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殇墓园,对中国远征军永恒的纪念

 新用户1969IWgc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以前对滇西抗战历史知之甚少,对远征军的了解似乎也是后来从媒体介绍陈纳德、陈香梅开始的。去过南岳忠烈祠之后听儿子说腾冲有一个国殇墓园,是国内最大的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这次有机会到腾冲在一个晴朗凉爽的上午我去了一次国殇墓园,瞻仰了抗日阵亡将士的英灵。

    去国殇墓园可以了解到两段历史,一段是关于1942年缅甸沦陷后日军攻占怒江以西地区后腾冲沦陷,当地人民坚持了859天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历史;另一段也是国殇墓园主线条记录的,是1944年为扭转国内战场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打通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127天收复腾冲的光荣历史。

    在收复腾冲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接参与腾冲战役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作出了惨重的牺牲,共阵亡将士9168名,盟军官兵19名。此役共歼灭敌军六千余名,是国军在正面战场上全歼入侵敌军的辉煌战例。

    腾冲光复后,经当时的民国政府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提议,政府拨款,各界人士支持,组成公墓建设委员会开始筹建,并于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八周年纪念日时落成 。从此之后,国殇墓园一直是腾冲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缅怀先烈的圣地。      

 国殇墓园大门。石刻匾额上“国殇墓园”几个大字由李根源先生题写。大门两侧是龙虎风云圆形图案。

 甬道。

 甬道两侧的绿地和园林里矗立着抗日英雄和当地民众英勇斗争中可歌可泣事迹的雕塑。这尊塑像是李根源老先生。他曾任国民政府代理总理,抗战时期是云贵监察使并亲赴抗日第一线。他发表的《告滇西父老书》激励滇西军民奋起抗日。

 张问德,腾冲沦陷后腾冲县政府县长。1942年日军进攻滇西时当时的县长和驻军都弃城逃跑了。62岁的张问德临危受命积极配合游击抗日,被腾冲老百姓称为抗日县长。

 史迪威将军(左),美国陆军上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蒋介石参谋长。陈纳德将军(右),少将衔司令官,1941年应国民政府邀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1942年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1943年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负责中缅印战区对日空战。

 自左上至右下分别为修筑滇缅公路、母子修筑滇缅路、营救盟军飞虎队、宁死不当亡国奴。

 绿树簇拥着的是忠烈祠。

 两侧是1996年盖的展厅,展出的文物展示了腾冲战役的全貌。

 忠烈祠台基正面是国殇墓园落成是蒋介石电题李根源书写的“碧血千秋”石匾。

 [10]忠烈祠,檐下悬挂“河岳英灵”匾额。河岳英灵四个字是蒋介石题写。

 [11]忠烈祠祠堂中央挂着孙中山画像,两边是“总理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像左右挂着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前面还摆放着花篮,其中就包括我们所住的酒店里正在举办的重走远征路国际越野挑战赛和赛项主办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花篮。

            [12]腾冲抗战时期重要碑文,自左上至右下分别为: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书、张问德的答田岛书、二十集团军总司令撰写的腾冲忠烈祠碑和腾冲国殇墓园落成祭文。

            [13]蒋介石为国殇墓园签署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

 [14]忠烈祠东侧的十九位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15]忠烈祠的南面就是被称为小团坡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小团坡前是一座半圆形月台,台正中有于右任题写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更显浩然正气,感觉把我们带入庄严肃穆的氛围当中。

 [16]月台左侧是第二十集团军阵亡的二十位将校军官的墓碑。

 [17]月台右侧是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这是国殇墓园落成时立的,记载的是夏伯尔等十四位盟军将士,漏记了五名阵亡将士的名字。2004年一批云南学者和史迪威将军的外孙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多方的帮助下另五名阵亡将士的身份最终得到确认。忠烈祠东侧那座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就记载了十九名烈士。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还为此特意给宝山市市长写了感谢信。

 [18]寸性奇将军墓。寸性奇将军是腾冲人,牺牲时是国军少校师长。

 [19]小团坡一共安葬了九千多名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的遗骸,其中能对上名字找到遗骸的3346位战士都树立了墓碑并刻上军衔和名字。依山坡自下而上军衔逐步升高。山坡的左侧是第二十集团军第五十三军的墓地,右侧是的五十四军的墓地。

 [20]上等兵许忠恒之墓。墓碑前还有前来瞻仰的游客插的鲜花。

 [21]下士副班长欧成生。

 烈士的墓碑整齐地排列。

 [23]占满了整个小团坡。

 [24]游客沿着中间的石阶缓步上行。

 [25]小团坡的顶部是一个圆形平台,正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十米的纪念塔。

            [26]我们到上面时正看到一位瞻仰者在献花后肃立默哀。

 [27]塔身的东、西、南三面刻着“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二十个大字。纪念塔基座正面的民族英雄四个大字是李根源题写。其他三面记录着腾冲会战概要。

 [28]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逐步把一些零散安葬的烈士墓集中安葬到国殇墓园里来。

 [29]2011年,我国首次从缅甸密支那、西保等地把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遗骸移葬回国殇墓园,为此在国殇墓园的西部建立了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碑前是一个小型的纪念广场。广场地面是二战中中缅印战区的示意图,上面标示出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重要的抗战物质运输通道。纪念广场中央书写了“华岳英灵”四个大字。

 [30]纪念碑后面是阵亡将士墓区,安葬了移葬回来的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还有一些远征军其他军团的烈士公墓墓碑恢复矗立在这里。

 [31]纪念广场前的远征军卫兵塑像。

 [32]国殇墓园出口处是一面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远征军阵亡将士名录。整个名录墙被瞻仰者送的鲜花簇拥着,这里也成为每个来国殇墓园的游客必定要驻足仰望悼念先烈的地方。

 [33]不远处就有一个鲜花出售处,可以看到不少人都会先到这里买了鲜花再进去瞻仰墓园。

 [34]国殇墓园的东侧是新修的滇西抗战纪念馆,规模不小。遗憾的是内部不能照相,只能放一张纪念馆正面大门的照片。

    每次到这样的地方参观游览心情都相当沉重。我们曾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我们的军队和人民曾经为抵御外敌侵略而作出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为纪念他们而让后人们瞻仰回忆的地方不多,还经常保护不善,文革期间甚至还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应该是一个永远不忘为保护我们民族生存发展而牺牲的先人的具有铮铮铁骨的民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