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孩子5岁那年,我和丈夫在父母的帮助下进了厂。 虽然有了个稳定工作,但丈夫之前创业欠了一屁股债,我只能白天在厂里工作,晚上做代购、卖保险,尽可能多挣点钱。 我妈心疼我,大老远从老家赶过来帮我带孩子,没带几天,就喊受不了了。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叫声:
我只能隔着电话,无助地安抚:
或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比同龄人更敏感。 他去人多的地方玩,会特意跑开,去一个离我远点的地方,时不时回头看我。 可当我真的走开,他又会大喊“妈妈别走”。 孩子上小学后,性格问题就更明显了。 他比较矮小,却动不动就打架。因为我频繁请假去学校,领导经常甩脸色给我,孩子爸爸也说我把孩子教坏了。 我心烦意乱,质问孩子为什么要到处惹事。 孩子愤愤不平地瞪我。瞪人这个习惯很不好,但比起他过去拿东西砸人要好太多。 为了改掉孩子的暴脾气,我非常关注孩子的表情,还特意咨询了育儿专家。 专家建议我教育分级: 想改掉孩子一个很坏的习惯,要先引导他达到一般坏,再达到不太坏,最后再变好。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后来的日子里,我一直践行这个方法,心想:孩子上了中学,交了朋友,脾气慢慢会变好的。 可现实狠狠打了我一巴掌。 某次孩子放学回来,我看见他胳膊上有淤青,便询问原因,他开始闭口不谈。我一再追问,他才说出自己在学校的遭遇。 孩子想要交朋友,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心情不好就会砸人,导致朋友们纷纷远离他。 哪怕是最初很要好的朋友,相处久了也会远离他。 有时他不砸人,但什么话都不想说,觉得跟谁玩都特别没劲。一来二去,同学们都觉得他是个怪人。 我打电话询问班主任,她坦然道:
挂了电话,我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孩子身上发生的事。 这两年我也注意到,孩子越来越情绪化,原本清澈的眼睛中阴霾日益浓厚,有时会呆呆地看着同龄人玩闹。孤独的滋味不好受,他一定很想交朋友。 作为母亲,我该怎么告诉一名儿童:你需要改一改自己的性格? 思来想去,我决定关注他的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孩子的交际质量,来改善他的暴脾气。 我一下班,就去学校接他,随身带着各种零食,请他的小伙伴吃; 时常告诉孩子,小伙伴遇到困难,只要你能帮,就主动帮助他; 并且鼓励孩子,多带朋友来家里玩,我会提前准备好好吃好玩的东西,不嫌麻烦也不嫌累。 在我的努力下,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开朗了,原本动不动就跟人发生冲突,现在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派头。 他自豪地跟我说:“同学都羡慕我,说我妈对我太好了!” 我心里喜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我没想到,这只是第一道坎,迈过去后,等着我的是更大的挑战。 升上中学后,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但不知从何时起,他不再带同学回家玩,每次回到家,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小时候那个生猛的“小老虎”,现在完全变了个人,越来越自闭内向,对什么都没兴趣。 初三上半年,孩子爆发出强烈的厌学倾向:睡懒觉、迟到、早退、逃课…… 老师几乎一周给我打一个电话,让我多关注孩子。 我总是藏着心酸,一言不发,心想:难道我还不够关注吗?我做得还不够吗? 我尝试着跟孩子沟通,可孩子什么都不肯跟我说。 迫于无奈,我带他去做心理咨询。 没想到,咨询师告诉我一个意料之外的可能性: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呢? 可是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消极,越来越沉默,也不再跟我分享心事,我不敢否定这个可能。 于是,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中度抑郁。 我的脸一阵发烫,这张纸仿佛在嘲笑我:你是个失败的母亲,看看你把孩子教成什么了…… 当天晚上,我哭湿了枕头。 第二天,我难得地睡过头了。 醒来眼睛肿得不行,我想着先把早饭做了,再拿冰块敷一敷,一进厨房,却看见孩子安安静静地在剥水煮鸡蛋。 见我出来,他小声叫了一声“妈”。 我酝酿了半天,觉得孩子已经十多岁了,是个小大人了,是时候放低姿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对话了。
孩子瞪大眼睛,仿佛被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脸涨得通红:
孩子声泪俱下地控诉:
我惊呆了,我以为自己做得够多、够好,却从来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眼里竟然是这么一个严苛、冰冷的母亲。 孩子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请教了精神科医生。 医生指着《精神分析诊断手册》告诉我:
我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小时候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打人、抢东西,不是因为愤怒,是因为心情抑郁啊! “可是,为什么孩子这时候患上抑郁症了呢?总有什么原因吧?”我问。 医生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
跟医生聊了一下午,我解开了心头的结: 孩子患上抑郁症,不见得是母亲教育失败,也不见得是因为单亲家庭的成长环境。 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比较弱,因为我总是让他忍耐,很少引导他正确宣泄情绪,所以孩子对情绪总是“一刀切”。 而“一刀切”的源头,是孩子有一个同样只懂忍耐和自我压抑的母亲。 这两年,丈夫的生意小有起色,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我还是改不了自卑的性格,总是习惯性讨好别人。 内心深处,我是愤怒的。因此尽管我付出了那么多,在孩子眼里却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孩子的病,戳破了我的强颜欢笑。 或许我也抑郁很久了,才会无意中给了孩子那么多情绪上的压力。 清楚孩子内心的变化后,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允许孩子休学一段时间,接受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第二,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宣泄压抑的情绪。 效果意外地好。 第二个月,孩子就主动告诉我,他想复学。我原本担心学习压力太大,会让孩子的抑郁复发,但后来他再也没有复发过。 而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也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也是家长的心理问题。 结婚这么多年,丈夫对我并不好,我心里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苦闷,十多年来一直忙于谋生,无暇照顾自己。 本以为忍忍就过了,没想到潜移默化到了孩子身上。 我想,孩子或许是在代替我生病。 因为当我开始照顾自己,孩子也慢慢“痊愈”了。 高考结束后,孩子顺利考上一所双一流大学,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我,说我苦日子熬出头了。 我笑笑,心想:何止是苦,简直是九九八十一难。 高考成绩公布当晚,孩子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瓶红酒,一边喝得小脸通红,一边拍着胸脯跟我说:
我哭了,不再压抑自己,当着孩子的面,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如今孩子已经毕业,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了解我们的人都说:
在这里分享我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抑郁症并不可怕。 20年与抑郁症搏斗的生活,教会了我一件事: 不要因为孩子患病了,感到愧疚;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够好,觉得亏欠了孩子。 做一个能够处理情绪、自我肯定的妈妈,以身作则,孩子同样可以在阳光下慢慢痊愈,茁壮成长。 哪怕无法抗下所有风雨,也要让孩子看到: 一个内心强大、无惧风雨的妈妈,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作者:芒来小姐,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八点,陪你读书、看故事。 |
|
来自: 新用户9050207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