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也能从根部感染?这该怎么防治?

 深海之星ccpsl0 2022-10-24 发布于湖北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也能从根部感染?这该怎么防治?【蔬菜卫士报 244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俗称角斑病,在我国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东北、华北、华东发生普遍,是南方雨季、北方保护地栽培黄瓜的常见病,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扁桃假单孢流泪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侵染引起的。病原细菌在种子上可存活一年,播种后种子发芽时,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即可侵害子叶,引起幼苗发病(图1);土壤中的细菌通过雨水溅到叶片和果实上侵染发病,病斑上的细菌还可通过风雨、昆虫、农事操作、农具等传播。
低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尤其在24-26℃,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为猖獗。夜间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时,叶片上病斑大且典型(图2);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叶片上病斑小(图3)。

图片图1 黄瓜幼苗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图片图2 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时,病斑大且典型

图片图3  湿度小且持续时间短时,病斑小

听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能从根部感染,是真的吗?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从根部进行感染。
将健康植株分为两组,一组在植株根部人工接种病原菌,另一组加入等量的无菌水作为对照,并用透明塑料覆盖基质,防止其他途径传播。每隔几天观察植株整体、根的生长状况,并监测植株根、茎、叶的含菌量变化。
根的生长状况:3天后根明显减少且呈锈红色,6天后显著变短,第10天根颜色变深腐烂,14天后根变短,并伴有腐烂气味,而健康对照根系生长健硕。(图4)图片
图4 接菌后黄瓜根部生长状况
整株长势:接菌5天后植株仍然直立生长,但在第6天发生倒伏,植株的子叶最先感染,逐渐干枯,最后脱落。14天后,即使有竹签支撑,也无法直立生长,而未接菌处理,生长状况良好。(图5)

图片图5 接菌后黄瓜整株长势

黄瓜根、茎、叶各部分病原菌含量检测:1-5天后根和茎中病原菌的数量高于叶中的含量,但从第6天开始,叶中的菌量逐天增加。14天后,叶中菌量已经超过了茎中的菌量(图6),表明该病原菌可从植株根部吸收,通过茎部向叶片运输。

图片

图6 接菌后黄瓜植株根、茎、叶 各部分病原细菌的动态变化

(a:根系中含菌量;b:茎中含菌量;c:叶中含菌量)

如何预防病原细菌从根部侵染?
1.使用无毒种苗
在播种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浸种40分钟后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再播种。
2.使用无病菌残留的基质
育苗土应选用无病菌残留的大田土,并进行严格消毒,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
掌握适宜的定植苗龄,培育壮苗;定植前清除病株残体,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土壤中带菌,从植株根部侵染;避免连作,尽量与非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保护地栽培时控制棚内温湿度,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发病初期时尽快拔除中心病株,带到棚外销毁。
防治药剂有哪些?
40%春雷霉素· 噻唑锌悬浮剂稀释800-1000倍,间隔7天使用3次为宜,持效期可达14天以上,保证黄瓜绿色安全生长;20%噻菌铜悬浮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在田间使用药效也较好;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较大时,可使用中蔬微粉解淀粉芽孢杆菌,其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药害和抗药性,同时不会导致棚内湿度上升。搭配中蔬精量电动弥粉机使用,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棚的施药,轻简、高效、效果好。
图片【1】Shengping Zhang, Xianglong Meng, Ying Cheng, Yanan Wang, Tongle Hu, Shutong Wang, Keqiang Cao.Infection of cucumber seedling roots by Pseudomonas amygdali pv. lachrymans following artificial substrate inoculation. Eur J Plant Pathol (2021) 160:385–395.
【2】徐沛东, 魏方林, 张 军, 李斯敏, 郭 近, 王益锋, 许丹倩. 6 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 生长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效. 世界农药. 2021, 43 (06).
作者:朱广雪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