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学习,如何记笔记效率最高?教你简单好用的三分笔记法

 愚然楼 2022-10-21 发布于湖南

说到笔记,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做笔记了,主要是学习笔记。当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笔记依然没有离开。开会时,要记笔记;与客户沟通,要记笔记;参加培训,同样要记笔记。无论是校园还是职场,笔记可谓是最忠诚的伙伴了,一直陪着我们学习和奋斗。

从小学到现在,已经记了十多年的笔记了,你是否想过,自己真的会记笔记吗?

图片

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英语非常差。初三时,已经差到快个位数了。面对中考的压力,我跑去问老师,要怎么学习英语才能提高成绩。老师和我说,你要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多多的复习。从那之后,我开始疯狂的记笔记。老师讲的我记、书上写的我记,就连图书角的课外读物,我都没有放过。终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复读了。

好不容易毕业,进入了职场。心想终于不用学习,不用记笔记了。那个时候,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

记得有一次,需要用到房屋年限,这个答案在采访客户的时,已经记在了笔记上。结果,为了这一个信息,笔记本都快被我翻烂了,才在犄角旮旯里找到它。

以往记笔记的方式,要么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想记哪里记哪里。这个记一下、那个也记一下;要么,完全照抄板书和原话,想着先抄下来再说,以后再慢慢整理;最终,笔记上的字龙飞凤舞,有的话只记了半截,版面也非常的乱。不认识的字、看不懂的话、充斥着大量的篇幅,找很久才能找到想要的内容,而且往往有用的只有几句话而已。

之所以这样做笔记,是怕自己以后忘记了。可是,做笔不是为了避免遗忘。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达成我们想要的目的。

如果一直这样,记再多笔记都是无法提升成绩和工作效率。甚至,还可能会阻碍发展。因为,一直找不到会让我们变的很焦虑,同时,也浪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为了遗忘而记笔记,不是会记笔记,而是在做记笔记这件事。会记笔记是指,知道为什么记、记什么,怎么记。也就是有一个科学的记笔记的方法。

那怎样记笔记才是科学的,才是高效的呢?答案就是“黄金三分笔记法”,用这个方法做的笔记能够让我们找得到、看得懂、会使用。因为它即包含了学到的内容,还体现了我们的思维过程。

这个方法出自《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是作者通过总结很多学霸以及知名顾问公司的笔记得出的。

简单来说就是将笔记本从左到右分成三栏。然后按照客观事实、主观发现、归纳总结来记笔记。

图片

第一栏:客观事实

这一栏写听到或看到的内容。比如老师板书上的内容、老板PPT上的内容,以及他们口述的内容,等等。

这部分虽然看上去和以前记笔记的方式一样,但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以往做笔记是着感觉一边听一边记。但这里要求,在记录老师或老板传达的信息时,先问下自己,这个内容我需要记吗?和我有关吗?如果没关系,听听就好,不用记录。

如果有关系,也不能完全摘抄,更不能边听边记。要先把这个小内容听完,再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用自己的话把重点写下来。这样可以保证接收到信息是已经搞懂的。

那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听到,有疑问怎么办?这个问题在第二栏中处理。

第二栏:主观发现

这里记录我们的理解、启发和疑问。人类的大脑是性能最高的处理器。当我们接收到一些内容的时候,它会随时迸发出一些灵感来。包括对内容的理解、启发和疑问。这些内容是我们关联新旧知识,深入思考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瞬间。在这个内容有所收获的话。就像武侠小说中,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将有一个质的提升。所以,这一栏也是三分法中最核心的部分。

第三栏:归纳总结

为什么要做归纳总结呢?因为我们最终要的是一个今后可以使用的成果。就像种菜一样,春天把种子埋在土里,夏天要照顾它,秋天收获果实。

在归纳总结时,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只归纳出3点成果,另一个要规划出一个应用成果的行动。

3点成果是为了把重点突出出来,同时方便记忆。而规划行动的目的是用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来创造出价值。

图片

其实三分法中的三个内容对应的正是学习当中的输入、思考、输出。

输入。是指我们从外界接收信息和知识。对应的是三分法中的客观事实。

思考。是把接收到信息和知识,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同时调动大脑中过往的知识与之关联,形成知识网络。对应的是三分法中的主观发现。

最后,输出。是把消化吸收的内容,用写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输出来。对应的正是三分法中的归纳结论。

所以,黄金三分笔记法是符合学习规律的。而且用这样方式做笔记,就不再是把简单的把笔记本作为摘抄信息的本子,而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学习过程。

那为什么要划分为3个部分呢?

通常我们记笔记的方式,就是把听到的和看到的,一行一行的记下来。是一种线性的记录方式。这样的记录方式有两个缺点:

第一个:会记录很多无用的信息,而且所有的内容都连在了一起,笔记会变得很臃肿,用的时候,要么看不懂,要么找不到。

第二个:版面不清晰,逻辑不清楚。所有的内容排在一起,内容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无法使用。

如果分成3个部分,就可以把不同的内容区分开来,就像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不同的抽屉一样,找到这个抽屉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另外3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很多故事都和3有关,比如三顾茅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这里3代表的是一个边界和程度。比如3顾茅庐,来3次体现了刘备的诚意,3次出山体现了诸葛亮知道再不出就过分了。所以,分3块去记笔记,可以让我们学到的东西有一定的深度,同时也不至于太繁琐,是一个边界。

最后总结一下:三分法就是将笔记本分为三栏。从左到右。第一栏:客观事实;第二栏:主观发现;第三栏:归纳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