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甥陈国生首次见到毛主席,提出为养母毛泽建修墓,主席:没有钱

 数字人生6688 2022-10-29 发布于山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漂泊在外的游子大都有着思乡思亲之情,可毛主席却是个例外。

毛主席

1950年5月7、8两日,毛主席两天回复了32篇故交友亲寄来的信,可出现最多的文字却是“不要来北京”,但凡是请愿让毛主席为自己安排工作的,毛主席都会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不是共产党的价值,我毛主席更不会这样做”。

可在扑面而来的信件中,毛主席独独允诺了未有一面之缘的外甥陈国生赴京的请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毛泽建是陈国生的养母,那么他的生身父母又是谁?毛主席又是因何“拒绝”为毛泽建修墓?

两个苦命人的碰撞

1885年,十八岁的文素勤与毛顺生结婚了。

文七妹

郎才女貌的结合热闹了整个村子,而文七妹待人接物时的淳朴善良更是赢得了村民们的一阵夸赞。

她与自己的丈夫生下了五男二女,但不幸的是四个孩子都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毛主席、毛泽民、毛泽覃三个兄弟。

文七妹与三兄弟

“小棉袄”全部夭折,毛主席本没有妹妹,1905年出生的毛泽建是从身子不好的叔叔家过继过来的。

普天之下没有一位父母舍得将自己所生的子女拱手让人,但是毛尉生常年身体不好,妻子所患眼疾更是几乎导致双眼失明,如此贫困的家境无异于“人间炼狱”,毛泽建的母亲这才含泪将女儿托付给家境滋润的文七妹。

面对家中唯一的女娃娃,毛家三兄弟将毛泽建宠成了小公主,等到了上学的年岁,毛主席还将妹妹送到了长沙求学。

毛泽建

新世界的大门由此被打开,毛泽建逐渐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女孩,长成了可以和大哥一起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让毛主席很是高兴,在1924年写下“踏平人间坎坷路,巾帼英豪赛须眉”的字赠与毛泽建。

在何叔衡的介绍下,毛泽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人生中也自此多出了两个人,一位是丈夫陈芬,另一位便是陈国生。

陈国生是陈芬姐姐陈淑元与梁泽南的女儿,毛泽建与陈淑元的关系十分要好,因此陈国生也喊其为“泽建妈妈”。

大革命时期,一腔报国热血的梁泽南积极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革命的火种愈演愈烈,可敌人丧心病狂的屠刀也在1928年的3月降临。

牺牲的时候,梁泽南只有33岁,而陈国生也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女娃娃,失去了自己的父亲,陈国生随着母亲回到了外婆家生活。

毛泽建十分喜欢这个孩子,便将其认作干女儿,一起将她拉扯长大,可实际上陈国生与投身革命的母亲与养母亦是聚少离多。

因为1928年的时候,毛泽建参加了朱德和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凭借神出鬼没的行动,她成了远近闻名的游击队长,也被敌人列入了捕杀名单。

毛泽建(中)

在5月的一次行动中,蓄谋已久的敌人终于“如愿以偿”,毛泽建被逮捕了。

敌人认定她是毛主席的妹妹,自然知晓我党的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为了“劝其降伏”,敌人无所不用其极,种种酷刑是轮番轰炸,可无论经受什么,毛泽建都只有一句“我的名字是共产党,即便碎尸万段,我也不会低头”。

眼瞅着毛泽建是铁了心的不配合,招数用尽的敌人便在1929年8月20日的时候残忍将其杀害。

图片源自网络

毛泽建成了毛主席亲人中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而养母逝世之后,陈国生的母亲也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青春的热血为陈国生上了一节关于“忠贞和信仰”的课程,遗憾的是,陈国生由拥有两位“母亲”疼爱的宝贝成为了孤儿,交由外婆抚养长大。

对于自己那英年早逝的妹妹,毛主席用一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予以高度的评价,而对与妹妹有着相似经历的陈国生,毛主席也从未忘记。

毛主席

于毛主席而言,妹妹的责任就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在1950年5月收到陈国生想要让自己为其安排工作的信时,毛主席才写下“贤甥的来信已经收到,但不要来京,应凭自己的努力在湖南求得工作,顺带可以将乡间的情形告知于我”的回应。

丈夫“不好说”的过去

家中出了个“人物”想要沾光的思想很是正常,但在毛家,这样的想法却是错误和不可取的。

因为毛主席的“官”并非享乐,而是为人民服务,是一份“苦差事”。

无论是谁,毛主席永远秉持按规矩办事,走正常程序的方针,“特殊”是不存在的,作为主席,他不会以权谋私,但是作为亲人,毛主席却是想与自己这位外甥见上一面。

毛主席

当然,车费和赴京后所有的花销,都是毛主席自己的稿费和工资所出。

因为这样,陈国生在1951年的时候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是省委打来的。

“你是陈国生同志吗?毛主席邀请你去北京中南海见面”。

图片源自网络

接到这通电话,陈国生真是又惊又喜,她赶紧安排好工作,与文家的亲戚们一起来到了北京。

看着又熟悉又陌生的亲人们,简短的问候之后,毛主席率先对陈国生开了口,“你我第一次见面,外甥给舅舅带什么礼物了没有?”

陈国生(右)

此话一出陈国生直接愣了,呆呆地说出一句“家中养育四个孩子经济着实紧张,一时疏忽就这么空着手来了,舅舅莫要见怪,想要什么我回去买了给您送来。”

“你理解错了,主席指的'礼物’是乡土乡情的消息啊”,知道陈国生会错了意,众人便都轻笑了起来。

毛主席

毛主席喜欢开玩笑缓解旁人的尴尬和紧张,等陈国生放松之后,他才问出一句“我这样贸然请你进京,工作的事情可安排好了?”

原来虽然毛主席在1950年5与7日的回信中,拒绝了为毛泽建安排工作的请求,但是身为烈士子女,当地政府在得知陈国生父母的情况之后,便在长沙的一个厂子为其安排了会计的职位。

毛主席

这是身为烈士子女陈国生的应得,而工作稳定的她也谨记毛主席“打听乡土乡情”的消息,此次赴京也正是为着这件事情。

“报告主席,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我就跟您说一下农民们的情况……”。

等候多时的叶子龙和罗光禄随即打开本子,以做记录,等回来让毛主席就提出的问题逐一设法解决。

叶子龙

看着陈国生对自己的话如此重视,并且丝毫不芥蒂自己当时拒绝为其安排工作的事,毛主席的心中对其多了些赞赏,也像关心自己的儿女一样,在1951年的4月对陈国生抛出一句“你爱人是做什么的?”。

这句话不难回答,可陈国生却是吞吞吐吐,只因他丈夫宋毅刚的身份确实不一般,是国民党军队宋希濂部下的一名排长,还曾当过国民党中的警察。

宋希濂

弃暗投明是好事,但1951年全国范围内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正是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个宋毅刚就这样直接“送上门”,毛主席不得不多问几句。

“他是否杀害过我党人士?民愤大吗?”

陈国生摇头,“没有,他是穷人出身,走投无路才加入了国民党,没做过坏事,贬官也是因为可怜壮丁所以将其放跑,不仅如此,他内心对国民党的所为也是不认同的”。

听到这,毛主席才算有些放心,对着陈国生说出一句“你叫他好好改造就好”。

中国共产党一向是仁心善意,即便是1951年的反革命,针对的也只是那些穷凶恶极且不知悔改的恶人,对于平常之辈,都是秉持同胞之心,以改造为主

丈夫的事情完美解决,陈国生还有另外一个不情之请。

主席母亲的墓依旧是草坟

“舅舅,你能否跟政府讲一下,请他们拨款将泽建妈妈的墓修一下”。

毛主席

毛泽建在1929年的8月为革命牺牲,但是由于国家正处动荡,“内忧外患”的纷至沓来,让人抽不出时间和精力给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立碑,毛泽建在衡山金紫峰麓上的墓上也只有一块石碑。

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但正是因为事情的可大可小,毛主席才分外地为难。

因为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不止有毛泽建一个,用上千上万的数字来形容都是少的。

需要安葬的不只是毛泽建一人,所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毛主席即便是竭尽自己所能,也要给他们一个“家”。

但1951年明显不是时候。

抗美援朝的战事依旧焦灼,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输送,而全国在1949年才迎来解放,国家亟需经济建设,而建设需要的亦是大量的资金。

图片源自网络

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彼时的中国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财去修墓,于是毛主席只能用“我承诺你这件事一定会办,但现在还不行”婉拒了陈国生的请求。

毛主席是这样对陈国生说,也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证明着。

要知道,毛主席父母的墓只是一个草坟,数次有人建议重修,但毛主席都没有同意,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提议为文七妹修建陵园,毛主席亦是一直阻拦。

毛主席

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就连1950年11月25日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毛岸英,毛主席也是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马革裹尸无须还”,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朝鲜,那片他为之倾洒过热血的土地。

毛岸英墓

此般的作为不是亲情的单薄,而是所有的中国同胞都是毛主席的家人,他不是范仲淹,却在努力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情。

虽然陈国生的提及让毛主席避不可免地想到了伤心事,但对于陈国生他还是满意的。

毕竟在1951年的时候,毛泽建殉国已有22年,陈国生一直记挂,证明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而身为烈士遗骨,她却是真的没有钱给养母修缮墓地,也从侧面验证了他为人清廉。

身为亲人,毛主席想要帮认真生活的陈国生一把,于是让秘书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80元,用“舅公给孩子的”由头塞进了陈国生的口袋里。

此次北京一行,陈国生受益匪浅,她在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奢能做出多大的贡献,但却不能给毛主席丢人。

陈国生

她用这样的坚持在岗位上卖命,在生活上精心打点,照顾一家的饮食起居,而身为“一国之长”,毛主席也多方用力,让中国的经济以极快的步伐迈入新的台阶,在世界大舞台展现耀眼的东方色彩。

等到1959年,毛主席也信守承诺,在衡山县修建了烈士陵园,只不过,当工作人员再次提议为其母修碑建墓的时候,毛主席还是一句“就这样吧”。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别人,毛主席信守承诺,对于自己,毛主席是能省则省。

1951年一别之后,陈国生又去过北京几次,一是汇报地方工作,二则是担心牵挂毛主席的身体。

可这泱泱华夏担心毛主席的并非只有陈国生一人。

对于中国同胞而言,毛主席就是他们心中的“大救星”,他的音容笑貌不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随之消淡,他的丰功伟绩也会在代代的传承之中源远流长。

毛主席是毛家的亲人,更与中国的十几亿同胞永远同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