先生,不如说是先生的虔诚悟道感动了佛祖,才有了传奇似的李线长和他传奇似的书法。而我们今天在这里东一句西一句地赏书论人,不也是得了佛缘吗?潜心睿智,而得神助。唯愿先生克己操守、孜孜以求,在共和国的盛世,写出更好更高的书法作品,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溉砚小语

■ 碑浑贴灵,写碑须有帖意,写帖要心中有碑。以写帖的心态写碑方能超然,以写碑的心态写帖,方能蕴藉。两条路走中间,在矛盾中化生风格,给以往尽力决然,方能开一生面。古朴,雄健,灵动,飞扬,刚柔相济,乃有高标。

■ 兵法云,引而不发,跃如也,书法亦如是。情绪激昂时,谨慎下笔;心态平和时,大胆张扬。大笔写小字要快、要轻,有泥石俱下的壮美;小笔写大字,要涩而藏锋,如锥划沙,方不至轻佻。

■ 书法中有数学,要懂得并追求加减之法。加要狂加,尽量全具辅笔,(如傅山)。减要痛减,不要辅笔,能用一个笔画代替多个笔画的时候绝不放过(如于右任)。简繁皆能出奇迹。淡雅和绵密都是书法追求的审美意味。

■ 只有对篆、隶、魏的长期临池,才能打造出有质感的线条。不受字体的约束,只学古人的用笔。打破五体的框框,书法才有出路。多读书,蓄内涵,长临池,求变通。

■ 要以写一个字的心态写一幅字,以写一个字的心态写一笔。书法讲究的是科学地割裂空间。赏字如赏画,不看着墨处,但看留白。字迹之外的空间恰恰是思维穿行的地方。

■写字一如写文章,下笔要着痛,向敏感处碰,向酸肉上踢。激情导致凝重,空灵来自才气,有才气有情感才有好字,没才情的人趁早改行。情绪还须兜住,装满了从笔尖运化出来,满纸烟云,不知身在何处,是我追求的境界。草要静,楷要动。

■ 书法越有静气越能抓人,越有气场。美是由动的状态来完成的,却是以静的状态来体现的。好的书法不是规矩的书法,是有吸引力的书法。

■宽博的字体将气纳于字周内,字距宜大,宜藏锋,有榜书的效果;紧密的书体将气甩于字周外,字距宜小,宜连,宜出锋,有札味。

■ 书愈朴愈雅,宜古。字愈熟愈生,宜活。愈野愈文,愈精愈逸,愈势愈稳,愈枯愈不燥,愈甜愈无味。霸而不肆,谦而不卑,停而不滞,留而不飞,扬而有根,收而不昧。淳然醇然!

■书法不要讲时尚,字体愈趋时愈离艺术遥远。

■书法玩点技巧是可以的,还要大玩而特玩,关键是玩了不要让人看出来。

■道亦法,法无成法为之“大法”——大法即道。书法亦道学。倒行逆施在书法上是允许的,道法不统才是书法的正道,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画虎类猫,当今十之八九。学二王者,大多学成了赵孟頫,学泰山金刚经着写来写去大多都像武中奇。

■长期临池,集中发挥。发挥不出,再去临池。

诗词歌赋

编辑 播报

缪斯,在月光中舞蹈

世界作为客观的存在,就像一本书,当人们读了它的文字,当人们的心灵感受了它的文字,它也就变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了。关于诗的话题,人们已经说了一千遍了,而我觉得诗永远都是创造的,永远都是新的。诗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溪流,从诗人的心泉里流淌出来,成一道绚丽的早霞,成一道雨后的彩虹,成鲜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成一组月光中的舞蹈,不断激活着人们的性灵,这便是我读李线长诗集《月光的舞蹈》最初的印象。

“跋涉者的双桨从遥远的海洋传来他凝滞的声音,我无帆的心在天上摇着,寻找着,就与他成一色了”——《月光的舞蹈》之散珠集。

由此,可以看出李线长写诗的过程,也是他艰苦跋涉的过程,也是他苦苦探索的过程。

李线长的诗激荡着青春的热情,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诗中蕴涵着对意象的凝炼,对意识的提纯,对意境的营造,这些都从他的语言走向中自然的体现出来。

诗人永远保持着浪漫心态是难能可贵的,诗人永远保持着真诚更是难能可贵的。而从李线长笔端流露出来的更多了一份空灵,多了一份禅意,这与他多年研究佛学不无关系。

一个美丽的倩影正在月光中舞蹈,那是李线长的诗在舞。

人生幕景上放歌

诗人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创造者,诗不仅传承着文明,而更是开拓创新,为人们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

从“月光集”可以看出,李线长是要用他的智慧给这个世界洒上一层月光呢。这一辑的诗,大多选择具体的意象和生活场景来作为歌咏的对象。而一旦用诗的形式表述出来,就不是单一的具象了。

“一朝上山/一朝采桑/一朝做茧//小径和往事一起弯弯扭扭/自秦汉之共和/一路走下来/一路嚼下来//视婴儿掌般的版图/条条脉络/直通进乐府里去/与油亮的叶罅与油亮的茧中/美丽的小罗敷赤脚行于陌上”。其精彩之处就不是单纯的写蚕了,而在他机智的语言背后,似乎让人们在读一段凝重的历史。能用简单的具象写出深远的意蕴来,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容易做到的。

诗不是对生活场景的描蓦,而是一种创造,诗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发现美的过程,也是诞生诗的过程,美在这世界无处不在,但如何使其凝炼,如何使其选用的意象更好地表现心灵,使自己独特的视觉感悟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或者说是共震效果,这需要诗人长期的探索和思考。诗不同于其他文体,意象即凝炼又鲜活,这些都应从语言的走向上很自然的流露出来。“月光集”这一辑诗,在语言艺术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体现了李线长诗的语言风格。

“三男两女/我的家//妻站在中间/是我套种的高茎植物/阔实的叶子/夏未的雨后/他们一并茁壮起来”——《焚香》。只三言两语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美丽的家。

“弯月的扁担/朝天 担三月/一头是春一头是夏/冷和暖的份量/是红草莓的份量”“我多想告诉你呀/三月不仅为草莓而热烈/草莓仅仅为心而红”——《红草莓的三月》。透过语言的轻纱,让我们与李线长一起走进三月,走进红草莓的三月,走进三月的小站,走进三月里小姑娘的那只竹篮……无疑,再美的意境也是由语言来传达的。

这一辑诗中有很多都能读出李线长对语言的把握与智性思考。像《画》《戏台》《藕》……他不是明确地告诉你某种道理,而是寓人生和生活的哲理于意境之中了,就像一杯茶,慢慢品,一定能品出一种味道,一种境界来。

爱,月光中的舞蹈

生命的激情被爱喧染的更加美丽动人,我以为对爱的表述再没有比诗更浪漫,更美好,更能让人心动的了。它就像生命中一道绚丽的彩虹,折射出令人眩目的光晕。“晒羞集”是一辑爱情诗,李线长在缪斯的竖琴上弹奏着一曲爱的和弦,那是他的灵魂在月光中的舞蹈。

他的舞蹈或者说他的爱是在对女人的一种深刻理解中开始的。这就是那首曾发表于《黄河诗报》的《葡萄》,关于这首诗,在诗集《月光的舞蹈》的序言中,崔西明先生已做了深入地解析,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诗是从诗人心中最真诚的流露,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有所指向的,他所有的指向都是心中一个美好的理想,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问诗人他的指向是谁,这实在是没有意义的。那就让我们理解为自己心中那个美好的理想,这样,我们能更好地进入到诗的境界里去。

“夜之被/很薄/千里相隔/仍能感觉你的体温”——《夜之被》,这里写了一种思念,写了一种状态,这是一种距离的美丽,这美丽是让人能够感觉到的一种温情。

“凄凉的夜/保不准为谁吟咏/路灯的眼神 乜视着/一群可怜的女人/回家吧/女人哟”——《女人》,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女人的牵挂,也是对像自己女人一样的女人的牵挂,这牵挂是从生命深处缘起的对生命的同情和关照,难怪诗人要说:“用不着几多回首/哪来的几多思忖/还是牢牢拴上门/学着西施/捧心”——《女人》。

李线长诗的语言确实是很美丽的,美在其精确,美在其洗炼,美在其巧妙,没有一个无用的字。语言美是一首诗成功的基础,只有美的语言,才能造出美的意境,这样,诗人选用的意象也就鲜活起来了,也就是说,用具体的形象,在固定的空间内,表现出抽象的飘忽不定的情感,最终,随着语言的走向,传达出浓郁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效果。

“一帧信笺 配个殷殷的问安/斜体字如和风细雨/造个水塘 化一尾小银鱼/让我打捞你”——《爱的际遇于淡漠与回忆中》。

诗人写诗的过程也是想象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流畅与否直接关联到这首诗的成败。而意象的跃动是诗产生美的前提。诗人在不断地追寻着,思索着,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个性,使其在自己的诗中体现出比较鲜明的艺术特色,这是一种自觉的力量。

李线长那首《赠亚妹》与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有异曲同工之妙,流畅的语言,鲜活的意象,清丽的意境,幽深的意蕴,真是美妙极了,那情感,那缠绵,那哀怨,那羞涩,那清幽,诗人的思绪,诗人的情愫在诗中浓得化不开,我是真的被感动了。“古镇,深巷,评弹的吟唱/仿佛都在回音里摇晃/水乡里长大的孩子/梦都做在船上/亚妹”——《赠亚妹》。你看,一个活脱脱的亚妹正向我们走来……

用诗的琴弦摇响生命之歌

这一板块的诗是李线长众多诗歌中很有意义的一辑,即深刻隽永,又凝重老道。读这一辑的诗,不能单从语言所给出我们的快意上,而应是从一种意识的深度,正像徐志摩说得让我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透过世界的浮光与表层,我看到一个孤独的生命正坐在月光下的石头上静默长思,那是李线长在以宁静的心态与生命对话。“以大地为莲座/想生生死死星移物换/世界/浓缩为手中的一粒念珠”——《佛》。这一辑诗是不容易轻松进入的,一旦深入进去,你会听到那是李线长用诗的琴弦摇响的生命之歌。

诗歌的美在于诗人有明确的创作意图,这种意图,通过充满意味的内容,幽深的意境,以语言为载体,体现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蕴来。让我们以愉悦的眼光欣赏李线长的诗歌,让我们以一种平静的心情进入李线长的诗歌,进而在阅读与感悟中领略李线长诗歌的审美效果与价值取向。李线长的每一首诗都像一件艺术品呈给读者,当我们通读了全诗,深入地细品了全诗,一定能从中领悟出意蕴悠远的韵味。

《鸽子的哨音》以一种飞翔的姿态,抒写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期盼与等待,这中间隔着一座辉煌的城,那是一座想象的城,那更是一座希望的城,《谦逊的人,点上你的灯》写得禅味十足,《药》写了一种人生状态,在无奈与挣扎中,人们依旧顽强地生活,于一种黑色幽默中人们依旧看到了希望,这首诗我反复读了好多遍,才知道诗人的智慧都藏在语言的后面了。

我觉得《在那里我看见一块石头向我走来》应放在辑二中,这首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线长的语言风格与抒情方式,这应是诗人努力的方向。在那流畅的抒情旋律中,一个个鲜明的意象就像活跃的音符,跃动着迷人的风景,蕴涵于令人荡气回肠的意境中,李线长的诗很少有像这首诗那样明朗向上的,所以我要说,这首诗是应该引起读者特别注意的。

月光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李线长写过很多散文诗,原本想对他的散文诗做一个专题评论,即然他的这本集子里只选了两篇,那也就只好就此展开了。我对李线长的散文诗是偏爱的,总觉的他是得了散文诗之真谛,他的散文诗每一句都充满了理性的光辉,真所谓字字珠玑。

这两篇散文诗给我的感觉是,李线长在用眼睛里的那份真,心灵里的那份真关注着世界,他在用没有被污染的真阐释着人类生存的本质,传达着人类的精神诉求,进而把这种还没有抵达的精神提升到一种高度。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诗人是在以生活行为的艺术化为起点,为最终将诗中的艺术行为转化为生活本能而付出努力。读李线长的散文诗给我的也正是这种感受,他把众多意象聚集起来,在孤独与痛苦中,用生命的智慧去打磨它们,就是要给人们铺就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路径,给人们提供一块充满诗意的栖居地,从这种意义上说,他是在激发读者自觉地去追求一种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价值,实现生命的终极意义,让生命的智慧放射永恒的光芒。

李线长的散文诗,散开来像一粒粒珍珠,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把它们串起来,则有了一个整体的诗境,在这种诗境里淋漓尽致地构架起人们所追求的诗意生活,进而启发人们从这种向往的诗意生活里,找出与现实生活相关连的某种契合点,于是他选择了:阳光、溪流、大海、春雨、黄昏、星空、种子、舞蹈、山谷、音乐、花朵、月亮……等作为意象,来抒发心中涌动着的诗情,所以诗人给出我们的意境,就不单纯是用美好所能阐述的。读李线长的散文诗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断章取义会破坏散文诗的诗境美,就像佛珠,要一粒一粒地念,定能念出一个“悟”字来。

遗憾的是有几首不太成功的诗也选入了这本集子,我曾劝李线长换下来,李线长说:我要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我,真实地为读者展示我所走过的创作道路和心路历程。我想,这样也好。那就让我们在一种安宁的状态下翻开《月光的舞蹈》,进入李线长的心灵世界,与他开始交流吧。

“我不会让我的恋人在茫茫人海中,在灿烂的星河中,为一颗小小的露珠失约……”

笔记小说

编辑 播报

《云山物语》

恒久的寓言 永远的聊斋

盘古倾,穹窿固,天地廓清。

一男神曰行健,自西北来,一步五十里,扎草为羊,扬长鞭而牧。羊有迟留者,鞭而成山。复鞭之,山倍长。西城至东海,不知多少山也;大大小小,不计有多少鞭也。

一女神曰势坤,着彩霓,逸飘带,自东南来,起于天边,随于海上.率众娥,缭绕于云际,见山而媾和,化为水。是以天地间,正不知有多少川也。江河纵横,多枝蔓。

行健造山,笞草羊,一鞭,成云云;二鞭,现龟岙;三鞭,拥徂徕;五鞭,耸岱岳;十鞭,卧昆仑。

夫势坤造川,与云山媾,现洙水;与龟岙媾,涌泗水;与徂徕媾,成柴汶;与泰山媾,起大汶;与昆仑媾,出黄河...

楹联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