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个技巧,读书效果提升80% 以上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阿华读书 和大家一起成长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219 天

作者 l 阿华

来源 l 阿华读书(ID:ahuaxuexi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hi_a_hua


今天是国庆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阿华是日更作者,国庆7天当然还是要每天更新文章了。

今天文章就轻松一些,分享一个我最近读书写作的经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01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有些朋友每天花很多时间努力学习,当下什么火就学什么,甚至努力到感动自己,但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输入(学习)上,以至于没有时间输出,或者压根就不愿意输出,毕竟和输入相比,输出往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

他们缺乏的是作品意识,只是在输入上努力,却并没有把自己学习到的内容,想办法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可是,我们参与市场的价值交换,是以输出(作品)为筹码的,市场看的是你的结果(作品),结果清单是你的工资清单。别人才不管你读了多少书、学习了多少技能呢,要的是结果。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隐约记得在《认知驱动》这本书中周老师有提到过作品意识,于是我想把自己这篇文章的内容作为书评(微信读书中叫想法)发到作品意识这一部分。

当我搜索"作品意识"找到书中相应的内容后,发现老师用"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这两个概念解释的很清楚,而且我发现自己当初读这本书时,还画了线加了标注。

我在想,为什么昨天写这篇文章时,就完全没有想起这两个概念呢?明明我在读《认知驱动》时确实有读到过,而且当时还画了线呢。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有这两个概念的存在,这基本上相当于我没有读这本书。

02

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当时读到这两个概念时,也只是把它们做为独立的知识点来对待,甚至当初读到时,还触动到了我,但仅此而已。

并没有把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知识点在我的大脑中是孤立的存在。

因此,当使用场景出现时,我并不能自动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书中看到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和你的生活经验发生连接,那知识点依然还是作者的,并没有内化成你的,我相信许多朋友都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03

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其实许多大佬都曾分享过自己的方法。

罗胖是用的"缝扣子"法:

“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其实就是当你获取了一个新知识之后,把这个新知识缝接到你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但大多人只是完成了获取知识这一步,少了"缝接"这一步。

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中提到了"知识晶体",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孤立的知识点就像一粒粒沙子,只有把这些沙子聚集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这样才容易提取出来。

例如,沙子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这样,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

你大脑中有多少知识点不重要,要让大脑里的知识形成晶体才是重要的,未来用到的时候,就能够提取出来。

李叫兽也曾分享过自己的方法,当他看到一个知识点时,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呢?

2.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3. 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时可以解释呢?

其实,无论是"缝扣子法"、"知识晶体",还是李叫兽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其本质都在于"关联"。

也就是把新学习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关联起来,多想想它的使用场景,李叫兽建议至少想3-5个。

这样关联后,当使用场景在未来出现时,知识点才有可能会像条件反射一样自动弹出来。

如果没有和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关联,那么它就是孤立存在的,之后当你用到的时候,你很难提取出来,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

写在最后

其实,写公众号,写读书心得等,也都起到了关联的作用,是把你新学到的知识点关联到你的生活经验中。

除了写作之外,把书中学到的知识点用于生活、工作及学习中,从而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这是更深层的"关联"。

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看书,最终掌握的知识点也有限的,也很容易就忘记,只有想办法多让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这样才会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从而最大化读书的效果。

望以上分享对你有帮助。



...... END.....



作者介绍:


阿华,长期主义践行者和终身学习主义者。

2018年开始深耕写作和投资,每年输出超100万字,目前主要深耕读书写作+个人成长干货。 

使命愿景【用生命影响生命,不断成长】通过自律和持续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愿望是靠写作实现年入百万。

欢迎你的关注,我们一起每天进步 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