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一个8岁的小女孩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生产后患病,没过多久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民国时期,一个8岁的小女孩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生产后患病,没过多久就奄奄一息,她的母亲只来得及对她说一句话,就断了气。因为母亲的话,多年后,这个女孩成为了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

这个女孩名叫王淑贞,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人称苏州十全街怀厚堂三小姐。她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救治中国女性是她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事业。

8岁时,王淑贞的母亲在生下妹妹后,因产褥疾病奄奄一息,她拉着王淑贞的手,嘱咐道:“我的孩子呀,只要你过得快乐幸福,妈妈就放心了……”话音刚落,母亲就这么去世了。

王淑贞因为亲眼目睹母亲从患病到去世的全过程,深受打击,她在心中暗自立下了学医这一志愿,她要为救治中国女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淑贞可以说是真正的女学霸。1917年,18岁的王淑贞考入苏州女医学校,仅学习了一年,就通过考试获得了清华“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的机会。
赴美留学期间,王淑贞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获得了当时美国最顶级的医学院——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她还获得了三枚金质奖章,这在当时是美国本土的学生也很难得到的。

不过在异国行医,从来都不是她的愿望。她目睹美国的发达,也看清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她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

1926年,27岁的王淑贞毅然放弃美国医院提供的优渥条件,回到战乱的祖国,进入西门妇孺医院担任医师。

当时,西门妇孺医院只是美国传教士创办的一个门诊部,它所处的位置是华界的贫民窟,主要服务于周围的贫民。因房子的屋顶是红色的,所以老百姓把这座医院亲切地称为“红房子医院”。

就在这个小小的门诊部里,王淑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妇科。她担任妇产科主任,同时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的教授。

1932年,年仅33岁的她就成为了上海女子医学院首位中国籍院长。在此期间,她多次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教学方法,使得我国妇产科学发展迅猛。

无论从医还是任教,她时刻都在传递着自己作为医生的基本准则:一是要仔细,二是对病人态度要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地处租界外的西门妇孺医院及附属的上海女子医院被毁,一切医疗和教学工作,被迫停止。

和当时许多爱国人士一样,王淑珍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自身安危,带领着医院的员工将幸免于难的医疗设备搬到临时设立的医院,投入到前线的医疗救护之中。

1841年底,外籍医护人员被关进集中营,医院经费也随之断绝,王淑贞只能独自承担起医院的全部行政和经济事务。在这个艰难时期,她仍然坚持为许多贫苦人民提供免费救治。

终于熬到抗战胜利,为了重建红房子医院,王淑贞远渡重洋,去美国募集捐款,并且争取到联合国救济总署拨付的免费医疗设备。1947年,医院终于得以重建,屋顶仍然选用红色琉璃瓦。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亲友劝已经50岁的王淑贞前往美国或香港,她说:“假如我要去美国,当年又何必回来?”

在重视妇幼保健的新中国,她成了妇产科事业的引领者。在她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产道异常专科门诊和心脏病、高血压等妊娠合并症专科门诊,极大地降低了难产率和产科并发症。

她带领着研究小组历时两年,对2500名孕妇进行了骨盆测量,并且随访分娩情况,取得了我国南方女性骨盆外径线的正常值,弥补此前的空白,使得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骨盆数据参考值,并且这个标准沿用至今。

可惜的是,生活从未停止过对她的磨难。1966年,已经年近七旬的王淑珍,经历了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昔日拿手术刀的手拿起了马桶刷,昔日代表着中国最先进水准的头脑,要面对着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但她从不流一滴眼泪,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粗布麻衣,岁月磨砺,却依然难掩世家风范。

十年之后,80岁的王淑贞深感时间紧迫,她想尽一切办法传递知识,亲自主编多本教材,内容详细且实用,深受师生欢迎。1983年,她的著作《妇产科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照亮了中国妇产科前行的道路。

1991年,王淑贞先生去世,她在自己尚且清醒的时候,立下遗嘱,把自己的洋房拍卖,所得钱款设立奖学金,帮助年轻的妇产科医生出国深造。

「逸凌人物集」

王淑贞的一生都在为成为一个救治中国妇女的好医生而奋斗,她以现代科学开创妇科,带领我国的妇产科发展走向新高度。

从成年到垂暮,她努力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病人、守护女性、指引后辈。在中国新一代现代医生的丰碑上,永远铭刻着她的名字。

她的人生跨越两个世纪,从战乱到和平,从逆境到顺境,支持她在时代洪流中傲立的,是人淡如菊的大家风范,更是孜孜不倦地勤勉钻研。上海红房子医院的一砖一瓦,至今仍然浸润着她的心血。

在民国女子中,拥有惊世才华和美貌的不少,拥有世家出身的名门闺秀不少,拥有传奇经历的女子更是不少。但是,像王淑贞这样,有着家国情怀和身负责任担当的民国女子更值得我们称赞。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头条创作挑战赛#

关注@逸凌人物集 我们一起探寻更多旧时光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