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思考的人吃大亏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146 天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做事儿总是提不起劲儿,经常出现负面情绪,容易激动,而且一点小挫折可能就受不了。
 
之所以经常会有这种无力感,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内心缺乏能量,他们的内心已被层层叠叠不良认知包裹住了,就像浑身被裹满了被单而动弹不得,想跑马拉松,却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这些不良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不良认知的侵入?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认知的形成过程


在《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中,一稼老师描述了认知形成的具体过程。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很少会实事求是地记住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会自动加上一层认知,包括良性认知和不良认知。
 
这些认知会被当成常识或真理储藏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成为"背景音乐",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主宰着我们的一切决定和行动。
 
这个过程的步骤如下:
 
一个事件发生;
大脑自动为事件添加认知;
认知主宰了我们的决定和行动。
 
例如你去找工作,找了一个月还没有找到,然后你就把它归因为自己学历低。
 
这时候在你的内心里就产生了一条不良认知:我学历低,所以找不到好工作。
 
当你产生了这条不良认知,也就把自己找不到好工作给合理化了,觉得自己做个差点的工作才是正常的,而不会去具体分析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
 
当你给自己定了一个日更30天的写作计划,可没坚持几天,你就中断了。
 
于是你就给自己加了一条不良认知:我不适合写作。
 
你看到别人每天坚持阅读几小时,于是你也开始坚持每天阅读,可是到了第5天你就中断了。
 
于是给你自己加了一条不良认知:我不适合阅读,我是个没有恒心的人。
 
于是你的不良认知有:
 
我学历低,所以找不到好工作;
我不适合写作;
我不适合阅读,我是个没有恒心的人。
......
 
除了以上三条,你可能还有其他不良认知,例如:
 
我胆小,不适合做短视频;
我逻辑能力差,所以学不会编程;
......
 
经历的事情越多,产生的不良认知也就越多,这些不良认知一层又一层地裹在你的身上,让你动弹不得。
 
再加上一些不良情绪的影响,你每天会活得很无力。
 
 
2 
破除不良认知和情绪

 
在生活中,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充满了不良认知、负面情绪?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主动思考。
 
正是由于没有去主动思考,当一件事情发生后,自动就给自己添加了一层不良认知。
 
他们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发生了一件事,就一定要有相应的认知和情绪。
 
如果没有想清楚,我们很容易就会在无意中产生许多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
 
所以,消除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其实并不难,无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
 
很多事情发生后,其实只要认真思考一番,你就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可是,大多数人并不喜欢主动思考,正如美团王兴所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越不喜欢思考,就越容易被本能所控制,越被本能控制,就越不喜欢思考,这样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他们对事情的反应模式是这样的:
 
A:发生一件事;
C:结果(情绪和后果)。
 
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了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某种固有的结果,很难突破这种思维定势。
 
例如:
 
孩子考了80分,你说:怎么会错了20分?
孩子考了85分,你说:怎么会错了15分?
孩子考了90分,你说,怎么会错了10分?
孩子考了95分,你说,怎么会错了5分?
 
成绩一直在进步,可你看不到,却一直在挑刺,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无论考多少分,你总是不满意。
 
其实,你完全可以停顿一下,思考一番再做出回应。
 
只要我们增加了中间思考的过程,就能想出更多可能,最终就会破除这种思维定势。
 
增加了中间思考过程后,我们的反应模式如下:
 
A:发生一件事;
B:人对事的态度;
C:结果(情绪和后果)。
 
也就是多出了人对事的态度B 这个步骤,这个步骤就是思考的过程。
 
当发生一件事 A 时,会产生结果 C,表面上来看,C 是由于 A 产生的。
 
但其实,结果 C 是由人对事的态度 B 所决定的。
 
例如,你学历低没找到工作,你思考过程如下:
 
真的是学历低的原因吗?
和你学历一样低的人,都没有找到好工作?
面试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如果面试官在意你的学历,会通知你去面试吗?
是不是因为自己对公司和岗位职责的理解不够全面?
 
......
 
当你这样认真思考一番后,你很可能不会再把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这个结果归因为学历低了,你将找到更接近于事实的原因,这当然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
 
例如你发现,其实是自己对公司发展历史准备的不足,当下次面试时就知道要准备充分再去面试,把所在公司的所有资料都找来认真学习一下。
 
所以,当发生一件事以后,我们要花时间认真思考一下,思考就像一道屏障,把事件和不良认知(负面情绪)给隔开了,这时你就更容易找到真正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3 
把思考落实到文字上


如果你还是想不清楚,心情烦躁,总是感觉乱糟糟的,这时可以把思考过程落实到文字上。
 
无论是产生了不良认知,还是负面情绪,要把事情的过程全写下来,可以选择写到纸上,或者用电脑打出来。
 
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毕竟这些不需要对外发布,不用担心别人看到,要忠于自己,想什么写什么。
 
我们有时候烦躁、心累,就是因为心里装的负面东西太多,脑子已经超负荷了,这时候你选择对别人倾诉,或者选择用文字写下来,都将会把心里负面情绪给倒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对人倾诉或写下来后,你一下子感觉到轻松了许多的原因。
 
而且,你写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放慢自己的反应、让自己思考的过程,你将会调用更多的理性,这时负面情绪或不良认知,就会慢慢消散。
 
总之,当发生一件事,尤其是事情没有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多思考,善于思考,防止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的侵入,而不思考的人是要吃大亏的,因为会自动产生大量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这些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将会把你紧紧地裹住,让你动弹不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