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女儿‖ 当妈妈是件开心的事(1)

 阿文日记diary 2022-10-27 发布于湖北

#1

今天特别开心,很早就起来准备,因为朋友会带着她那与我女儿同龄的孩子阿L来家里玩。因近几年女儿大都不在身边,每次遇到她的同龄人,我总会望着TA们走神,发愣,特别喜欢。

其实今天来也有另一层原因,朋友母女俩目前关系有点紧张,希望我能缓解一下。

同龄的孩子,有着基本相同的观点。认真聆听,促膝谈心,为孩子打结的青春心灵打开思路,是我们做长辈的作用。

#2

相谈甚欢,相处融洽,母女和好,我心甚慰。临别时,阿L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并提出要阿姨我写一个“与女儿相处系列”的要求。

其实我当场就犹豫,我跟阿L坦陈:我不可能有大段时间来写作,能否很好地完成一个有意义的系列呢?阿L鼓励我说,阿姨就把今天跟我聊的话写出来,以后照这个样儿写,想到什么写什么,我们爱看。

其实我又是有些为难的,因为我担心女儿不乐意。当即微信她,没想到她爽快答应,并对我说,妈妈,你是不知道,你以前经常跟我聊各种事,曾经给过我很多指引,我也希望你能写出来,让我的朋友们多一个借鉴,多一个思考的视角。

如此一说,言出必行,那我就轻松上阵,就以今天的话题作为系列的开篇来试试吧!以后我会陆续更新我和女儿一起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不过,由于是随写随更,可能无法按时间线来,请阅读的朋友们多多包涵。

#3

其实,这次让朋友恨不得母女反目的,是对于90后、00后普遍却又严肃的一个话题:该不该婚育?为此,我们两对母女开了个视频讨论会。

无论表现形式如何,想都不用想,我和朋友的内心观点绝对是一致的: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做每个阶段的事,该结婚就结婚,该生子就生子。说内卷?再卷再苦,有我们当年苦,我们当年没住房,工资刚够吃饭,没人带娃,还不是把你们带大了。。如果按此说下去,估计孩子已经被气跑了。

所以,我把以上的话憋在了心里,大道理孩子们都懂,我们也曾与自己的父母发生过同样的争执,两代人之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分歧。

#4

我们是顺着潮流走没过多思考的一代人。大都毕业后很快结婚,基本上一年后就当妈。身边人条件都差不多的苦,没有互联网,也看不到与外界的差距,所以对按部就班婚育习以为常。

如今的90后、00后,洞见着全社会的各种差异,就业,安家,升职,长辈养老。。小小年纪初出校门,面对如此众多的社会责任,一时之间唠叨两句不婚不育,其实父母没必要太当回事。

记得女儿十七八岁时也提过不婚不育话题,我听后一笑了之,为时过早,没必要去辩论,无谓伤母女之间的和气。

#5

今天的视频会,我是避开那个宏大问题的。我们只是闲聊天。

我聊到女儿小时候,缺人手的家中长大的她,两岁就上了幼儿园,从会说话开始,我就习惯当她是大人那样凡事与她商量。比如她指着外面啊啊叫着想出去,我只要跟她说“妈妈忙,我们明天出去好不好?”她总会忽闪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我,过几秒后一定会用力点头答应,然后自己乖乖走去房间玩玩具。

记忆里她很少哭,顶多哭几声就停。有一回大雨天,我骑自行车带她去幼儿园,将她从车篓子里甩出来了,顿时嘴唇肿了,满嘴流血,她也只哭了几声,就转而来安慰说“妈妈我不疼”,照样去上幼儿园,噙着泪晃着小手跟我说“妈妈再见!早点来接我啊”。

等到女儿再大一些,尽管她还没有力量承担,但大事小事中,她都跟我站在一起,我们彼此鼓励互为倚靠。

#6

聊到我的童年少年时期。母亲四十多岁生我,打从我懂事起,就认为她是个老人了。所以,记忆里我和哥哥姐姐从来不用母亲提重物,她总是优雅而自豪的走在我们中间,身边挑的挑、提的提,全是她的儿女们。

母亲生活在农村,我们的家庭也一直不富裕,但她的儿女们,一直力所能及在护父母亲周全。

我问阿L,如果给你这样的孩子,你觉得好么?

(待续)


感谢你的关注!

感谢您的点赞和“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