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公司自购很好,但底部信号这个更重要

 心翔PN 2022-10-26 发布于广东

这是《中国基金报》整理的清单,两天 16 家基金公司自购合计金额达到 14.5 亿。

图片

基金公司纷纷自购,是不是意味着底部已来?

这是许多基民关注的话题。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有专门的研报分析,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粤开证券 5 月的这篇研报一读。

图片

这篇研报回顾了 2005、2008、2012、2016 和 2018 年五次 A 股大底与基金市场的关系,并将 “基金底” 分为 “发行底” 和 “自购顶” 两类来分析。

研报的结论是,“发行底” 比 “自购顶” 更靠谱,以下是结论提要。

图片

至于历次底部的构成,下图信息量很大,可谓是一目了然。

图片

其实对基金公司运作有所了解的基民也会明白,基金公司是资产管理公司,是通过代为管理资产收管理费盈利的公司,自营投资不是其本业,所以基金公司自购,核心出发点就不是赚钱,而是提振信心稳定金融市场 —— 这里面甚至还有窗口指导的身影。

正因此,基金公司自购,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决策。在笔者看来,真正诱发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的,往往是大跌,而不是底部

相比之下,基金发行作为一个逆向指标,的确要纯粹许多。当基民普遍对市场厌倦之时,的确容易构成逆向投资的信号。

粤开证券在这块,用的是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作为参考。

笔者拉了一下 2022 年迄今的数据,不算还未结束同时有国庆长假因素的 10 月,“发行底” 暂时出现在 5 月。按照粤开证券的统计,发行底领先市场底 3-5 月,以此推算似乎当下就该是市场底了。

图片

当然,发行底,低了还能再低。

考虑到 10 月泉果基金的赵诣新基足额募集了100亿元规模,当月发行数据显然不会是新低了,至于未来是不是还能发行再创新低,就要等待市场发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