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知青岁月:想起当年给大伙送柿子的陕北姑娘,心里就觉得遗憾

 故事汇计划 2022-10-22 发布于湖北

鹿兆海68年毕业于西安煤炭学院,后来就分到了西安矿务局做了一名科员,因为鹿兆海性格耿直,在工作三年后因为得罪了自己顶头上司赵如海,就被下放到平原县姚店公社三里村进行劳动改造,1972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鹿兆海来到了平原县,因为这一天是鹿兆海的生日,所以他记得非常清楚。

还剩几天就要过年了,各个生产大队忙着宰猪过大年,因为鹿兆海的身份比较特殊,并没有按照插队知青的待遇对待,在公社大院给鹿兆海单独安排了一间屋子居住,当时在整个姚店公社一共有50多名插队知青,他们被安排到了各个生产大队,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鹿兆海虽然没有安排去生产大队,但是他每天依然要参加劳动。

因为要过年了大队公社大院,只留下了鹿兆海一个人,公社刘主任见鹿兆海一个人就邀请去他家过大年,在刘主任盛情邀请之下,鹿兆海也不好意思拒绝,去刘主任家的时候,还特意拿了一份茶叶作为礼物,刘主任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人住着四间土坯房子,刘主任一家人都非常热情好客,这还是鹿兆海第一次在别人家里过年。

过完年后鹿兆海主动申请去了生产二队,生产二队队长李明忠是地地道道陕北人,个子瘦小,但是两眼却炯炯有神,在二队还有5名知青,鹿兆海就和他们住在一起,鹿兆海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鹿兆海和知青一起参加劳动,他们吃饭都是由社员李文娟负责,李文娟父亲就是二队队长李明忠,李文娟性格开朗活泼,和知青关系比较好,因为鹿兆海刚来和李文娟并不熟悉,所以两个人并没有多少交际,到了后来两个人才慢慢熟悉了,对李文娟鹿,兆海觉得她和其他农村女孩子不一样,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农村的就和知青们有所疏远,相反和他们还是好朋友。

李文娟比鹿兆海小两岁,其他知青都叫李文娟为“李姐姐”,鹿兆海更喜欢叫李文娟的外号“柿子西施”,不仅因为她长得漂亮,更是因为她家有一棵百年历史的柿子树,每年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李文娟就会给知青送来几筐柿子,李文娟家的这棵柿子树,据说是李文娟太姥爷亲手种的,李文娟会把剩下的柿子做成柿子饼,鹿兆海特别喜欢吃李文娟做的柿子饼,而且他还专门跟着李文娟学习了如何制作柿子饼。

1973年鹿兆海被调到了平原县邱家湾煤矿做了技术员,邱家湾煤矿距离三里村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临走时鹿兆海请大家伙吃了一顿玩,鹿兆海自己掏钱买了一些吃的,李文娟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饭,鹿兆海和大家伙两年的相处非常融洽,尤其是认识了李文娟,虽然鹿兆海是后面来的,但是和李文娟关系最好,大家都看得出来鹿兆海喜欢李文娟,而李文娟也喜欢鹿兆海,只是他们两个没有捅破这张窗户纸。

在吃饭的时候大家让鹿兆海和李文娟做在一起,一个劲地夸,鹿兆海和李文娟两个是天生的一对,两个人有夫妻相,李文娟被说得不好意思低着头,鹿兆海有点伤心的多喝了几杯,鹿兆海心里明白大家的意思,只是他有自己的考虑,李文娟确实是一个好姑娘,但是他们注定有缘无分,鹿兆海知道自己不会一直待在三原县,所以这顿饭吃得更像是诀别饭。

鹿兆海在邱家湾煤矿呆了一年时间就回到了城里,在此期间鹿兆海给李文娟写过几封信,李文娟去邱家湾煤矿看过鹿兆海一次,给他送了自己亲手做的柿子饼,直到鹿兆海离开两个人也没有相互表白,这也是鹿兆海和李文娟最后一次见面。

1974年12月,鹿兆海回到了原来的单位上班,后来鹿兆海又被调到西安国土资源局工作,1978年鹿兆海和一位当地的城里姑娘徐晓娟结婚了,婚后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可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因为感情不合离婚了,儿子鹿海涛跟着父亲鹿兆海生活,后来鹿兆海和王爱萍重新组建了家庭,王爱萍比鹿兆海小8岁,是一名大学生,两个人感情一直非常好,王爱萍还给鹿兆海生了一个女儿,2005年出国留学后就留在了国外。

现在鹿兆海和老伴王爱萍都已经退休了 ,每当想起自己在陕北的经历,他总会想起给他送柿子的“柿子西施”李文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