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大火,郭沫若与张治中的君子之争

 数字人生6688 2022-10-27 发布于山东
张治中,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多次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反驳,先后参与淞沪会战,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战争后,鉴于张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郭沫若则是文坛泰斗,曾四处为抗战和民族解放而奔走,两人为什么会出现争论呢?让我们往下看。
图片
张治中
1940年,张治中被调到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管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书记长,当时的郭沫若任政治部主管宣传的第三厅厅长,当时的郭沫若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爱国文人,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开展抗日爱国活动。不过由于这批文人对我们党持一种亲近的态度,这就招来了蒋介石的不喜,采用各种办法来刁难郭沫若等人,甚至想要用自己的亲信来替换郭沫若。为此,张治中专门在政治部设立了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安置郭沫若、田汉、冯乃超等人,但是这些人的活动一直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左派文人对国民党特务十分的不信任,像李大钊、瞿秋白、李公朴、陶行知等人都是被国民党迫害致死的。1940年正是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最激烈的时期,甚至发生了皖南事变,郭沫若等人常常时刻提防着被逮捕。
张治中曾召集文化界的仁人志士举行了一次谈话,表示会尽全力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并且香港、南洋也不是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让大家不要相信外面的谣言。很显然,张治中的这些话并不能取得郭沫若等人对国民党的信任。蒋介石后来对文委的进步活动越来越难以容忍,于是裁撤了文委,郭沫若等人则是飞往香港。
后来,从香港寄来一封报纸,上面是郭沫若发表的文章,上面写着“最好每个人送飞机票一张,庶使今者悦而远者来。”等讽刺张治中的话。
张治中看到之后,亲自给郭沫若写信,问道:“为什么把我的好意当做坏意,你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不和我面谈,反而在香港的报纸上公开嘲讽我?,我觉得这是不友谊的行为。”之后郭沫若回信解释,张治中没有再辩驳,不过自此之后,张治中对郭沫若的观感下降了不小。
图片
郭沫若
两个人在1948年还发生了关于“长沙大火”的笔战。
1938年10月,武汉三镇陷落,长沙暴露在日军的面前。蒋介石在武汉陷落之前,曾对张诚下过一道命令,若是武汉陷落,务必实行焚城政策,不能留下物资给日军,但是由于陈诚未能很好的执行命令,蒋介石十分恼火。后来蒋介石由南岳飞往长沙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大谈焦土抗战的重要性,如果长沙陷落,决不能留下军械器材和粮食给日军,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张治中。11月12日,长沙即将沦陷,蒋介石密令张治中:“限一小时到,长沙张主席。密。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中正文侍参。”
当时张治中已经布置好了焚城计划,军队和百姓完全撤退之后,方可开始实施,但是由于下面的军警没有很好的执行命令,私自行动。导致凌晨11月13日凌晨两点的时候,长沙城内四处出现火情。
大火首先从省政府和警察局点起,后来是学校、医院,最后是在长沙城内挨家挨户地放火。绵延数公里的长沙城几乎全被焚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被大火烧死的民众有2000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长沙城内的重要建筑悉数焚毁,损失相当惨重。
图片
长沙大火
此事虽然是手下的人私自开始点火,但是张治中作为放火的制定者和参与者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年后,郭沫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洪波曲》的文章,将长沙大火的原因直接归咎于张治中。当时任政协常委的张治中看到后大吃一惊,想要向周恩来反映长沙大火的来龙去脉,不过转念一想,若是前去同周恩来说,难免有“告御状”的嫌疑,于是向郭沫若写信,解释整个长沙大火的来龙去脉。
在信中,张治中对郭沫若所写的不实之词进行解释,并且认为郭沫若重提长沙大火是为了报复当年他撤去郭沫若文化委员会职务。两个人你一封我一封,十分热闹,事情传到了周恩来耳朵,专门派人前去调节。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后来在一次会议中,郭沫若见到了张治中,主动上前握手,说道“文白先生,真对不起,请赎罪。”张治中为先前所写的信请求郭沫若原谅。
张治中和郭沫若两人作为中国近现代有名的革命者,一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有一些小误会,但是能够冰释前嫌,不得不说是非常有雅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