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麻醉医生开始逐渐走向“台前”!
10月16日是世界麻醉日。
1846年的这天,一名外科医生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手术,成为近代麻醉史的开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遂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麻醉日”。
不止让病人'睡着’
“麻醉医生被人称为医疗的'幕后英雄’,虽然鲜被提及,但麻醉工作是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院长、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麻醉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刘克玄,作为从事麻醉工作整整30年的麻醉医生,他说:“麻醉是一柄'双刃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做好一名'执剑人’。”“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全程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因此麻醉医生也被人称为'生命的守护者’。”刘克玄笑道:“其实不只是患者对于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了解,我作为医护人员在刚刚成为麻醉医生的时候也是有心理落差的,但后来我发现,麻醉远不止让病人'睡着’这么简单。”
没有'小麻醉’
据介绍,麻醉医生的工作有很多环节,内容庞杂。“麻醉医师是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最早见到的医生,我常常能感觉到他们的紧张与不安。”刘克玄介绍,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病理情况甚至心理状况,综合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哪些药品为手术患者提供麻醉,让患者手术部位处于麻醉状态或者失去知觉的状态,或者让患者处于睡眠及无意识状态。刘克玄通常在手术前一天下午去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一方面评估病情,为麻醉与手术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交流,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通过建立各种生命监测,包括呼吸、循环(血压)、凝血、内稳态及神经功能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异常变化进行快速判断与处理。随着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的临床服务范围拓宽,从手术室内延伸到了手术室外,这些监视仪旁的“幕后英雄”也逐渐走向台前。然而,由于麻醉医师不是“拿手术刀”的,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重要性,一些医学生也不愿意从事麻醉专业,另外麻醉工作强度大、风险高,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医师的医疗服务范围大大拓宽,导致麻醉医生长年短缺。作为麻醉学科的分支,疼痛诊疗进入门诊及病房,为患有颈椎病、腰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患者提供治疗;从麻醉学科衍生出的麻醉治疗学,专门研究应用麻醉药物、麻醉方法、麻醉技术治疗病症;麻醉医生在手术室练就的抢救功夫,帮助他们成为了急救复苏方面的专家;患者对舒适化医疗需求,也使麻醉从外科进入到内科、妇产科等各个涉及有创诊疗的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