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文庙,藏在岳麓书院内,在主角光环下完全没有了存在感

 极客行天下 2022-10-17 发布于湖南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治国之本,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自然也得到了最大的尊重。所以,很多城市中都会有遗留下来的文庙,成为当地的一处人文古迹。

通常,文庙和当地的官办学校建在一起,所以,在很多地方,也会称之为学宫。无论学宫还是文庙,其中都能找到大成殿,里面供奉着孔子,中国人心中的“万世师表”。

在长沙岳麓书院的左侧,也有一座文庙,却因身处岳麓书院,而变得默默无闻。人们走进岳麓书院后,往往被其幽深的庭院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一头便扎了进去,而旁边的小小院落,一不小心就被忽略了。

岳麓书院的最前方是赫曦台,面向赫曦台,背后是书院大门,左手是一个石牌坊,上面镶嵌着“道冠古今”的牌匾,能够配得上这个名号的,当然就是孔子了。

全国各地的文庙,大都仿造山东曲阜的孔庙而建,所以,其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上大同小异。

从这个牌坊进入,里面就是文庙。与此牌坊相对的另一侧,也有一座牌坊,不过门是关着的,如果绕到外面观看,上面写的是“德配天地”。

院内古木参天,中间有一尊孔子行教塑像,只见他双手作揖,站立笔直,和我们通常所见的身体稍稍前倾的孔子像似有不同,或许包含着立像者的个人喜好在其中。

穿过大成门,里面就是大成殿,重檐歇山顶建筑,里面供奉着孔夫子的画像,正是那张传统的行教图,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形象。画像上方则悬挂着“万世师表”的牌匾,让人肃然起敬。

院子的最高处也是最后一进为崇圣祠,里面供奉着孔子的祖先。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同期便在讲堂前建礼殿,祀先师十哲像。明正德二年(1507年),迁于现址,明天启四年(1624年)重修,改称文庙。

至于棂星门和泮池,则没有看到,或许因为收费的原因,被圈于院外了吧。

---------------------

公众号:极客行天下(ID:GeekTravel)

企鹅号:极客行天下

百家号:极客行天下

头条号:极客行天下

去哪儿旅行:极客行天下

马蜂窝旅行:极客行天下

携程旅行:极客行天下

新浪微博:极行客GeekTravel

记录旅途中的每一份精彩,带你走遍千山万水。点击关注上方账号,一定能给你带来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