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灵胎生平简介。

 北京润雨 2022-10-22 发布于辽宁


徐灵胎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治医50余年,胸有实学,经验丰富,长于思辨,勤于笔耕,一生颇多建树,在中医史上是一位有影响的理论家、**家和临床家。
系统整理徐氏医学著作,并梗概介绍其生平经历、治学过程和学术建树,对于读者了解其医学学术思想水平及在中医史上的地位,或有裨益。
一、生平梗概
徐灵胎(1693~1771),清雍乾间著名医学大家。原名大椿,灵胎为字,二十岁县庠入泮,“至是更名大业。”(《征士洄溪府君自序》)后因手足连病,待医制药,转治医,乃弃举子业,故其间所著医书不用大业名,仍署名大椿(见雍正五年的《难经经释》至乾隆二十四年的《伤寒类
方》等五部著作自序款识)。乾隆二十五年钦召称字,遂以字灵胎作名(见乾隆二十九年和三十二年所著《兰台轨范》和《慎疾刍言》自序款识)。此后隐居吴山洄溪画眉泉著书立说,故晚号洄溪老人。灵胎著注医书十余部,理论造诣精深,临证不同凡响,甚为当时和后世医林所称重。先生纯粹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灵胎称号,名符其实,古今杏林,当属凤毛麟角。追溯灵胎生平,或可窥先生成才之一迹,以为后学模范。
灵胎于乾隆三十六年夏日,曾自记生平,约半年后逝世,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生平资料。灵胎逝后,其子徐鼎和略缀数行,简记灵胎终丧行迹,以《征士洄溪府君自序》为名刊刻。其自叙生平的意义在于“倘他时好余之人,或为作状,或为立传,捃摭及之,即不至大失
实,亦徒以滋愧耳。故追述生平而自记之,如此以当年谱。”现以《自序》为主线,参会后人考据,叙述灵胎生平如下。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夏历五月十五日生于江苏吴江下塘毓瑞堂。父养浩,号尊村,考授州司马,不就选,老于家,精水利,曾聘修《吴中水利志》。母丁氏。祖父轨,字电发,号虹亭,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检讨,纂修明史。未几罢官归田,杜门著书,工词善
画,为清初著名辞章家。是时祖父予之名大椿,字灵胎。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7岁。入塾学,日诵数行,犹复善忘。然志气颇异,虽未有所识,似乎不屑随人作生活计。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14岁。学时文,在同学中稍优。询师得训,遂转研经学,以求终身不可尽之业。始推究《易》理,丙夜默坐潜阅。旁及诸子百家,于《道德经》独有会心,遂详加注释。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18岁。始讲求水利。遵父命,翻阅水利诸书,录其要领,留意东南利害。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20岁。从师于周意庭(周之师为朱声始,朱之师为刘念台),功课益进。同年县庠入泮,补诸生,更名大业。质本柔弱而性颇动,始习武艺。是岁四至九月,历时半载,夜坐广庭,对天星图观星,考其经度行次,天星周尽识之。
康熙五十二年甲午(1714),22岁。习武二年,可举三百斤巨石,身亦便捷,更参悟习练散打母子枪棍技击之法。
雍正二年甲辰(1724),32岁。书呈县尹,纠错开浚塘河(运河)设计,改深浚为浅掘,改塘岸取土为远岸取土,工省三成,塘以保全。游都门,得会翰林出身之副使陈洪,号圣泉,学问气节推重一时,二人结交心知。
雍正五年丁未(1727),35岁。著刻《难经经释》。)是书二卷,以《经》释《难》,源流互证,间有发明,为灵胎治学门径,读经始于《易》,百子始于老。从源头从难处着手,认真注释,细心揣摩,正本清源,学必有成。

期间,从14岁开始详加注释的《道德经》。积一十余年方脱稿。

雍正六年戊申(1728),36岁。条陈开浚塘河宜阔不宜深,塘河之土宜留不宜去,粮艘中行,旁不碍商船往来为率,方可费省而利多。
尘雍正八年庚戌(1730),38岁。大修塘工。督理办员欲尽行填塞塘上泄水涵洞,此四府咽喉,灵胎具呈江尹陈公、震尹邓公,力阻而事得寝。

雍正十年壬子(1732),40岁。昆山大疫,汪翁天成亦染此症,灵胎往治之。归后,叶生为记此事。为尤在泾《金匮心典》作序。
乾隆元年丙辰(1736),44岁。著刻《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书一卷。“择耳目所习见不疑,而理有可测者,共得百种,为之探本溯源,发其所以然之义,使古圣立方治病之心灼然可见。”(《序》)从本草源头开始,方能知药性之真。以药物的形、色、质、气、味等为突破口,多侧面地剖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功效,充分体现了灵胎独树一帜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善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源头为灵胎治学之根本,成就之根本。
乾隆二年丁已(1737),45岁。为明水利学家沈江村的《吴江水考》重刊作序。
乾隆四年己未(1739),47岁。为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作序,表达了自己治学的体会:“惟多读古人之书,斯能善用古人之书,不误于用意,亦不泥于用意。”
乾隆六年辛酉(1741),49岁。著刻《医贯砭》二卷。《医贯》为明·赵养葵所作,发明薛己之说,力执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二方治诸百病。灵胎以为其害无穷,荒谬不经,力为辨砭,以正医林。
乾隆七年壬戌(1742),50岁。母丁氏目疾,视物不清,无以为娱。聘招老优曲童以博母欢。灵胎亲试四呼五音唱法,老优法以授童,音高节明,迥非凡响。并“广道情之体,凡劝戒、游览、庆吊、赠别,无所不备,付之管弦,遂成一家之体。方《乐府传声》之初脱稿也”。“意欲
广汉魏以来乐府诸体,尽谱之以传既绝之声,惜未果也。”(《自序》)
乾隆九年甲子(1744),52岁。参与编修震、吴两县县志,主疆域勘定。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54岁。《震泽县志》修成。灵胎分修界域、形胜、山水、塘路、桥梁、治水、修塘,共八类九篇,并绘制县图。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8),55岁。《吴江县志》修成。灵胎分修界域、形胜、山水、塘路、桥梁、治水、修塘、声歌,共九类十篇,并绘制县图。勘编之时,“遍履其地,细察要害之处,必真确而后下笔。”灵胎所修部分,府志照录不改,亦为定论。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65岁。著刻《医学源流论》,亦作《医论》。是书为灵胎的主要医学论文集,充分反映了灵胎先生的医学理论建树和学术思想,集中了毕生治医的心得体会,立言通达平正,虽无惊心动魄之语,但所论多切中时弊,于微细疑难屡有争议之处辨析尤为得力,显现了著者学博而通的深厚功底和丰富老到的临床经验,为灵胎之力作,深为后世
称道。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67岁。著刻《伤寒类方》,亦作《伤寒论类方》。是书编撰七年,五易其稿,方无遗憾。集以方类证、方统条文之大成,为后世治伤寒的又一门径,向为研究《伤寒论》者所重视。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68岁。乾隆皇帝访名医,大司寇文恭公秦蕙田首荐灵胎。九月,大学士文恪公蒋溥病,乾隆帝谕召灵胎诊治,其适以病,辞。“后以钦召称字,遂以字名”,此后序书署名均作灵胎。此年《阴符经注》撰成,与三十年前完稿之《道德经注》合成一书刊
刻。
乾隆二十六年辛已(1761),69岁。病体稍痊,奉上特旨赴京,与太医同治蒋公病。乾隆皇帝称其“学问既优,人又诚实”,欲其留京效力,灵胎以年老多病辞归。著《恩纪略》。“自此筑室吴山之画眉泉,为静养之地,不复远行矣。”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70岁。江浙大水。协理浙江巡抚庄滋圃设计引湖入江工程,呈报乾隆皇帝御准后,与庄巡抚仔细筹划,帑银垫费,“民不知役而功已竣。”著《水利策稿》。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72岁。著刻《兰台轨范》八卷。鉴于“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每病以《内》《难》《伤寒》《金匮》为源,下沿《病源》《千金》《外台》支脉,考效近宋之方,前后井然罗列,履迹以为轨范。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75岁。著刻《慎疾刍言》一卷,亦称《医砭》。主要针砭医界时弊,如病症不辨,笼统阴阳虚实;治法单一,一方通治既已;滥用温补,不怕病死,只怕虚死。强调辨病精细、立法严谨、用方中肯。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79岁。夏日作《自序》,载记徐门八世祖谱,迁徙本末,自己一世作为经历,言辞凿凿,惟恐后人擅纂失实滋愧。十月二十五日奉诏,力疾登程人京。腊月初一抵都,越三日,从容议论阴阳生死出入之理,自作墓前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至夜谈笑而逝。乾隆皇帝赏白金一百两,授儒林郎,谕其子徐曦护丧以归。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春,徐曦扶榇旋里,葬灵胎于越来溪之牒字圩新阡。
徐曦就灵胎《自序》所未竞者,附缀数行:“伏念府君(灵胎)以诸生名达九重,两膺征召,生前知遇,身后荣崇,遭逢盛世,千载一时”,以感恩皇封。勒刻《征士洄溪府君自序》,以志不朽。
清·袁枚所作《徐灵胎先生传》曾欲概括灵胎一生所学:“先生有异秉,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赢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于医。”(《小仓山房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灵胎的多才多艺,但还没有完全展现其治学成功的全貌。下面以其生平梗概为线索,力图深入探讨灵胎治学之路,从中或可对中医体系构成特点、发展动力以及人才培育方法有所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