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日本一样,在历史上都以中国文化为尊,认中国当大哥。日本学我们的文字、制度、技术以及礼乐衣冠,而韩国不止要学这些,连地名都照抄不误。在韩国地图上,你可以看见许多类似“海南”、“丽水”、“梁山”、“广州”、“江陵”、“扬州”、“光州”、“襄阳”、“泰山”、“顺天”、“咸阳”这样“中国味”十足的地名。事实上,这些名字是韩国直接照搬中国地名的结果。 2003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 去韩国旅游的朋友,有时候会误以为自己还在国内,因为导游可能会说“接下来,我们即将去泰山、广州、襄阳”。在地图上看,韩国活脱脱就是一个“小中国”。由于朝鲜半岛实在太小,古代朝鲜的国王也懒得取名,直接模仿中国地名取名或者干脆照搬,直到今天,韩国许多地名最早就是直接用汉字取的,后来有了韩语,才翻译成韩语地名。 有资料证明,韩服是借鉴了中国明代的服饰发展而来的 这种“拿来主义”对于古代朝鲜人而言,实在管用。自从学了汉语,短短十几年间,朝鲜王国就有了像模像样的地名,此前,古代朝鲜半岛是无所谓地名的。朝鲜先民并没有文字,直到中国南北朝时期,都还停留在刻木为书的阶段,拿块木板钻几个洞就算是“写字”了。 韩国的所有地名,都是先用汉语取的,后来才翻译成韩语 朝鲜半岛上最早的地名,是汉武帝给起的,即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当时的朝鲜先民大为震惊,觉得这名字起得非常有文化,又好听,于是此后不管是人名还是地名,都直接用汉字来取,特别是由于羡慕中国的幅员辽阔,直接照搬我们的地名。 公元4世纪,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前秦政权统一中国北方,此时朝鲜半岛上有三个政权,一个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高句丽,其余两个是朝鲜族建立的新罗和百济,堪称是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这三个国家都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很早就开始学习汉字。新罗和百济一直受到北方强大的高句丽欺负,而中原政权也对烦人的高句丽一直骚扰边境感到不满,于是公元660-668年,新罗接受唐朝册封,得到了独家代理权,很快统一朝鲜半岛。 新罗国王的王冠,看起来有点寒酸 新罗是在唐朝的帮助下得到天下的,统一之后,更是恨不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部汉化,建筑、文字、语言、服饰等等都向中国靠拢。新罗国王学会了郡县制之后,当务之急是要加以管理,派遣官吏征收赋税,但是新罗人发现自己的国土上此前从未有地名,更别提行政区划的划分,整个国家就是一大块,非常混乱。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之后,以中国的“九州”概念为自己造出九州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地名都是依据山川河流或者行政建制命名的,大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如洛阳之义为“洛河之北”,“福建”取自“福州”和“建州”首字。但是新罗国王懒得在费工夫去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直接学中国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然后借来汉字命名,大州的名字起码还是自己想的。下面的各个州府郡县更是偷懒,什么“咸阳”、“江陵”、“广州”、“泰安”看名字好看,直接就安上去了,于是乍一看韩国的地图像是“小中国”。 韩国的梁山 新罗人这种直接拿中国地名来用的传统,影响了后面的其他朝鲜半岛的政权,比如听说中国有五岳,于是虽然朝鲜半岛高山不多,但是新罗人也硬是凑了自己的五岳,分别是吐含山、鸡龙山、地理山、太伯山以及八公山,方才觉得心满意足。 到了宋朝时期,高丽取代新罗,在京城的命名上,也学宋朝玩起了四京制,也搞了自己的东京、西京和南京,还把京城取名为京畿道(即京城附近的领土)。咱们中国的皇帝讲究避讳,凡是皇亲国戚名字里的字,一律不许在地名或人名里出现,高丽国王也有样学样。 李成桂,朝鲜王国开国之君 1388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但是他又害怕名不正言不顺,没办法即位,于是准备去拜大哥,请求大哥的答应。1392年,李成桂派遣使者前往南京请求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并且赐国号,朱元璋虽然很讨厌李成桂篡权的行为,但毕竟他已经篡权了,于是还是答应了册封,并且给李成桂的国家赐名——“朝鲜”,义为“朝日鲜明”,还赏了不少金银布帛。 李成桂大为感激,从此死心塌地地充当明朝的藩属,后来明朝哪怕即将灭亡的时候,朝鲜也依然毫无保留地跟随明朝,足见深情。李成桂正式将国号定为“朝鲜”,仿照中国传统行政建制,以汉字设立“道”,然后继续从中国照搬地名,还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比如,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举办地平昌,这个名字是照搬四川平昌县的。 在韩国,你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地名 李氏朝鲜时期,朝鲜王朝的士人都以写汉字、说汉语为荣,甚至当时的黎民百姓只要会写汉字,都能做官。但是汉语、汉字太难掌握,朝鲜国王就开始推广自己的“谚文”(也就是韩语),还被士大夫指责为是“近夷狄而远中华”。 有意思的是,推广韩语的最早的著作《训民正音》就是用汉字写成的 大家都知道韩国有首歌叫做《江南style》,这个“江南”指的是首尔的江南区,这是一个风景秀美、繁华无比的富人区,而这个“江南”还是直接挪用中国江南的名字。 从“汉城”到“首尔”,韩国首都不想姓“汉” 重头戏在于韩国首都的名字。朝鲜王朝时期,都城定在今天的首尔,但中国人都知道,首尔最开始叫做“汉城”。朝鲜王朝不止照搬地名,连山名、河名都照搬,韩国有一条很著名的江叫做汉江,就是照搬湖北汉江的名字,中国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汉城当时叫做“汉阳”。 2006年韩国电影《汉江怪物》 李成桂建立朝鲜王国后,觉得高丽的原都城“开城”王气薄弱,便要迁都,1394年定都汉江北岸的汉阳。后来李成桂发现,中国湖北也有一座城市叫作“汉阳”,也许是觉得自己的都城和中国的一座普通城市名字一样,太掉价了,于是1396年便改成“汉城”,这一叫就是600多年。 韩国首尔皇宫“勤政门”,是用汉语书写的匾额 1988年,韩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正式的名称就叫做“汉城奥运会”。近年来,韩国人一直在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要求将“汉城奥运会”的汉语名称改为“首尔奥运会”,因为汉城是韩国首都过去的中文名,而首尔只是“汉城”的韩语音译,国际奥委会觉得很离谱,中文名称你找中国人啊,找奥委会做什么?但是中国官方默认2005年前的一切和首尔有关的事情,都以“汉城”冠名,韩国人说不动我们,只好希望奥委会出面,也是够奇葩。 汉城奥运会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晚清以来,中国失去了对朝鲜王国的宗主地位,加上日本殖民,朝鲜王国出现了汉字、谚文并行的情况,并逐渐开始用谚文取代汉字,但是贵族阶层还是以写汉字为正统。几百年的谚文推广让朝鲜王国分化了,官僚士大夫写汉字,而平民百姓则写谚文。 1900年的朝鲜王国报纸,汉字和韩文并用 1897年,朝鲜王国不再承认清政府的宗主地位,改国号为“大韩帝国”,“韩国”的称呼方式出现了。1910年,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本人认为“汉城”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对韩国的宗主地位,不太好听,于是将“汉城”改为“京城”,并强行废除汉字和韩文,以日文作为韩国的教学文字,这激发了韩国人的爱国热情,纷纷开始自发学习韩文。 加入日本军队的韩国人 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半岛一分为二。李承晚政权建立大韩民国,当时李承晚觉得“京城”这个名字是日本殖民的象征,“汉城”这个名字是过去的中文旧名,都不适用,于是便直接将首都命名为“首都”,韩语“首都”转写之后就是“Seoul”(首尔),“首尔”成了韩国唯一一座没有“汉语名”的城市,但是韩国老百姓还是默认首都叫“汉城”,中国方面也是。 韩国首尔光化门 朴正熙上台之后,推行“去汉化”,要求官方教育废除汉字,甚至重新把首尔的几个城门的“汉字匾额”改写为“韩语匾额”,结果发现韩国全国的古建筑、古典文献都是汉字,改也改不完,直到今天,韩国人还在夜以继日地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古迹的汉字全部改为韩文。 朴正熙,韩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总统,朴槿惠之父 但让韩国人最难受的还是“汉城”一名,由于中国文化圈实在影响太大,不止十几亿中国人默认韩国首都叫做“汉城”,连带着东南亚各国也默认,甚至许多亚洲人也觉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在“汉城”举办的,压根不知道和“首尔”有什么关系。 《手拉手》,汉城奥运会主题曲 历史这一块,韩国人算是拿捏住了,当初明明是自己照搬中国地名,如今说不要就不要,让叫了几百年的地名变得混乱起来。韩国遍地都是“中国地名”,改也改不完了,但是首都他们一定要改,其实,全世界只有说中文的人知道首尔过去叫做“汉城”,所以韩国人把“汉城”这个中文名字废除,完全就是针对中国人来的。 李明博,韩国前总统 2005年,时任首尔市市长的李明博,正式照会中国官方,宣布以“首尔”这个中文名替换“汉城”的说法,中国官方客随主便,便以“首尔”作为官方名称,但保留了2005年之前所有涉及韩国首都的说法,依旧使用“汉城”,这也就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说法保留的原因,这不仅仅是尊重韩国的历史,也是尊重中国的历史。 夜明度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发达的一个标准 事实上,当时韩国人希望中方把历史中所有涉及“汉城”的字样都改成“首尔”,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中国学者发现,史书中“汉城”还有个“苏坞”的中文名,这个名字恰恰是“首尔”的中文音译,也是中国人给起的,最后僵持不下,才规定2005年之前的历史,还是保留“汉城”的说法。 首尔 韩国人发现,汉字教育不能废除 韩国“去中国化”搞了几十年了,但是在要不要废除汉字教育问题上一直有争议,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发现,汉字教育非常有必要,如果硬要在韩国全面废除汉字,后果非常严重,可能韩国人自此就看不懂自己的史书了,没错,韩国历史上的所有史书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韩国大学生支持汉字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大学入学的硬性标准是“会使用汉字、汉语”,这只要跟分数挂钩,东亚各国的学生和家长们就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韩国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汉字、汉语培训班”,甚至“思密达”的汉字写法也被韩国学生学会了。 韩国中文课 1948年,韩国制宪议会宣布要推行“全韩文教育”,但是汉字在韩国历史上实在太多了,1957年又颁布了1500个临时汉字,1970年又强行废除所有汉字教育。 一个韩国小学生的汉字能力证书 结果就是韩国人自己看不懂自己的历史书了,汉字教育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当然,韩国的中文教育还是局限于发达地区,毕竟只有有钱的家长才能负担得起天价的“中文教育”。 韩国最发达的几座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韩国人又发现,学好汉字不止是看懂历史那么简单,更代表着可以和中国进一步交往,毕竟大家都不愿意和钱过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