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学生休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2022-10-25 | 阅:  转:  |  分享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化的人生阶段,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休闲活动相应增多。在休闲时间内,每个学生可随心去安排学
习与生活,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认为有意义、带有极大审美成分的活动方式,并且这一过程中自由地、独特地、真实地、完美
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所以,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并不单纯是娱乐活动,还有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的
休闲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大学生通过休闲活动可以储备知识、愉悦身心、颐养性情、完善人格;若休闲活动尺度没有把握好,玩
物丧志,则容易迷失自我、消靡意志甚至身心受损。1.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基本特点(1)休闲时间充裕。相比较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增
多,加之各种法定节假日增加,大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体现出休闲时间充裕这一显著特点。(2)休闲动机内在化。在大学生休闲活动中起主
导作用的动机主要有如下几种:松弛动机,即放松的动机;娱乐动机,娱乐身心、寻找乐趣;交往动机,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与归属需要;成就动机
,提升自我,适应社会。(3)大学生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大学生休闲活动表现出主次之分和多元化倾向。此外还有休闲活动形式自愿、灵活、独立
性较强,休闲活动存在年级差别和性别差别等特点。2.大学生休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1)休闲活动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休闲活
动大学生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启发想象力及创造力。(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意识。适度休闲活动能加速大学生自
我成长,丰富其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境界。(3)增加人际交往,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休闲活动提供了多种交往机会,锻炼了人际交往技能,丰富
了大学生人生体验,开阔眼界。(4)松弛身心,减轻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休闲活动(尤其是休闲体育等)能提高最大输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
生理功能。休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目或敏感性,从而减轻应激反应。(5)调节情绪,宣泄烦闷。当某种事情引起不快的情绪时,如
何能把它尽快忘掉,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环境去做或想一些使人高兴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不断向大脑输送愉快的信息,建立愉快的信息优势中心,休
闲活动能达到这一目的。(6)有助于个性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休闲活动,可以增强求知欲,培养独立性,激发好胜心,养成与人合作
的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大学生休闲活动对心理疾患(如焦虑症、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功能。3.大学生休闲活动中
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现实生活中,休闲内容丰富而复杂,令一些人怅惘甚至迷失,若闲暇时间主要用于追求感官享乐,休闲则失去了文化内涵。偏向
于低俗的休闲,常常诱发享乐主义的思想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使一些人沉迷于各种庸俗腐化的异化生活中。人与自身的和谐要求我们把物质和精神相
结合,在休闲活动中有物质的享受,也有精神的追求。只有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做到休而不俗,保证了休闲行为的文化底蕴,才能提高休闲的层次
。大学生休闲生活中有如下六个方面问题值得注意。(1)休闲过度对正常学习的冲击。一些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善,自控能力比较差,兴趣广泛,娱
乐没有节制,出现通宵达旦的“休闲”,休闲过度导致正常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甚至一些学生出现学业危机。(2)虚度时光,无聊感增加。一些
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涯规划、大学阶段目标缺失,时间利用不善,出现空虚无聊的负性情绪体验,甚至一些人有大学时光“度日如年”的停滞感、空虚
感。(3)休闲消费不容忽视。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感染,课余时间混迹于大型商场、酒店等消费、娱乐场所,一掷千金,也最易由此引
发一些社交矛盾及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休闲消费不容忽视。(4)集体意识削弱。由于网络的普及,群体性的休闲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受到冲击明
显减少,“单打独斗”的休闲形式(如单机游戏等)日受推崇,削弱了大学生的集体意识。(5)不良内容的影响。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从内容选择看
,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尤其是当今世界,手机媒体、计算机媒体的发达,一些大学生沉迷不健康网站,迷失方向。(6)网络成瘾不容忽视。最新
的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交友、追星选秀、浏览色情信息,长时间上网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混淆虚拟与
现实的关系,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幻听、幻视、社交退缩等社会功能受损的症状。建议大学生以理性休闲铸造阳光心态应大力倡导大学生的理性休闲
。理性休闲是有理、有利、有节的休闲,有益身心,受益无穷。所谓有理、有利,是指休闲内容的选择要对自己有好处。所谓有节是休闲活动要有节
制。通过休闲培养生命的情趣是休闲的一种境界。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以读诗为例,朱先生曾说:“读诗
的功用不仅在于消愁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们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
力。”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思想新锐、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一代新人。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任重道远,既涉及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1.加强自
我调试大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加强自律、自我管理,正确把握休闲的内涵,坚持正确的休闲活动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要自觉遵守“游戏规
则”,提高休闲能力,培养一些高雅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自娱,这对维护身心健康是极为重要的。2.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休闲活动
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休闲意识和科学的休闲观;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及各类培训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丰
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等。家庭层面,改变一些家长的教子观念,家长对大学生的每月消费、交友情况、课余时间的活动应给予关注并加强亲情互动。社会层面,营造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理性休闲提供良好人文环境。
献花(0)
+1
(本文系心理书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