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和五脏六腑的关系(三)

 天外来客142857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三、眼与脾和胃的关系
(麦粒肿和脾胃功蕴热有关系吗?)
(1)脾输精气,上贯于目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令人九窍不通。耳不聪目不明等。李东垣《兰室秘藏》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
说明眼依赖脾精气的供养。

(2)脾气上升,目窍通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清阳出上窍”。
脾主升清,能将精微物质升运于目,目得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视物清明。

(3)脾气统血,血养目窍
目得血而能视,而血液之所以运行于眼络之中不致外溢,有赖脾气的统摄。

(4)脾主肌肉,睑能开合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气以生养肌肉,胞脸肌肉受脾之精气营养,则轻劲有力,开合自如。

(5)眼与胃的关系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下传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脾胃脏腑相合,互为表里。两者常被合称为“后天之本”。李东垣《脾胃论》记载:“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并指出:“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浊阴出下窍”。脾胃为机体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浊阴从下窍而出,不致上犯清窍。

目得血而能视。无论是肝藏血,心主血,精血都来源于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所以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眼睛就不会得到足够的营养,就会影响视物辩色的功能。举例说明:如果小孩眼睛近视,除了纠正他们正确的坐姿,少看电视和手机之外,是不是也要关注孩子的饮食情况!如果孩子胃肠功能弱,吃的少,或吸收营养不足,也就是没有足够的气血滋养眼睛 ,视力也很难提升。
所以脾胃运化生成的气血,是眼睛视物辩色的基础。

另外如果脾胃功能下降,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很多眼疾的主要病因。
举例说明。
针眼:
如果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或小孩食量不节制 ,导致脾胃蕴热,就容易在眼睑生小疖肿,中医称为针眼,因其形似麦粒,西医称其为麦粒肿。所以如果一个人反复发生麦粒肿,一定要调整饮食结构,同时要调理脾胃。

上胞下垂(眼睑下垂):
胞睑属脾,称为“肉轮”。如果脾虚,中气不足,脾阳不升,睑肌无力就会导致眼睑下垂。
原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