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运:要么入土为安,要么向天开枪

 静逸阅读 2022-10-25 发布于北京

周末和闺蜜约会,见面第一句话我就告诉她我刚刚哭过,紧接着,我把这本《命运》推荐给了她。

我对她说,这本书会让你柔软

我想不起是在读到书中的哪一部分时,想到柔软这个词的。也许是在阿太说她的阿母是顺水推舟死掉的时候;也许是阿太眼眶红着对婆婆说不能给自己生亲人的时候;还也许,是在阿太说我都送走其他孩子了,最后这个孩子,也由我来送吧的时候。

《命运》,是《皮囊》作者蔡崇达创作的长篇新作,故事的主人公是《皮囊》里那个冷冷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的阿太。

阿太本名蔡屋楼,长到十五岁准备出嫁时,神婆看着她说:这孩子可怜啊,到老无子无孙无儿送终。

福建沿海生活的人,对神明怀有特殊的敬意。在阿太从小生活的地方,沿着海岸线行走,圈着海的一座座庙宇像一个个哨所,从小拜神的阿太,直到长大一点才明白为什么家乡会有这么多庙宇,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庙宇都永远有人在烧香。因为啊——人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一个神明,不够。

读《命运》,让我重新找出了自己的摘抄本。我对闺蜜说,每读一小段我就会不由自主停下来,因为有太多值得深思、值得回味的句子。比如神婆在得知丈夫讨大海遇难后说的那句话——很多人的内心不怕苦难,怕的是不安定。

其实,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我反而感觉这句“不怕苦难,怕不安定”放在阿太蔡屋楼身上更为恰当。

阿太和神婆的命运有一点点相似。神婆的丈夫在儿子出生后,为了给儿子更富足的生活决定“讨大海”,没想到返程遭遇倭寇被害身亡;阿太的丈夫、神婆的儿子因战乱离家,虽尚在人间,但从此再也没能返家。

阿太和神婆,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的陪伴。

说到这里,特别想说说阿太和杨万流之间的爱情。

神婆是故事中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或许是因为她的早知早觉,毕竟她是可以和鬼魂、和神灵交流的人。神婆第一次见面就预言阿太到老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但她偏偏让自己的儿子杨万流娶了阿太,这样的决定在重视子嗣的年代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更加不寻常的是,当逃难的女人将孩子放在杨家门口时,神婆不顾儿子杨万流的反对,支持阿太将孩子留下,还说是送子观音显灵。

神婆的许多行为是不能用“善良”来定义的,神婆对世间的认识早已摆脱了各种束缚,超越了生死局限。所以神婆喜欢参加葬礼,神婆喜欢听故事,所以神婆说——

说不定,人的灵魂就是这故事长出来的,人用了一辈子又一辈子,以这一身又一身皮囊,去装这一个又一个故事。

多年后,杨万流从马来西亚发回电报,准备接阿太去马亚西亚团聚,几次电报催促,阿太终于同意前往。哪知临上飞机前,阿太让妹妹用自己的名字登上飞机,阿太留了下来……直至收到杨万流的遗物,两人再也没能见面。

在子嗣问题上,阿太不如神婆“豁达”。虽然阿太陆续成为三个孩子的阿母,但是阿太对自己没能给杨万流生儿育女始终耿耿于怀。事实上,从一开始阿太就不打算去马来西亚,把名字借给妹妹恰巧成全了阿太。

阿太和杨万流虽是夫妻,但聚少离多,没有子嗣,唯一能够证明他们相爱的,或许就是杨万流寄回的遗物——一堆信。收到信后,不识字的阿太拒绝让邮局的人帮忙读信,阿太说,我死后自己拿着这些信去找他,让他念给我听。我知道,他肯定舍不得投胎的,一定会等我一起走的。

《命运》以五段回忆勾画出阿太的一生,我引为题目的“要么入土为安,要么向天开枪”出自第五段回忆。

这时,阿太养育的三个孩子开始陆续离开阿太,阿太自己也在等待着向天开枪的那一刻。对阿太来说,她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足够长,所以她不会再回人间,她会选择向天开枪,她会让天上多一个洞。

最后,分享神婆的一句话——只要我们还活着,命运就得继续,命运最终是赢不了我们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