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共享际,胡同里的“戏剧工场”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一直以来,东城区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推进剧场改造、剧目扶持,不断完善戏剧生态链,着力打造“大戏东望”品牌,并积极利用演艺激发老城活力,在引导建设百姓身边的剧场上探索出了生动的案例。

文章图片1

在东四北大街西侧的胡同深处,被育群胡同和什锦花园胡同一南一北“夹住”的南阳胡同只有短短200米左右,就打造出北京第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

文章图片2

位于南阳胡同6号的南阳·共享际,从外观上看上去就是胡同里最普通的建筑,也就是墙上镶嵌的几块玻璃面板看上去有点现代气息。这里曾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用于审核演出的地方,有舞台、化妆间、办公室和食堂。不过,自1994年孟京辉导演的一出戏演出之后,后来25年的时间里这里都被闲置弃用。

文章图片3

作为一个胡同深处的空间,唤醒这里的剧场并不容易,正因如此才会被一直闲置。不过,一直专注于盘活沉没资产,改造过酱油厂、染料坊的共享际自有妙招,在他们看来这其实是一个黄金空间,“在老城区,二环内能有一个这样一个功能完备的剧场,同时还能改造出办公和居住的空间,这太难得了。”南阳·共享际负责人贾晓萌说。

文章图片4

作为剧场运营,这里的交通和地理条件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换个思路呢?南阳·共享际在不改变建筑外观的基础上修复与翻新,对内部进行空间改造。南阳·共享际整体3494平米,其中剧场1064平米,同时围绕戏剧创作、戏剧孵化、戏剧产业化,开发办公室、工坊、商业,构建戏剧文化场景,二层是戏剧办公和工作坊。

文章图片5

为最大程度培育戏剧工坊及文化内容,南阳·共享际还在空间三层引入媒体、宣发和设计团队,为后期的内容输出,宣传渠道和舞美设计等环节做好最后把关。可以说,从前期排练落地、到后期宣传设计都能够在社区内部得到完整落地,俨然就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戏剧工场”。同时,共享际提倡为用户打造职住一体的便捷场域,四层的戏剧主题公寓为戏剧人提供职住一体的空间,也为戏剧爱好者提供沉浸式居住体验。

文章图片6

在这里运营剧场挣钱很难,那么就想办法引进好的内容。他们为几家入住团队零租金提供办公空间,但与其签订合同,保证每个月在剧场内的展演内容和频次。这样一来,剧场的内容有了保障,还有了相对固定的场租收入,刚刚起步的小微戏剧团队也有了办公空间。

文章图片7

今年以来,虽然空间启动不久就遭遇了疫情,线下空间活动受限,但在线上却非常活跃。自2019年11月起试运营期间,南阳·共享际共举办45场品牌活动,35项戏剧类垂直活动,15000余人参与到活动中。2020年已确认举办60场戏剧展演活动,40项品牌活动,阿维尼翁戏剧节、山下学堂、表演工作坊、NTLIVE、硬核喜剧都将在这里举行活动。可以预见,这里又将成为“大戏东望”一出充满生命力的空间。

文章图片8

目前,南阳·共享际已作为东城戏剧基地,举办东城戏剧研讨会,共同组织东城区“戏里戏外”“让爱发声——戏剧直播间”等活动。据悉,今年东城区将进一步出台戏剧引导政策文件,加快人才培植、剧场建设、精品创作,引入常年驻场戏剧演出,推动东城戏剧“数字演艺区”建设,努力将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全国话剧展演季打造为全国知名的戏剧节事活动,擦亮“大戏东望”东城戏剧品牌。

文字 |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牛春梅

摄影 | 林萱 庄蕊 张博

编辑 | 小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