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捷小方原方治愈右下腹部疼痛

 爱连说y3kufity 2022-10-24 发布于内蒙古

关键点

用仲景医圣原方剂型(散剂);与粥同服,无粥则难以下咽! 

张某,女,67岁。初诊日期:2017年2月17日。

主诉:反复右下腹部疼痛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右下腹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每天均发作,抽搐样疼痛,未予重视,现疼痛加重,遂前来我处就诊。

刻下症:右下腹疼痛,抽搐样疼痛,每天下午下腹部胀满,纳少,口干,全身偏怕热,大便1日1次,不干不稀,夜尿2~3次。

查体:体形正常,面色稍黄,舌暗红,有裂纹,根部薄黄,脉沉细。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说:“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枳实芍药散的方证是下腹部疼痛,胀满。本案中患者右下腹疼痛,抽搐样疼痛,舌暗红,有裂纹,根部薄黄,脉沉细,符合枳实芍药散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枳实芍药散证。

诊断:腹痛  枳实芍药散证。

治疗;方用枳实芍药散。

枳  壳50g  白  芍50g

7剂,打成粉,每天早上两勺,晚上两勺,与粥同服。

二诊(2017年2月24日):药味非常苦,无粥难以下咽,下腹部原来在下午就胀,现在不胀,疼痛次数及程度均减轻,原来一走路则疼痛,现在仅轻微疼痛2~3次,纳少,大便1日1次,不干,原来干。小便1日2~3次,舌淡暗,苔薄黄,有裂纹,耳朵痒,不想睁眼,口干,喜热饮。

治疗:方用枳实芍药散。

枳  壳50g  白  芍50g

7剂,打成粉,每天早上两勺,晚上两勺,与粥同服

患者诉近1周无右下腹部疼痛、胀满。

随访3周,未见复发。

按语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说:“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等分。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元末明初·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说:“盖五气之邪,莫如厥阴肝木之性急暴,一有不平,则曲直作痛;又,肝为藏血之海,瘀积则海不清,则肝木与之塞矣……由此三者而言,芍药所治,皆肝木也。虽曰治之而补之,木之味酸,芍药亦酸,故云补也。枳实炒黑,入血破瘀;麦粥补血脉也。”赵氏认为肝木不平则会疼痛,若有瘀血积聚则会导致肝木闭塞。芍药味酸可补肝,《本草》说芍药主邪气腹痛,能宣腹中气血积聚,酸收能缓腹中疼痛。枳实炒炭入血分可以破血逐瘀,大麦粥补益脾气,以充血脉。笔者不同意赵以德的“麦粥补血脉也”的观点,实际上是患者所说的“药味非常苦,无粥难以下咽”。


清·程林《金匮要略直解·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说:“枳实除烦满,芍药止腹痛,痛止满除,自能卧也。又枳实长肌肉,芍药消痈肿,大麦壮血脉,故并主痈肿。”《本草》枳实除热寒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疼痛与烦满消失后,睡眠就得以解决。枳实长肌肉,芍药治疝瘕,大麦粥补脾充血脉,所以也能治痈肿。


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说:“此腹中之血暴虚,而客气挽留血分之症治也。腹为阴,腹中之血分,为阴中之阴,乘其虚而客气留于空处,故痛满也。痛则阳气不能内伏,满则息道艰于下阴,故不得卧也。”高氏认为,腹中血突然地虚少合并邪气积聚于血分,导致本病。腹中血为阴中之阴,邪气乘虚而留于血分,所以疼痛烦满。疼痛致使阳气不能藏于阴而聚于腹中,满就导致气机不畅,停滞于血分,所以睡眠不好。


综上所述,结合笔者临床体会,认为枳实芍药散的方证是下腹部疼痛,胀满。综观本案中患者四诊信息,符合枳实芍药散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枳实芍药散证。

枳实芍药散的方证是下腹部疼痛,胀满。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