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连成:邓刚和郑九蝉谈文学创作

 温馨微语 2022-10-18 发布于江苏


/郝连成

十多年前在浙江台州和作家郑九蝉聊到当年他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曾说起过他的学长邓刚。邓刚当年40岁,比郑九蝉大4岁,两人都有最基层的劳动生活经验,又都生长在海边。郑九蝉生长在浙江的东海,邓刚生长在大连的渤海。郑九蝉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邓刚的家庭出身是“历史反革命”,他们从小又都酷爱文学,又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只是郑九蝉生活在浙江台州的山里和东北远东的清朝罪臣流放地,邓刚生活在渤海湾汹涌无际大海边。
邓刚1979年在《海燕》发表第一篇小说《心里的鲜花》,此后十余年间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数百万字。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的故事》,中短篇小说集《迷人的海》、《龙兵过》等。《陈痛》、《迷人的海》。其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本《站直喽,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多部。
郑九蝉的短篇小说集《能媳妇》获《当代》文学奖,《黑雪》获全国第三届金钥匙奖,《浑河》获浙江省优秀文学奖,《荒野》获浙江省优秀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途远世界老》、《野猪滩》分别获1985年、1990年浙江省优秀文学奖。他们在成名前,都曾接到过成麻袋的退稿。
在鲁讯文学院两人的共同爱好和经历使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常常在私下交流创作体会。邓刚比郑九蝉年长,又比郑九蝉出道早,就经常给郑九蝉讲故事,给郑九蝉留下最深印象是,邓刚的老婆是讲故事讲来的。邓刚说那时讲谈情说爱,我的老婆就是讲故事讲来的,而不是娶,娶得花钱,我当时没钱,只能靠说。当地人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说媳妇没”。  郑九蝉告诉我,你如果有机会去大连,和邓刚交流一下,他的语言和思想能给你很多启迪。那是个风趣幽默满身才华的大哥。
从那时起,我知道在中国的文坛上有个大连作家邓刚。
现在孩子在大连工作,在这里成了家,我也连续三次来到了大连。我认为要想了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最简捷的方法是先了解当地的作家和他的作品。连续几天,我从网上找出了大连作家邓刚的作品。带着原始的人性一气读完了《鲅鱼食》。被作者故事的巧妙构思,速写人物刻画,对海洋生物的描写,对民间语言的运用,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后来看邓刚创作理念才发现他和郑九蝉一样都是对文学热爱到能发疯般的人物。
此次到大连,我就刻意地留心了一下有关邓刚的信息,发觉邓刚的很多创作理念都是对文学青年的实用秘籍,简明深刻,能直捣人们的心灵最柔软的去处。
邓刚说:希望被人理解是弱者的表现。充满力量和自信的人是不会乞求别人理解的。  当代读者越来越不愿用眼睛读小说,而是用心读。那种大场景、多线头的写法已使他们腻烦,现代科学的信息传播工具使他们对客观场景知道得太多太多,愈发想探究埋在肚皮里的世界。
邓刚还说:缺乏艺术性的作品就像没炒熟的菜,无论有什么丰富的营养,读者也吃不下去。一个作者想用自己的作品去指导读者怎样改革、怎样生活,那他是骑在读者的脑袋上写作,只要读者一晃脑袋,他就会掉到读者的屁股底下。一篇作品失去艺术性,其它的一切都将黯淡无光。
最终邓刚道出了他在写作上成功的秘密:我小时候做作家梦时,也痛苦过、焦躁过、怒发冲冠过,但我就是不死,怎么也不死。我拼命地投稿,编辑拼命地退稿。他越退,我越投,把可爱的邮递员累成了罗圈腿,我还是拼命。终于,我拼过了编辑!
记得当年郑九蝉大哥也对我讲过:想搞文学要沉下去,要耐得住寂寞,当年他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院长李清泉告诫他:想搞真正的文学要经得住权力和女色的诱惑。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如聚光镜一样集中在一个点上。当年老作家丁玲也对他们不少同学强调过:当作家要先下地狱然后上天堂,再下地狱,再上天堂。他解释说下地狱就是要经受痛苦生活的磨炼,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断使自己的灵魂升华。他说当年他们那些同学里很多都当领导从政了。现在真正还在煞心写作的也就是三五个人(那时邓刚算一个。当年还没有现在这样多的头衔)。现在理解这些老一代作家的成功经验就是一句话: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没有不成功的。像现在的家长培养孩子,学好数理化还要去专门辅导钢琴,画画,书法,舞蹈----结果样样通样样松。
邓刚对文学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看他的写作感悟,就象是坐在我对面说的一样,解开了我这么多年的困惑。
他说:散文是所有文学之母。这使我想起在浙江一次钱国丹大姐做东吃饭时,钱大姐向在座的客人介绍我时说:“这位老弟是东北人,也喜欢文学,是写散文的。我当时听了感觉写散文,比在座的作家们少了很多底气。今天看到邓刚的话,才使我的心头放松了许多。邓刚接着说:“能写长篇的不一定能写好短篇,能写小说的不一定能写散文。”虽然很多文学大家都是驾驭各种文体的高手,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文学家不一定都得有长著巨制。鲁迅不也是没写长篇吗,并没影响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论述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时,邓刚说:真实并不逼真,非常真实的写生活等于豆腐渣。生活的真实不等于生活本质的真实,真实达不到逼真。文学创作要带有真实的感情,没有情感的真实,创作就没有意义。
当年郑九蝉曾对我说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最喜欢读邓刚和史铁生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揭示了生命里最神秘最核心的东西。
一个作家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品,都绕不开对人性的表现。
这是我在大连这些天来思索。这些年与作家郑九蝉、钱国丹、诗人林海蓓和这次虽然没能见到邓刚,但已然在心灵上交流过一样,对文学创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更深刻地了解了作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他们敢说常人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而已,他们说的话都是拐了几个弯的,他们管这样的拐弯说法叫做艺术加工。
此次来大连,使我能静下心来读一些邓刚的作品,进一步了解了郑九蝉心中幽默睿智的邓刚,是比我在大连游星海广场、老虎滩吃海鲜的更大收获。
说一则邓刚的故事,以证明他的睿智和幽默。
在一次文学讲座上,在演讲完最后互动提问中,有人递上条子,可以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吗:妻子和情人哪个重要?
邓刚是这样回答的:这有点麻烦,因为从本质意义上看,妻子与情人没有可比性。这就像茶壶和茶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是千差万别的用途。不妨说妻子是茶壶,情人是茶杯。茶壶当然重要,只能一个茶壶,但可以有几个乃至数个茶杯。决不会只有一个茶杯,而有好几个茶壶的。(听众大笑)你牢牢地握着茶壶,却总是把茶杯举到嘴边亲吻。(听众又笑)妻子愤怒而妒忌,但无论如何茶壶也不愿屈尊变成茶杯;但是情人却时常得寸进尺,要占据茶壶的位置。这其实是很愚蠢的,如果有一天她真正地成了茶壶,那必然还要有个茶杯。大家不要笑,我这个幽默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题图照片时作者与郑九蝉(右)合照,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郝连成,笔名雁在蓝天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现居京津冀。热爱文学、诗歌。曾在《佳木斯日报》《牡丹江日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画报》《红柳》《黄岩文学》《中新网》《中国凤凰网》《忆湘文学》《世界文联》《金榜头条》等报刊网站发表诗文。网络文集有:《放眼世界》《人杰地灵的笔架山》《走走看看》《有话就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郝连成:花匠

郝连成:仰望朱幼棣

郝连成:上玉环海边

郝连成:看《胡雪岩》的启示

郝连成:又买了本《文心雕龙》

郝连成:一枝独茎柳 绿意报春来——独茎柳的摄影历程

郝连成:参观台州书画展

郝连成:从招聘会上感受求供心态

郝连成:病中感悟书法

郝连成:读余秋雨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