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脱维亚】风情万种的里加老城

 新用户1969IWgc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去过里加两次。有一次在广场边喝啤酒,一个拉脱维亚小伙子听说我这个住在万里之外的东方老人竟然来过里加两次大为惊讶。当然他把我当成游客,连续两年重游里加的游客可能确实不多,但对我这个常常要利用来去匆匆的会议空隙走马观花的老头来说每到一个地方就只有马不停蹄了。我几乎走遍了里加老城的大街小巷,登上了道加瓦河上的钢索斜拉桥,还逛了东欧最大的农贸市场。这座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城市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1]从斜拉桥上看到的里加城堡。这座初建于十四世纪、重建于十六世纪的建筑在拉脱维亚独立期间既是总统官邸,也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外国艺术博物馆和文学、戏剧、音乐博物馆的所在地。

                 [2]里加最经典的景色。里加理工大学教授尤里告诉我只有登上斜拉桥才能拍到。从左到右依次是里加多姆教堂、英国国教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

 [3]这就是道加瓦河上的斜拉桥。中间是公路桥,两边可以走行人。

 [4]市政厅广场的东北侧是被称作黑头屋(Blachheads' House)的华丽建筑。初建于1334年,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重建过很多次。这里一直是一些民间组织的所在地。但在十七世纪时这座建筑被一个叫“黑头商会”的组织所独占,黑头屋的名称也由此而来。黑头商会的监护人是罗马军团指挥官圣毛里求斯烈士,他是一个摩尔人。黑头商会就用摩尔人的黑头作为标记和袖章。但是黑头屋在二次大战时被完全摧毁了。现在看到的黑头屋是1995年到1999年间按十九世纪前的原样重新建的。这是里加外墙装设最鲜艳和精美的建筑。

                 [5]市政厅广场的中央是罗兰德雕像,他手持的剑把标志了里加的几何中心。这个雕像也是2000年新立的,原来的雕像已经损坏,现在保存在圣彼得教堂内。

 [6]Jacques Babot是直接主管我们项目的欧盟官员。想问问他关于黑头屋的故事他只简单地告诉我那是一座新建筑,但在会议茶歇时他却兴冲冲地带我到市政厅广场中央看这个标记,上面有中文写着:“1510年,里加第一株新年枞树”立于此处。

 [7]这个拉脱维亚小伙子好奇地看着我对着地面照相。

 [8]这是从圣彼得教堂的钟楼顶上拍的风信鸡。里加的很多建筑上都有这种风信鸡,据说能辟邪。

 [9]我特别钟情于里加老城的小广场,每天晚饭后都会在这样的地方找个位子坐上很久很久。我就是在这里喝啤酒时碰到博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小伙子。

 [10]呵呵,他们也有像我们什刹海胡同游那样的三轮车喔,只是无人问津。如果一个东方老头坐三轮车游里加老城看起来或许会挺有意思的。

 [11]坐在这样的广场边真是心旷神怡。

 [12]就在广场旁的街上巧遇一对新人,正在前往自由纪念碑举行婚礼。


                 [13]里加老城的街道是最迷人的,建筑、色彩、远处的教堂,还有那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令人只想继续往前走往前走。遗憾的是我没有太多时间,这几张照片都是在参观各个工作点时抢着拍的。

 [14]花岗岩铺就的路面,照常通行汽车。

                 [15]

                 [16]

                 [17]那些酒吧、餐馆也都躲在这些老房子里。

 [18]尤里告诉我穿过火车站旁的隧道走到运河边就是中央市场——东欧最大的农贸市场了,那里各色食品应有尽有。

 [19]那些个香肠、奶酪、糖果、蛋糕看得我垂涎欲滴。我还真在那里买了一袋像哈尔滨红肠那样的香肠带回家。

 [20]那么四大栋厂房一样的建筑还不够用,室外还有不少摊子。

 [21]最后介绍一下里加另外一些建筑吧。多姆教堂,也叫里加大教堂。这座教堂奠基于1211年。

 [22]俄罗斯东正教堂。

 [23]圣约翰教堂。


                 [24]从老城穿过运河就到达自由纪念碑。这座高42米的雕塑建于1935年。顶部的女神高高地举起的三颗金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地区。

 [25]纪念碑的基座上刻着神话中的英雄、重要历史事件和见证拉脱维亚人民热爱祖国的铭文。

    项目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里加了。虽然去过两次但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我相信我还会以游客的身份认真地看看这座风情万种的老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