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副师长被我军俘虏,张口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风声之家 2022-10-27 发布于江苏

话说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天,在宁杭公路一带,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俘虏了一支国民党部队,一名被俘的国军将领引起了战士们的注意:

“团长,昨天那批俘虏里,有一个可是国军的副师长呢!好像还娶过什么大官的女儿,对咱们肯定有帮助。不过审问的时候,这人有点不老实。”

“哦?怎么个不老实法?”

“一般的俘虏要么是坦白,要么是表忠心,可这位倒好,一直说是咱们自己人。您说,咱们的同志哪儿能给国民党大官当女婿啊?团长你看,就是他,他叫李长亨。”

“申夫?

“你认识我?”

“你是不是在延安抗大上过课的钱申夫?我是李唯平啊,当年咱们还住过一个窑洞呢!”

“唯平?怎么会是你啊?你不是一毕业就……怎么如今投靠了国民党?!”

“老同学,我从未背叛过组织,请你一定替我向中央发一封电报,别的都不用说,只问一句:'我党有无黎强同志?’便能证明我的清白。”

“好,我这就去问!你们务必看顾好他,他的事不许声张!”

      这位国军将领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短短几分钟就换了三个名字了?估计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没错,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中共的特工黎强,已经在国军潜伏了十年了!由于他的级别很高,即使在共产党内部也没有几个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这也就难怪会闹出这么一场乌龙事件了。

      对了,如果您看过前些年热播的谍战剧《潜伏》,一定会记得男主角余则成吧?有人说他的原型之一就是咱们今天这位主人公,只不过真实的故事可比电视剧传奇多了。

电视剧《潜伏》中的主角余则成

      1915年,黎强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县城里。和大部分特工一样,他的一生用过很多个名字。刚出生时,家里人给他取名为李碧光。在延安抗大上学时,他改名叫李唯平。潜伏在国军后,他又叫李长亨。

      不过,只有黎强这个名字,是他打心底里喜欢的,因为这是他的上级董必武特意给他取的名,取的是“力强”的谐音,寓意是希望能力极强的他,能为国出强力,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黎强出生的时候,他家在当地威望很高,父亲是袍哥会的老大。有人问了,老听人说袍哥,这袍哥会究竟是干什么的啊?

      袍哥会,又叫哥老会,是四川地区独有的一个民间组织,成员中七成以上都是青壮年的小伙子,在民国时期能和青帮齐名,作用呢有点像地方的派出所和居委会,既能做民事调解,也能保护一方百姓,同时袍哥内部纪律严明,和江湖帮派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能当上这群人的老大,黎强的老爹还是相当了不起的。

袍哥会

      更可贵的是,他还很重视家庭教育,常常跟孩子们讲做人做事要讲规矩,要爱国爱家。因此,在父亲的影响下,黎强学习十分刻苦,不当街霸当学霸,据说还创下了七次考试都位列全县第一的不败纪录。

      1927年,一位亲戚的出现突然改变了黎强的生活。这个人是他的二表哥,前些年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毕业后回老家组织革命工作,常常需要在家里和同志们秘密开会。表哥看黎强聪明机灵,便把站岗放哨的任务交给了他。

      每次大伙儿在屋里开会,黎强就牵着条狗在门口坐着。一遇上有人搜查,他就假装和狗吵架,引得小狗汪汪大叫,他呢,就假么假事地高声训斥。旁人一看只会当这是小孩跟自家狗较劲,可屋里的同志们却已经心领神会,悄悄从后门离开。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一次任务中,表哥被敌人的特务发现,最终英勇就义。可这次意外不仅没有吓到黎强,反而激励他更加踊跃地参加各种学生运动。

      1935年,刚满20岁的黎强考入了四川省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加入了青年团,正式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还组织策划了不少抗日救国的学生运动。

      小伙子的活跃表现,很快引起了共产党中央特科情报人员周俊烈的注意,老周觉得黎强很有潜力,便开始与他接触,并且安排他协助一些简单的地下工作。只是当时,黎强和大多数进步青年一样,完全不懂该如何巧妙地收发情报,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做事,常常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

      直到1938年,成都地下党组织终于有了名额,可以选派优秀青年去延安学习。于是在老周的推荐下,黎强带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憧憬,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延安抗大学习。

      在那里,他度过了短暂却充实的半年,也同样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小剧场里的老同学钱申夫。虽说时间不长,但您可不要小瞧了这半年,它的影响足以贯穿这个川蜀小伙的一生。

      抗大的全名叫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专门为党组织培养优质的军政干部。虽然在校生都是将来的国家栋梁,可他们的学习条件却并不理想。

      学校没有教室,大伙儿就在窑洞里上课,没有桌椅板凳,就干脆坐在石头上。虽然教学硬件样样艰苦,可师资力量却足以让它成为一所一流大学。老师个个都是从前线退下来的将军,教的东西从不是纸上谈兵,而都是通过实战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抗大师生参加延安集会

      在这里充电了半年后,黎强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他渐渐理解了组织的深意,也就不再义愤填膺地喊着上阵杀鬼子了。

      毕业后,他听从安排,回到老家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务主任,并以这个身份作掩护,从事外围的地下工作。外围工作相对容易,比较适合黎强这样初出茅庐的新手特工。一方面,他要与身处敌人内部的同志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周围的人脉时时打听军政方面的动向。

      直到一年后,上级突然下达命令,要求黎强以最快速度打入国军的特务机关。那位问了,外围那么多情报人员,怎么就偏偏选了他呢?

     原因很简单:首先黎强是四川本地人,当地人对他脸熟,口音也纯正,不容易引起怀疑。再一个从性格上看,他反应敏捷又沉得住气,具备王牌特工的素质。

      作为只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小白,黎强接到这份艰巨的任务却一点也不慌,反而高兴得不得了。那他该怎么打入敌人内部呢?

      这里容我插一句,咱们平时看谍战剧,经常是一开场主角就已经在敌人的组织里了,可实际上甭管党组织有多强大,都不可能提前安排好一个位置让自己人拎包入住。大多数时候,特工都得靠自己的人脉打进去。

      在这一点上,黎强有天然的优势。且不说他有身为袍哥老大的父亲的加持,他自己这些年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位姓翟的同乡,就与国军的一些中层和底层干部交情匪浅。

      于是,他开始主动向老翟示好,不仅陪着对方吃饭喝酒,连打牌看戏都不落下,刻意给老翟留下自己想要进入中统捞个一官半职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遇上黎强这么会来事儿的同乡,老翟也不含糊,不仅为黎强引荐了国军的大小官员,还疏通关系让他混入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毕业之后,他进入了中统工作。

      为了让中统看到自己的价值,他想方设法地表现立功,先是抓出了中统内部的一个军统卧底,后来又帮上级查清了一桩选举丑闻的来龙去脉,为中统在蒋介石跟前赚足了面子。

      就这样,黎强步步为营,屡次受到提拔,最终坐上了省特会特务头子的位置,而他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

      当时的黎强是上级眼中的红人,又正值青年,不少人都想给自家女儿保媒牵线。起初,组织是想安排一位女同志和他结婚,但黎强不同意,因为特务们都很警觉,突然出现一张生面孔难免不被人盘查。可如果他到了年纪还一直单身,同样会引人怀疑。黎强挑来挑去,觉得既然要结亲,就必须找一位国军中的正派人士。

      最终,他娶了时任国民党成都县党部书记赵选的女儿,赵选在四川颇有名望,女儿也是思想进步、聪慧又识大体,和黎强感情深厚。黎强相信,即便将来对方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也一定能理解他。

      自此黎强开始了近十年的潜伏生活。期间,他不仅多次为组织提供了重要情报,还在敌方内部保护了同志们的安全,这里面有发生过哪些惊险的故事呢?

      一天,黎强像往常一样在单位上班。忽然,一份材料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份材料详细记录了中共四川省委内部的各项情况,比如谁是省委书记,下线都有哪些成员,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等等机密,全被中统特务摸了个遍。黎强一看就明白了:党组织里这是进了“鬼”了!此人若是不拔除,必定后患无穷!

      黎强迅速把情况报告给了上级,组织也立刻做出反应,对全员进行了秘密筛查,最终把嫌疑锁定在了一个姓陈的同志身上。然而,组织并没有证据,总不能抱着宁错杀不放过的态度冤枉好人,而且这么做还可能让真正的“鬼”继续作祟。于是,甄别小陈的任务又落回到了黎强身上。

      可究竟该怎么做呢?就在黎强一筹莫展的时候,三科科长叶申之的名字忽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此人掌管特务的档案,又擅长挖情报,不找他找谁呢?

      于是下班后,黎强特意约叶申之喝酒。酒过三巡,叶申之喝得有点上头了,黎强一看时机已到,便开始旁敲侧击,一边替对方感叹他不得重用,一边煽风点火说旁人都是找关系上位的酒囊饭袋。此话一出,叶申之顿时觉得遇上了知己,恨不得当场跟黎强磕头拜把子。

      为了证实自己的才干,叶申之还醉醺醺地从保险箱里取出特情档案跟黎强显摆。黎强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还波澜不惊,和叶申之打哈哈,直到叶申之醉得不省人事,黎强才从他手里抽过档案,将里面的名字全都记了下来。

      通过这份情报,组织不仅甄别出了那个姓陈的有问题,甚至还发现几个平时不起眼的“同志”,居然也都是特务!要不是黎强,恐怕组织就要长期暴露在中统的监视下了。

      铲除了内鬼,黎强心里十分痛快,然而还没高兴几天,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却突然在眼前发生了……

      一天他接到消息,手下的特务成功抓捕到了周俊烈。前面咱们说过,这位可是当初推荐黎强去延安的恩师,后来还介绍黎强入了党。当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再见面时,一个成了穿着国军军装的特工,一个是被严刑拷打的犯人。

      黎强知道,为了保护自己,老周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然而幸运的是,敌人的这次抓捕并不只针对老周一个人,只是因为近日情报泄露事件频发,引起了上峰的不满,为了交差只好在出事地点附近随便抓几个嫌犯。换句话说,中统没有证据证明老周就是共产党。

      这样就好办了。黎强先把消息透露给老周,让他心里有数,之后不管敌人怎么拷问,老周始终不承认自己和共产党有牵连,而是假装成普通老百姓,只一个劲儿地喊冤。

周俊烈

      与此同时,黎强又给负责审讯的特务灌迷魂汤。对方呢,一直认为黎强是个机灵人,便细细听着。黎强假装站在中统的立场上分析利害,就说这次抓人,上头摆明了是想做个样子。抓的人多,这些人在牢里要吃饭,上峰能申报的费用就多,能揩的油水就多。可要是一直把人关着,天天都要管吃管住,上峰哪儿还有的捞呢。

      办案的特务一听,觉得好有道理,立刻就把审不出名堂的人默默放了,而这其中不仅有周俊烈,还有不少进步人士,都在黎强的周旋下转危为安。

      不论是铲除奸细还是营救同志,黎强都完成得十分漂亮。直到渡江战役前夕,他已经是国民党的副师长了。按照计划,他原本要跟着残部到台湾继续潜伏,却不想在撤离时成了自己人的俘虏。那封发往中央的电报将得到怎样的回复?黎强又能否自证清白呢?

      就像咱们开头小剧场说的一样,黎强在被俘后遇到了抗大的老同学钱申夫,并请对方往中共中央打了求助电报。其实钱申夫在心里是愿意相信黎强的,在他的印象里,这位老同学当年可是班里的高材生,几位老师都很看重他。而且毕业后,黎强就被领导直接要走了。再加上这封仅有八个字的电报,说不定他真是身份重要的大人物。

      电报发出去两三天后,一封由中央军委直发的绝密回电交到了钱申夫面前,内容同样简单:速送黎强同志赴北平。

黎强

      虽然只有短短九个字,却是字字有力。钱申夫明白一切后兴奋不已,赶紧把黎强迎了出来。虽然他不知道对方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但换了谁都明白:黎强必然承受了太多旁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很快,中央派专车将黎强接到了北平。也就是在这时,黎强的妻子才得知丈夫的真实身份,她不仅没有埋怨丈夫,还非常大方地理解了丈夫的苦心。休整了短短两个月后,黎强受命加入解放军,跟随部队踏上了解放大西南的征程。

      此时,换上解放军军服的黎强,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光明正大地回到他热爱的组织了。解放后,黎强曾在多个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直至1999年病逝,享年84岁。

      可惜的是,当后人想要寻找一些黎老的资料存放在纪念馆里时,却遗憾地发现能找到的东西太少太少了。或许这就是每一位特工的真实写照:在被需要时,他们选择潜伏在最危险的角落,将情报不遗巨细地传递回来,却把自己生存的痕迹抹得一干二净。而在不被需要时,他们仍然选择默默无名,静静地看着自己热爱的祖国繁荣昌盛。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说的或许就是谍影重重中无数个“黎强”这样的英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