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人?是人?根本不重要

 heii2 2022-10-29 发布于澳大利亚

【本文共2668字,阅读约需9分钟】

蹭热点这事显明其实一直不太关注,也不太擅长,但是看这几天网上沸沸扬扬地在讨论这个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甚至还提到了“曼德拉效应”,未免觉得有些可笑。

Image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到底国学文化想表达的是什么,还有“曼德拉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次的话题中,有很多人都记得是“斯人”,但翻看各种资料上却显示的是“是人”。到底应该是“斯人”还是“是人”,这个问题咱们先不讨论。

先说说所谓的“曼德拉效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顺便还可以提下有时候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见到个场景,你觉得这种经历你好像曾经有过。

这根本不是什么平行宇宙和前世的记忆或者你具有预知能力,这只是你的大脑机制而已,你可以理解为聪明的BUG

那什么是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被定义为一种心理学效应,它指的是大众对某个历史记忆片段与史实并不相符的现象。就是大家在某方面的认知是相同的,但在求证之后发现认知与事实存在偏差,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记忆错乱。

人们之所以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曼德拉效应”,是因为这种现象是从大众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错乱开始的。

Image

关于曼德拉是谁,在这不浪费时间去叙说。想了解的自己在网上查查就知道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大众有了共同的错误记忆。

而这种错误记忆是如何而来的?先问个问题,在你的记忆中,蒙娜丽莎到底是笑了还是没笑?是那种深邃的微笑还是似笑非笑?

答案你根本就不能确定她到底笑了没笑。只是由于很多人根据她嘴角的上扬来讨论她当时的心情,是否笑了没笑。

而大多数人的脑袋记忆都是碎片记忆法,记住了几个关键词,“蒙娜丽莎”,“笑”。所以你脑海里自然勾勒出了这个记忆点。

Image

再来说一个颠覆你认知的一个小知识。

请问,你的心脏在哪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说是在左边。而事实上来讲,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心,它的尖头部分是超左边的。大部分还是在中间的三分之一处。以后不要再拿感受对方心跳的借口去触碰对方的胸肌了。哈哈……开个玩笑。

你发现了没,很多时候的你觉得并不是你觉得,是你的大脑储存记忆方式告诉你的答案。就像在遇到紧急情况,你的第一反应是保护头部,用手抱着头,因为这也是你的大脑在告诉你,头是你身体最重要的部位。

从人体的大脑记忆来看,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势必会接收到多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在人体大脑的相应区域中,以碎片的形式进行储存。

在特定的场景下,这些信息会通过一些线索、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按照你的习惯和认知再次加工后组合而成。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会在大脑中固定下来,哪怕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模棱两可的信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被我们默认为准确的信息,于是便有了“曼德拉效应”

好了,破除封建迷信的知识点扫盲我们搞明白了。希望以后你再遇到问题,不要再拍脑袋行事了,养成去思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自然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甚至慢慢具有自己独特的智慧方法。

Image

那咱们再来说说关键点,为什么显明会说“斯人”和“是人”根本就不重要?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我们的文化,首先是“通假字”,然后就是“一语双关”的习惯。我们不仅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文字也是很耐人寻味。

举例说明:《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这个“要”通“邀”,邀请的意思。而用了“要”这个通假字同时又能透露出盛情难却的诚意感。

而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也这么写道:“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里的“”通“”,也为知道、知识之意。孔子想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什么是智慧,故用了“知”这个通假字。

蒲松龄在文章中也写道“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但你会发现如果用“止”这个字,更容易突出屠户在遇到狼时的无奈和焦急。

Image

再来说说“斯人”和“是人”,你会发现口音很像,也有些类似于通假字,会不会有可能当时写教材的人是四川人写的呢?(四川人si,shi发音不太清楚)。这里只属于调侃下,你会发现,用“斯人”这个词更符合古人谦逊和自勉的性格。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vs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你感觉哪个更能表现出来内心的那种“虽处逆境,但有逆风而翔的决心”?有没有发现古文的韵味真的很有趣?其实我们在学古文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刻意咬文嚼字,死搬硬套。

“研究表明:汉字序顺不影响阅读,事证实明了当你看这完句话之后才发字现都乱是的。”发现了吗?我们的文字在于体会,而不是在于咬文嚼字。

再比如说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述你站在山顶的心情,第一个“我站在山上,看到其他的山都好小啊”;第二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更喜欢哪种感觉?

现在的教育体系和考试系统,往往会纠出错别字,背书也是死记硬背,固定问题,完全固定的答案,容不得一丝质疑。否则网友们也不会吹毛求疵的去追寻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了。

Image

但是,现在的状况我们也很无奈,毕竟我们人口众多,在全面推广教育的时候,为了保证大部分是正确的,只能这么去教育,也希望大家能谅解。

当然,如果你家庭条件比较好,我还是非常建议请个私教的。虽然这个违反他的倡导,但这就是现实,条件优越的家庭自然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条件。就算辅导班没办法像之前一样开展,很多人还是一样有办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而在古时候,纸张都特别的珍贵,而竹签记录文字又很不方便,所以古人尽可能的希望通过简短的字来描述当时的情景或想表达的意境,所以用词非常的讲究,但不论哪种方式,都是希望看到的人能体会,甚至是体悟到一些内容。

说到竹签了,顺便给大家讲个有趣的事——其实你我都是“学富五车”。古人用竹签写字,一片竹签大概只能写30个字,而5辆马车大概只能拉1000多片竹签,大概总共也就几万字,如果你把显明所写的文章看完,那也不止“学富五车”了。

Image

既然说到“言不尽意”了,咱们再来说说“言不尽意”的经典:老子的《道德经》。

开篇老子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意思。同时里边还讲到“上善若水”。单单这一句话就有很多种解释,它到底解释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悟道了什么

显明理解了多层含义,其中有一层挺有趣的,估计和你想的又不一样了。首先,我的断句是这么断的:“上,善若水”。PS古文大多没有标点符号)什么意思我就不解释了,相信我这么断句的话,很多人都能猜测到我想表达的。

所以你会发现,书怎么写不重要,怎么读才是最重要的。你体悟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这才是最影响你的。

毕竟之前说过,由于认知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而你想成为与众不同,就要建立自己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向他学习认知和思维就可以了。

易说→我只关心你过的好不好
关注我,就像我只关心你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