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投稿前,必须要润色呢?给点建议

 Nursing小班长 2022-10-29 发布于山东

前天有位老师问了小班长一个问题:班长,你说我写好的文章,有必要去润色吗?我看润色的费用似乎也不高?(还能接受)

这个需要从几个角度来讲:

1. 目前,市面上能够做护理润色的机构少之又少,从实力来说,可以说为零。(当然,目标SCI期刊官网或编辑推荐的机构不在内),提醒大家慎重选择。
2. 据我了解的,现有的润色业务包括单纯的语言润色、深度润色。其中,单纯的语言润色是可以考虑的,顶多就是句子结构的调整和修订,一般费用也不会太高,基本是按照单词数来的,所以,如果真的是语言的问题,可以考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护理类的论文内容中多是疾病的背景介绍、变量的关系介绍,所以,千万不要在润色的时候把引用的意思改动了。
其次,深度润色,大概就是修改论文。这个地方的建议同第一条。
3. 软件翻译靠不靠谱?
很明显,不会很靠谱。大多数人在写稿件的时候,都是先写中文,再改成英文。这个时候,软件翻译是可以帮很多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们在写中文句子的时候,涉及到前后句子的逻辑性、代词关系等,软件在翻译的时候可能不一定能很好的翻译出来,所以,就要求你在写中文的时候,事先想好它可能被改成英文的句子表达是什么,然后再使用软件。
除去学术专业词汇,基本不需要太多的生词去让论文显得高大上。而论文的高大上只有靠研究设计、结果及讨论部分。语言的润色起到的效果应该不会太大。
这就跟之前我们的观点一致:当你的研究设计确定的时候,你的稿件能够达到IF分值基本大概就确定了。
就好比,最近在指导一位老师做质性研究的稿件,研究结果部分的主题提炼,用中文的话特别好理解,但是翻译成英文的话就有点纠结,不知道应该怎么设置比较好,甚至出现了一个“矛盾点”:前面的主题确定了,在写讨论时,因为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会不断地觉得前面的主题应该采用另一种翻译结果。所以,论文是前后保持一致的。不是那么简单。
4. 最后,观点:在做研究设计阶段就要选择好目标期刊,然后找一篇对标论文文献,然后对比来写自己的文章。


Supplementary

#科研辅导说明:

护理科研一对一辅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