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思高|一年好景君须记

 河南文苑 2022-10-29 发布于河南
嚯嚯的磨刀声
像山间奔走的流水
爬高上底

寒光闪烁,寒夜里的星光
刀刃也会疼痛

秋风已收割了庄稼
正在撂倒大地喘息的绿意

有些东西是割不完的
尽管阳光被风不停摆动
还是洒满落叶单薄寒凉的身体

在大地上行走
我呼出的气体,像高粱举起的火把
深沉炽热,此起彼伏


浓黑的夜色,给人疗伤
头埋得一低再低
指间泪水被被白河放大,缓缓西流

叶子在寒凉里摇摆,如一枚菠菜叶贴在季节的喉咙
反复吞咽

深秋了,走在街道上
我的脚步一再掂轻
以免踩住秋风拽下的叶片
怕它们再一次被踩疼

鱼贯而出,鱼贯而入
车灯如光滑的竹签,
串起了一辆辆游动的汽车
被薄霜反复打磨
而我,饮下的吞下的苦难化作汽油
202年10月14日夜



桐柏安棚的万亩高粱舞动秋风的红旗,潮水般起伏
唤起我关于老家的记忆
宛东杜岗那块儿土地,生长红薯、高粱和玉米
一颗一颗谷粒坚硬,筑起我少年的身高
之后经年,任由光阴打磨

在辽阔苍凉尘世里跋涉,我时常打开窗户
从徐徐吹拂的小南风里,搜寻炊烟的味道
就如我在大西北冬天的早晨行走,贪婪地吮吸凛冽白毛风里烧秸秆的味道

现在,每次献血撸起袖子的时候
我知道,一株高粱在秋风里又红了一次
那些圆润的颗粒,捎去我朴素的问候和祝愿


一株挺拔的高粱要结出多少穂粒,才能不辜负生养的土地

沙沙沙   掠过桐柏山的风吹醒安棚的秋天
叶片摩擦,像当年红25军急行单薄衣袖的摩擦
互相牵挂,轻轻抚摸

高粱红
一种最纯净深沉的红
源自内心的高昂敬意
如红军将士们头顶的红星
像被风雨侵蚀打湿的红旗,依然高高飘扬

在桐柏山,春天的杜鹃花被漫山遍野的枫叶替代之后
遥相呼应
乡村把岗丘平地上的红高粱汇成汪洋,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一次次滋润干涸

一年好景君须记
风景辽阔,留与秋风知性欣赏
醉倒了爬起来,香气袭人
点击以下阅读
铁凝:文学是灯
王蒙:看似燃烧的文学人生,不过是琐碎的日积月累
余光中: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
残雪:没有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
文学与人生||梁遇春
木心:文学是人学
阿城: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写作方法,收藏!
文学圈子是个是非圈!文学的春风,只会吹拂在极少数人身上||丹凤晒晒
张炜:相信文学
著名作家王蒙“永远的文学”演讲实录
王蒙:文学的喜悦
黄惟群:文学创作三阶段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诀窍:聪明的脑袋加笨功夫
格非:文学和经验的关系
贾平凹在陈彦文学创作全国学术研讨会高端论坛上的讲话
贾平凹:沈从文的文学
贾平凹: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
王朔:我的文学动机
从文学,到影视,到收藏-----马未都的传奇人生
莫言: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朱光潜:要彻底了解文学,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
方方:文学不必刻意去“赢得”任何人
施蛰存:爱好文学,不一定得从事创作
巴金: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贾平凹: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
老豹王:文学必永生
冯骥才|我心中的文学
回到六位作家的故乡,看文学如何起航
莫言:文学使人胆大
最经典的世界文学典故!
王蒙解读文革文学:生活不可摧毁 别光纠结政治!
王蒙:文学,让一个民族更富创造力
2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100个经典名句
参加全国检察文学笔会||傅先河
作家梁军谈文学创作||飞扬
河南籍作家再获茅盾文学奖,九位豫籍获奖作家作品
巴金为文学“呐喊助威”,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计报酬和名利
莫言:文学与牛
莫言:漫长的文学梦
这不只是文学写作技巧(扎心)
从炒股、开发房产到《人民的名义》,看周梅森的文学之路
文学艺术的天地只靠少数那几个大家撑着,到底能撑多久?||陈克
畅游在生活的海洋里——获奖感言 ||许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毛姆:诗歌是文学的春花与冠冕
南怀瑾先生:安顿人心、纯净思想的中国古典文学
钱钟书:我们应当毁灭文学而奖励文人
汪曾祺: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名家谈写作 | 李敬泽:写散文都应该努力做到“辞达”

刘江滨:散文里没有规矩

赵瑜:当下散文写作的弊病

贾平凹:散文的看法

季羡林: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冯骥才:散文是你的生活,你的心

孙犁:散文的感发与含蓄

孙犁:为什么散文不能多产

茹志鹃: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经典美句

著名作家林清玄: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季羡林散文《年》

名家散文精选

名家散文里的端午节

贾平凹散文《对月》

陈忠实经典散文:在河之洲

邵丽:我所理解的写作及其他

邵丽:写作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

邵丽:陈年旧事

穿过你的目光——诗人马新朝先生三周年祭||海盈、冯杰、吴元成

朱红色的钟敲醒夏日的渴望——吴元成诗歌论

我是一个说“瞎话儿”的人||尹聿

赵瑜:当下散文写作的弊病

邵丽:陈年旧事

王蒙:如果你累了,就换一种活法

王蒙:看似燃烧的文学人生,不过是琐碎的日积月累

莫言:我看贾平凹

格非2016年于清华大学的演讲格非2016年于清华大学的演讲

梁实秋:写作的三个阶段

施蛰存:爱好文学,不一定得从事创作

茅盾:技巧不是神秘的东西

巴金: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听书:15部茅盾文学奖合集

林语堂:写作的艺术

贾平凹: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

我们为什么而写作?

迟子建的12条写作建议

贾平凹:写作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王朔: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王蒙:与时俱进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重大主题”作品

贾平凹的创作路

杜拉斯谈女性写作

海明威:好作家,坏作家,写作要领

名家谈写作

为什么一定要写作?

谢有顺:写作的秘密

25位名家写作心得:让文字从优秀走向精致

名人写作小故事

余华:我的写作捷径

这不只是文学写作技巧(扎心)

写作技巧

方方:文学不必刻意去“赢得”任何人

朱光潜:要彻底了解文学,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

谢有顺:写作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

大作家们的写作习惯


作家的双重人格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

卡夫卡: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弱小得多

余华: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余华:我的写作捷径

余华: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

余华:只要人活的高兴,就不怕穷

格非:文学和经验的关系

陈平原: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

7个小技巧,让初写者每天都可以轻松写1000字

汪曾祺:一个人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作家呢?

短篇小说写作的10大要点和25个缺陷

史铁生:写作四谈

胡安·鲁尔福 :为了写作,我需要脚踏实地

9位名作家的创作经验

文学创作的诀窍:聪明的脑袋加笨功夫

阿来:除了写作,其他时间都是在游历、读书、观察

作家养成:14位作家的写作心得

徐则臣:写作从神经衰弱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