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用电解液的氟化物穿梭蓄电池的电极反应机理的实证研究

 AIpatent 2022-10-20 发布于上海

本文1626字,阅读约需4分钟

摘   要:蓄电池技术是实现可持续清洁能源社会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中氟化物穿梭蓄电池技术作为一项创新蓄电池技术备受瞩目。氟化物穿梭蓄电池活性物质的单位重量/体积的理论容量较高,同时化学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有望超越现有锂电池,发展出能量密度更高的创新储能电池。

关键字:氟化物穿梭蓄电池、电极反应机理、电解液、蓄电池技术、创新蓄电池

概要

蓄电池技术是实现可持续清洁能源社会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中氟化物穿梭蓄电池(Fluoride Shuttle Battery,简称“FSB”)技术作为一项创新蓄电池技术备受瞩目,其性能有望超越目前的锂离子电池。

研究小组在电极反应的进行过程中,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结构的变化,对FSB的电极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该FSB采用可以在室温下充放电的电解液,其电极反应基于两种不同的氟化/脱氟反应模型(机理)。实证表明,在“直接反应”模型中,伴随氟化反应,活性金属物质体积膨胀,导致龟裂,该龟裂不仅在表面扩散,还会使反应朝垂直方向发展;而在“溶解-析出反应”模型中,溶解的金属离子与氟化物离子反应,随后在电极上的任意位置形成晶核(金属氟化物),导致大的晶体生长。

未来,对于可在室温下工作的电解液基FSB的开发,提升其正负两极的固/液界面的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将是重大课题。本研究成果为设计活性物质结构、电解液成分和电极/电解液界面结构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升可逆性,有望为未来提升电解液基FSB的性能作出重大贡献。

本研究概念图

背景

蓄电池技术是实现清洁能源社会、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有望实现各种应用,包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无人机和移动设备,乃至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用大规模蓄电设备。氟化物穿梭蓄电池利用金属氟化物的可逆脱氟/氟化反应作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以氟化物(如F等氟化物质)作为电荷载流子。由于FSB活性物质的单位重量/体积的理论容量较高,同时化学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有望超越现有锂电池,发展出能量密度更高的创新储能电池(后锂离子电池),因此,FSB正备受关注。

采用氟作为电荷载流子的电池由来已久,但直到近年,国际学术期刊才首次报道了可在室温下充放电的电解液基FSB。此后,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电解液,并基于电解液和活性物质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电极反应机理,如“直接氟化/脱氟反应”和“溶解-析出反应”等。要构建具有良好可逆反应性的FSB,必须厘清各种反应机理中的电极/电解液界面如何进行反应。

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铋(Bi)和铅(Pb)作为直接反应模型和溶解-析出模型这两种不同反应模型的活性物质。将有机氟化铵盐溶解于离子液,获得氟化物离子传导性电解液。在该电解液中进行与FSB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相当的恒流氟化/脱氟反应,同时在溶液内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敲击模式(Tapping mode),对活性物质的表面变化进行原位观察(in situ EC-AFM)。

结果表明,在“直接反应”模型中,伴随氟化反应(Bi+3F→BiF3),活性物质Bi的表面发生了巨大的体积膨胀并形成了裂缝。类似变化在表面方向扩散,同时电解液还渗透入产生的间隙当中,导致垂直方向也发生了氟化反应;而在“溶解-析出反应”模型当中,Pb发生反应,溶解的铅离子(Pb→Pb2++2e)与氟化物离子反应(Pb2++2F→PbF2)后,在电极上任意位置形成金属氟化物晶核,并在该位置发生大的晶体生长(图1)。

图1 不同反应机理下的金属氟化物形成过程

(左图:直接氟化反应模型;右图:溶解-析出反应模型)

Bi和Pb(通过控制表面的PbF2的量而形成)分别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发生氟化/脱氟反应,将Bi和Pb分别作为正负极,与氟化物离子传导性电解液一同构建FSB,并根据实验数据考察了上述两种机理对于充放电反应可逆性的影响。基于“溶解-析出反应”模型机理,在电极上形成活性物质/电解液界面,从而构建可充放电的电解液基FSB,这样的案例以往十分罕见。本研究也证实,对于基于该机理的氟化/脱氟反应,很难针对反应位置和深度进行可逆性控制。

研究影响及未来计划

对于可在室温下工作的电解液基FSB,提升其正负两极的固/液界面的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将是一大课题。本研究结果明确显示了在设计活性物质/电解液界面时应以什么样的电极反应机理为目标,为设计活性物质结构、电解液成分和电极/电解液界面结构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升可逆性,有望为未来提升电解液基FSB的性能作出重大贡献。

翻译:王京徽

审校:李   涵

统稿:李淑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