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净

 君君的小书屋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君君第175篇原创文章。

一切终将逝去,唯有文字痴长。希望这里的文字,能带给您一点思考和愉悦。谢谢您品读。

 

这两天的雨水,把天地万物洗了个干干净净。走在校园里,大街上,整个人仿佛被宇宙天地的光包裹着,到处是明晃晃的。天空是透明的蓝,云朵是莹洁的白,阳光下,树叶干净透亮,花朵含珠盛放,你会不由得心生喜悦,感叹这个干净的世界真美好,让人想到“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这些美妙的诗句。不得不说,干净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美。

(丰南惠丰湖 摄影:老孙)

这让我想起那些爱干净的人们。

当年上高中时,有个叫萍的女同学,梳着那个年代普通的小辫子,穿着普通的花衣服,但总觉得她哪里跟别人不一样,后来发现,是因为她的干净。头发总是干干净净,编着整整齐齐的小辫子,衣服是叠压过的,有一股浆洗过的清新的味道。总是保持这样干净整洁清新的女孩,即使长得不是很美,也是极其惹眼了。难得的是,每一天都是这样,年年如此。连老师也会投去夸赞的目光,说,你们看看萍,总是那么干净清爽。

说起浆洗衣服,让我想起奶奶那辈人。那时,没有现代化电器,一切活计都依赖手工,而且这种手工劳动有一种朴素入心的仪式感。

比如,衣服不但要洗还要浆。小时候见过奶奶浆衣服。奶奶先将纯棉质地的衣服洗干净,然后,在大锅中放入米汤水或淘米水小火煮开,再把衣服放入温浆水中,搅拌衣服让衣服吃透浆水,浸泡三五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漂净,晾干。这样洗出的衣服清洁、干净,尤其是白色的衣服会显得更加洁白。然后还要叠压板整,这样,衣服穿在身上服贴笔挺,看起来整洁更加有精神。奶奶连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特别干净利落。

我身边还有一个“干净人儿”——我的淑凤大嫂。淑凤大嫂是我大伯家大哥的媳妇。大嫂一嫁过来,大家就发现,这个媳妇太爱干净了。

那时候家里穷,屋里只有一个柜子,一个靠山镜,几件小摆饰,大嫂总是把他们擦得干干净净,就连屋角那个大缸都擦得锃明瓦亮。那时还没有水泥地面,土地面也打扫得光溜溜,用老家的话说,连个草刺都没有。

那时候,我经常跟大嫂去洗衣服,春天去村北麦田的水渠上去洗被里被面,夏天去发了泉的小河里洗衣服。大嫂洗得那个干净啊,白被里洗得仿佛透明,有时涮洗完还放到太阳下照一下,看看洗透亮没有,让当年小小的我心生崇拜。

这还不算,回到家,晾半干的衣服,要仔细地折叠起来。叠衣服也是很讲究的,上衣有上衣的折法,裤子有裤子的折法,折完还要压平。那时候没有熨斗,大嫂就用带盖的茶缸,里面放上热水,来熨衣服,压出棱线来,这样穿出来才挺括、精神。

我现在想到,同学萍的家里,也一定有一位这样的女主人,所以萍看起来总是那么干净、利整。

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与众不同。

谁都喜欢接近爱干净的人,所以,他们的命运里藏着幸运。

淑凤大嫂天生一双大眼睛,细高个,长相娟秀,而且极能干,又是出了名的干净,往那一站就看起来清爽利落,与众不同,我想着也是我大哥能娶她的原因。因为我大哥是从部队转业到太原钢厂工作的,在当时是吃商品粮的工人。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吃商品粮的人与普通的农村人有一道看似天然的鸿沟,在那个时代,有不同一般的优越感。

大哥虽然娶了农村媳妇,那也是很挑剔的。我想,大嫂用“干净”这个看似普通却极其难得的好品性,征服了大哥,打开了她幸福人生的第一道大门。

萍当年学习也不错,尤其是数学常常被老师表扬,虽然后来没能考上大学,却考上了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现在生活也很好。

这位爱干净的大嫂,自从嫁过来,就深得我喜欢。那些年大哥在太原,大嫂在老家,我有时会给大嫂做伴,跟她一起住。后来,我有了小侄子,少不了帮着照看一下,总之,跟大嫂特别亲近。而大嫂是那种把别人的一点点好都记到心里的人,唯恐亏欠了别人。

那年,大嫂去太原大哥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给我买了两块布料和一条当年特别时兴的雪白的纱巾,一块粉红色核桃纹布料做了一件上衣,一块蓝色布料做了一条裤子。哎呀,红上衣,蓝裤子,外加一条雪白的产自上海的纱巾,让我的整个少年时期光彩照人,想起来都美美的。

但凡干净的人都有秩序感,条理清晰,对自我要求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律,而且特别勤快。

就像我淑凤大嫂,好像每天都一刻不闲。洗衣服是每天的功课,自己和家人穿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得体。大嫂穿衣服也是讲究的,既不张扬,也不显得落伍,浑身上下写着两个字:得体。

木心说:人有净气,风雅自来。

深以为然。

屋里院子拾掇得干净整洁不说,连院墙外的小菜地也打理得方圆有致,小篱笆整齐好看,菜苗儿翠绿茁壮。现在回老家,大嫂只要瞄到我的影儿,就会过来待会儿,还不忘带一把收拾干净的时令菜给我。

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会付出十二分的心力,把生活的边边角角打整干净。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干净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淑凤大嫂朴实热情,令我惊讶的是,有些似乎被大家丢弃的传统生活方式,还在大嫂这里被传承着、延续着。比如一到春二月大嫂就开始做酱:发酱引子,炒黄豆,发酵,焖酱一步也不能少。每年春上回老家,大嫂都把新做的酱灌到一个洗刷干净的瓶子里,送给我,还不忘说一句:家里做的,干净!当然干净,虽然不如海天黄豆酱味道鲜美,但那是老家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

我总觉得,爱干净的人都会得到上天的奖赏,都有一个不错的人生。

大嫂有两个儿子,虽然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都非常有礼貌,懂事厚道,尤其是两个儿媳妇难得地开通明理,对大哥大嫂也很孝顺,大嫂常常知足地对我说,两个儿子和媳妇都挺好。大嫂的大孙子一更今年考上了研究生,我们一大家子都很高兴,我给一更打了些钱,以示祝贺。但一更不接,跟我说:谢谢姑奶,但是钱不能要,我都这么大了,不能要你们的钱,谁的钱都不要,我能自己解决。我知道一更每到放假就去打工,自己有安排。

这孩子这股劲、这气质真是随了他奶奶,家风传承啊。

你也许想不到,我这位爱干净的大嫂,居然是不识字的,我没想起来问问是什么原因。大嫂的娘家是遵化铁厂镇佟庄的,那是革命老区,与丰润隔着一座邱庄水库。大嫂在家里是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也许是家境的原因吧。

但是,这也让我明白,有些美德与读了多少书无关,是家风的传承,是骨子里自带的禀赋。

干净也是一种美好的气质,于人和自然都是一样的。

有一年,去迁西的景忠山游玩,发现那里的花草树木、寺院禅房、石阶道路,无一不洁净,有一种清澈的美。这里浓郁的禅佛意味,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干净来形容它,景忠山值得用“圣洁”这个词汇冠之。

有一老友,谓之“老孙”,最喜拍惠丰湖,一年四季,花草树木,各种角度,美不胜收,而我最喜欢惠丰湖水天一色的净澈之美。

(丰南惠丰湖 摄影:老孙)

我爱一切干净清澈的事物。雨后的花草世界,雪后的天地万物,夏日里清冽的泉水,澄明的月光……

那一刻,大自然发散着美的光芒。

我总觉得,无论是一个人、一座城市还是自然风景,如果上升到美的高度,“干净”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尺度。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可以努力做一个干净的人,无论外貌还是内心。

这些天,无论是天空上的云霞还是大地上的事物,都呈现出梦幻般的净洁之美,这让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并由此而深深的感恩。

写于2021年6月1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