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著名事件——李陵事件。这件事时过两千多年后,至今依然为世人所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李陵到底是英雄还是叛徒?他遭受的对待到底冤不冤?第二、汉武帝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太过分了? 其实一件事情,争议了几千年依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本身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是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对于“李陵事件”过于执着于某个说法其实意义不大,而是要从逻辑上去读懂它的前因后果,要将隐藏于其中的人性因素提炼出来,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李陵事件的来龙去脉李陵出身将门,他的爷爷便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父亲李当户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战将,两个叔叔李椒和李敢,则以敢于殴打大将军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的李敢更出名一些。 他们老李家虽然自带战斗基因,但是他们家的运气似乎总是要差一点点。他爷爷李广与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带出来了大小侯爷几十个,就是自己封不了侯,最后因迷路被追责而愤懑自杀。他爹李当户和叔叔李椒皆在李广自杀前就去世了,李当户还算留下了李陵这个遗腹子,李椒却连一儿半女都没来得及留下。最后便是承担着整个家族命运与希望的小叔叔李敢因父亲自杀一事对卫青有怨言,殴打了卫青,从而惹怒杀气极重的霍去病,被霍去病在甘泉宫狩猎时借机射杀。 很多人看起来人前风光,但背后往往过得比我们更辛酸。比如李陵,虽然身上自带将门之后的光环,但其实也算是命运多舛了。 李陵这个家族的战斗基因是相当强大的,他的先祖秦朝的李信敢在名将王翦面前锋芒毕露,王翦灭楚要60万人,他说自己只需要20万就行;他的爷爷李广堪称那个时代的李大侠,逢敌必战,还特别喜欢发挥个人英雄主义;他的叔叔李敢人如其名,不服就干,什么大将军、骠骑将军,该怼就怼、该揍就揍…… 我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他们老李家这种战斗气息太强的家族基因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李陵最后的命运悲剧了。 汉武帝一直都喜欢打匈奴,也喜欢不断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去打匈奴。李陵年轻的时候,便被汉武帝任命为侍中、建章监(卫青最开始担任的岗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培养之后,汉武帝发现李陵不光武艺高强,还和士兵们相处得很愉快,像极了他的爷爷李广,便开始有意把他往军事方面去培养了。 最开始汉武帝命令李陵统领800骑兵,打算好好磨练一下这个小伙子。记住,霍去病刚开始出道也只是统领了800骑兵。 后来,李陵这个人也还算争气,曾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并成功返回。 汉武帝便将其升为骑都尉,带领5000名丹阳楚人勇士驻扎酒泉、张掖等地,当起了独当一面的边防将领。 时间到了改变李陵命运的公元前99年,一直打不死的匈奴又卷土重来了,汉武帝早已在卫青、霍去病时期对匈奴打出自信了,认为这是匈奴在自寻死路,便安排自己的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并要求李陵为李广利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跟他爷爷李广是一个性格,认为自己一身本事,却要给别人打掩护、打配合、搞后勤,心里觉得挺膈应的。于是,便主动跟汉武帝提出:自己训练的那5000个兄弟个个身负绝学、武艺高强,正是为大汉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希望能自成一军,到兰干山南边去分散干扰匈奴的兵力,让我们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实在有点太浪费了。 久居上位的汉武帝对于李陵这种心态那是相当了解的,所以当即就对李陵说:“你这是不想当下属吧?但是,我已经发出这么多兵马了,再也没有多余的马匹拨给你了!” 被戳破心思的李陵马上接过话来,赶紧表态:“不需给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 汉武帝一看他把话说到这份上,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安排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策应李陵的部队。 但问题又来了,路博德也是一名老将,李陵不想打配合,他更不想。所以便给汉武帝上书说:“现在刚进秋季正值匈奴马肥之时,不可与之开战,臣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与他各率酒泉、张掖五千骑兵分别攻打东西浚稽山,必将获胜。” 汉武帝一看,很是生气,怎么最近的意见这么多?甚至还怀疑是李陵和路博德串通一气,于是下令李陵和路博德赶紧出兵,少罗嗦,并要他们将日常沟通的内容也一并上报。 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浚稽山扎营。并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禀报给朝廷,让汉武帝感觉很高兴。 结果,这支5000步兵小分队却运气不好地在浚稽山遭遇到了匈奴主力。李陵看到三万匈奴骑兵乌泱泱的一片,不光没有感觉很恐惧,反而有点兴奋。 好多年没在汉军身上占到便宜了的匈奴人一看李陵人少,兴冲冲地指挥大军直冲李陵军营。 有多大脸现多大眼,三万多匈奴骑兵被5000汉军步兵杀得大败,死伤几千人之后,逃到山上。 心有不甘的匈奴单于再次到左贤王、右贤王部搬来救兵,共计八万多人,再次向李陵发起攻击。汉军战士虽然骁勇无比,但终究寡不敌众,李陵只好率众且战且退,后被围困在一个山谷之中。 在整顿军纪之后,李陵率军再次斩杀匈奴几千人,然后向东南方突围,沿着故龙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泽芦苇挡住。 匈奴人甚至采用了火攻,但被李陵采用空地隔离的方法破解了。恼羞成怒的匈奴人再次派出大军对李陵进行围剿。 这时,李陵军的处境虽然险恶,但是死战不退,战斗打了一整天,再次斩杀了匈奴兵二千余人。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一度让匈奴大单于有点怀疑人生了。打又打不死他们,不打他们又不行,8万骑兵对战5千步兵尚不能碾压他们,这以后如何统兵呢?草原勇士的信心如何塑造呢?但是,他们边打边往南边退,离边塞越近了,万一他们就是诱敌之军,和主力部队接上头了怎么办?匈奴人准备撤退了。 可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出去投降了匈奴,并把李陵军中已粮尽弹绝以及排兵布阵的情况对匈奴大单于和盘托出。 匈奴大单于一听李陵其实就是强弩之末了,赶紧下令加大进攻力度,并根据管敢的情报阻断了李陵的退路。 又是一番血战,李陵军队虽然杀敌无数,但终究独木难支,有生力量消耗殆尽。李陵甚至打算亲自出马实施斩首行动——刺杀匈奴大单于,但是被部下所劝阻。 最后,抱着战死沙场之决心的李陵召集部下进行全面突围,但部下在战乱之中被冲散,而李陵一行被数千敌军盯上了,无处遁形。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了,李陵心如刀割,最后在副将韩延年战死之后,无奈投降了匈奴。 李陵当时兵败之处,其实离最近的边塞驻军只要100多里路,李陵军队最终逃出生天的只有四百来人,这些人把战况传到了边塞,并上报给了朝廷。汉武帝起初以为李陵为国捐躯了,还打算好好抚恤一下李陵的家人,但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立马勃然大怒。 结果,朝堂之上,纷纷一片口诛笔伐,李陵置于风口之上了!唯有太史公司马迁仗义执言,说李陵是力尽而降,并把风口引向了不作为的李广利。 从来不喜欢听解释的汉武帝闻言好比火上浇油,于是下令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 过了很久以后,汉武帝才渐渐想明白,李陵有可能是因为孤立无援而迫不得已地投降。所以,又积极地释放了友好的信号,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 一年后,逐渐释怀的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去接李陵回来。结果没有接回人的公孙敖为了交差,便对汉武帝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以对付汉军,自己根本接不到人。 听说李陵彻底吃里扒外,汉武帝怒不可遏,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 此事过后,就连李陵家乡的人都以李陵背叛祖国而深感耻辱。 而听闻家人全部被诛的李陵表示,再也回不去了,最终老死在匈奴。 上述便是“李陵事件”的整体经过,这其中其实有很多遭人歪曲或者逻辑荒唐的地方,这也是此事遭受千古争议的根本原因。 李陵事件的逻辑梳理“李陵事件”其实放到职场之中,就是一桩人性碰撞而产生的黑案。这其中有汉武帝偏信和冷酷的原因,也有群臣排挤和狡诈的原因,也有李陵自身性格的原因。 为了帮助大家彻底理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从头到尾来进行一下逻辑分析。 李陵确实很像他的爷爷,个人的能力是有,战术水平也有,但是读懂职场规则和战略格局确实差了点。他爷爷李广最后愤懑自杀,他流落他乡,有家不能回,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过于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喜欢放纵式管理、不注重细节……这些都是他身上肉眼可见的毛病。 汉武帝其实还是比较器重他的,不然不会在他年纪轻轻的时候便委以重任的。但是,有时候领导的器重也会成为一个人的欲望放大器,总觉得领导既然这么器重我,那说明我就一定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人,只要能跳上更广阔的舞台,我一定可以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就让李陵感觉自己的高光时刻要来了。所以他对于汉武帝安排他给李广利当运输队长,感觉特别难以接受,自己是“李大侠”的孙子,怎么能给一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贰师将军当后勤队长呢?这不是恶心我吗? 所以,李陵主动向汉武帝请命,要自领一军,独挡一面。先不说李陵有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但李陵这么做,其实是职场大忌。首先,你这是不服从大领导的安排;其次,你这是公开和小领导搞决裂。 汉武帝其实早就读懂了这个年轻小伙的心思,但架不住是真的喜欢这个敢打敢拼的小伙子,所以在挑明种种困难之后,终究还是答应了李陵的请求。 而李陵为了争取证明自己的机会,全然不顾敌情和敌我优劣势,一副只要能让自己嗨一把怎么滴都行的样子。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你真的以为自己是战神,率领5000步兵就敢深入匈奴腹地去面对种种不可预料的骑兵冲击?军中无戏言,你对汉武帝的种种承诺要不要兑现?你对胜负结果要不要负责?你对手下那帮“武林高手”的安危有没有慎重考虑? 作为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带头人,你永远不能指望自己犯下大错之后,等着别人来原谅你、理解你、同情人。真正成熟的人是慎重地去分析风险、应对未知。 再说,人活一世,永远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复杂的大环境之下的。你对汉武帝信心满满地承诺了,有没有想过后果?你公开脱离李广利的领导,有没有想过李广利的感受?你谁都不服,只服你自己的举动,会不会导致其他同事也不服你? 事实上,李广利和路博德就都对李陵不太友好吧?没人愿意配合你、支持你,这就基本上注定你李陵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你5000步兵只能祈求运气好,遇到小股匈奴兵,然后取得小胜;若运气不好,遇上大股敌人,在没有友军配合和支援的情况下,注定只能是一场大败。 胜是小胜,败是大败,你又何必非要出这个风头呢?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李陵的悲惨结局有一大半是因为自己人挖坑造成的。路博德不配合、李广利不支援、手下人叛逃出卖、朝中大臣落井下石,典型的墙倒众人推。 世人也因此事对汉武帝非议较多,但是,我们再来回看汉武帝的种种处理,虽然不那么充满人情味,但其实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告诉你没有马,你说步兵就行;担心你势单力薄,安排路博德策应你,结果路博德和你一个性格,不愿意给人打下手;本以为你为国捐躯了,结果你还活着;派人去接你回家,却被告知你在帮敌人练兵……在一连串失望的打击下,汉武帝的过激反应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顺便说一下,汉武帝诛杀李陵族人其实是有法律依据的,当时的汉律对于叛国投敌之人确实是腰斩本人、诛杀族人。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汉武帝并没有在李陵投降之后就立马对李陵的家人动手,而是时隔一年,公孙敖再火上浇油一次才愤怒地杀了李陵一家人的。这一点说明什么呢?说明汉武帝一直希望李陵能够自证清白,也就是说汉武帝其实对李陵还是有所期待的。 当然,这里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环节,那就是汉武帝为什么不听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首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对于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过于客观地描述他们老刘家的一些事情,早就心生不满;其次如果顺应司马迁的辩护,那么事情的责任可能会倾向于自己的小舅子李广利,而当时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正是他的心头肉,李家人也是他准备来对抗卫家人的武器。最后,司马迁的种种解释终究只是推测,人都已经“投降”匈奴了,你无凭无据说他只是假意投降,怎么让人信服呢? 回到李陵身上来,这确实是一个悲情人物,跟他爷爷李广如出一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陵最开始确实是假意投降,帮匈奴练兵的也确实是另有其人,是一个叫李绪的降将,李陵后来还为大汉把这个可耻的叛徒除掉了。但是,这些事情终究已经为时已晚了。 大错已铸,遥远的故乡终究是李陵回不去的故乡了。即便你曾以5000步兵血拼8万骑兵,并歼敌数万,你或许问心无愧,但是在不同时空下和种种人性倾轧下,你将你的家人送上了一条不归路。再回大汉,李陵又该如何自处呢? 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他乡亦是故乡,所以李陵后面面对汉使的种种回国的邀请,感叹道:“我已是匈奴人了!”既是无奈,亦是心酸。 对于有些朋友指责李陵后来娶匈奴单于之女,劝说苏武投降等等,其实也是对李陵有点责备求全了。当一个人被自己的故乡和族人抛弃之后,他又能怎么样呢?不活了? 我们讲大义、讲原则其实都是好事,但归根到底要去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合理性。李陵确实没有对不起大汉,汉武帝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对得起李陵,只是这中间出现了种种人性的制约,导致汉武帝和李陵之间出现了难以解开的死结,将事情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关于李陵的现实思考李陵在历史上的人气很高,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李陵确实能力出众、命运悲惨,世人对于这种人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赋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二是因为太史公遭受牵连,而太史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使得李陵的影响随之放大。 世人在解读李陵事件的时候,往往把焦点集中在“李陵冤不冤”这个点上,李陵确实是被冤枉的。但是,这对我们的现实借鉴意义并不大,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千年前的是是非非又真的能有多大意义呢?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要从李陵事件中去整理出一些能切合我们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经验和智慧。 其实像李陵这样的人,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是广泛存在的。有能力、有想法、有胆气,但是最终的结局往往不大好,何以如此? 我们从根源上来仔细梳理一下,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的核心导向都应该是与环境达成和谐统一。这种环境包括周围的人、物、事等等,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找到一种与之匹配的状态和方式。 李陵显然只是一直呆在自己的习惯和情绪之中的人,这种人一旦进入某种困境之中,就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孤立,容易被某些人性的黑暗面所吞噬。 我们每个人都想像李陵那样建功立业,到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去证明自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也更要尊重人性以及行事的客观规律。 我们去找领导要任务、要机会,千万不要学李陵那样急躁冲动,好像只要领导给你任务和机会,你就能帮领导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一样。 领导在布置任务和安排机会的时候,虽然会牵扯到一些个人情绪,但他最核心的目的还是要看事情的最终结果的。所以,千万不要在条件不具备或者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机会而随意给领导打包票。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分析一下形势、掂量一下后果。李陵为了证明自己,不顾一切地要率5000步兵深入敌区腹心,这其实是很不成熟的表现。打,不一定打得赢;跑,是绝对难得跑得掉的。要是事情搞砸了,你怎么交差?未谋胜,先谋不败,这才是一个为将者的首选之道。 就算李陵对自己训练出来的5000精锐之师相当有信心(事实证明,这5000人也确实能打),但是你在行事的时候,也要考虑人性和环境的制约呀! 你公开和小领导李广利决裂,要自立门户,李广利心里能舒服吗?你既然可以不服从安排去找领导要机会,那么别的人会不会仿效呢?路博德不就是有样学样了吗?你真的觉得自己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就能畅通无阻吗? 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证明李陵这个人和他爷爷李广是惊人类似的,都是不善于细节管理和情绪管理的。 比如他那5000部下,主要成分就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游侠,这种人虽然干仗的时候好使,但是军纪作风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你得平时就打造一种良好的团队文化去消除这种隐患,结果李陵在与匈奴第二次正面交战前夕就发现军中藏有女人,严重影响士气。 又比如管敢的叛变也说明了问题,大敌当前,居然还出现这种内部欺凌的事情,出现了这种事情还居然让管敢成功逃脱,管敢逃走之后还没有危机应对的意识和措施,这都是一个带队伍的人严重的缺失呀! 李陵兵败,其实距离边塞并不远,他们坚持的时间也足够长,友军其实有足够的条件来支援他们,可是偏偏就没有一兵一卒对他们施以援手。此后在朝堂之上,众人皆对李陵落井下石;包括后面公孙敖为了摘清自己,便谎报李陵帮匈奴人练兵。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丑陋,但是这就是人性现实,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仔细想一想,公孙敖当初为什么可以带着一帮兄弟去救卫青?那可是得罪如日中天的刘嫖的事情呀!为什么又要平白无故地陷害你李陵?这可是迟早会穿帮的谎言呀! 现实生活之中,很多像李陵这样的人,因为过于急切地想证明自己,而不去识别环境、融入环境,最后把自己逼入了孤家寡人的困境,这其实是一种见识上的缺陷和人性上的偏执。 人,永远要记住,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我们要成事,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调动和组织周围有利资源的能力。咱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而不惜得罪周围所有人,有些人看似与你的事业不相干,但是有时候却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顺风顺水的时候,那些“不相干”的人自然会安静地站在旁边看你风光;但是,当你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些感觉曾经遭受过你侮辱的人一定会随波逐流地往你身上泼脏水。 这些人性有时候虽然很残酷,但却就是这么回事。我们不做小人,但不能不防小人! 李陵确实可惜、可悲而且可敬,但是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人性的制约下慢慢被逼成了一个可怜人? 求而不得,反求诸己,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遂愿的事情时,多从自身去反思,大抵会是一件好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