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

 铭记心间 2022-10-30 发布于广东

我的父亲   (羊) 钟嘉雯

  我的父亲是本地人,在广州出生,在广州长大。他身材高大,看上去很健壮,面相严肃,甚至有点高冷。其实他非常慈祥、善良,认识他的人都会感叹于他的修养与胸怀。从小受广州包容与务实文化的熏陶,父亲很质朴也很纯真,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

  父亲的童年时代是在一栋老房子里面度过的。那样一栋上世纪20年代的摇摇欲坠的房子,竟可以被他玩出“花”来——他从小就是爱创新、爱发明的主,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的热情也从没有被环境的恶劣所改变。那些创新发明就是他儿时最好的消遣。幼儿园时的他曾经想把一个玩具钢琴改造成一个音乐盒,结果音乐盒没有做成,反倒是钢琴盒被弄坏,他被父母狠狠教训了一顿。但是他对发明的兴趣不减反增,新买来的玩具又被他拆了再拼,拼了再拆,不管成功与否,他都乐此不疲。

  稍长大了一些,男孩子的健壮体魄与永不言弃的精神便在他身上显现出来。父亲的学习成绩起初并不出色,但是酷爱打篮球。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附近的球场练球一个小时,然后再满身臭汗地去学校上课。中学时他进了省实的篮球队,为学校夺下多座奖杯,他说那是他中学时代鲜有的“高光时刻”。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父母不支持他继续这项运动,他因此没能在这方面获得更高成就,但篮球仍是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常常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即使没有机会。”这句格言贯穿着他的整个人生,在以后的摸爬滚打中,这句话一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他,支撑着他,让他一路乘风破浪。

  父亲的求学之路可谓非常艰辛。他的文科成绩非常优秀,但为了继承家业,却不得不选择了自己毫不感兴趣的医学。但是父亲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向命运低头的人,他生来就有一种不服输的斗争精神,驱使着他在新的领域摸爬滚打,从头做起。读完本科,他工作的同时去考研,忙得焦头烂额。但父亲说,人一旦有了一个目标,就不会因为忙碌而感到痛苦。父亲就是如此做的。他常常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那段时间他极速憔悴了下去。但为了获取知识与考试,父亲每周都要坐飞机去听课,有时是坐火车,他说这样便能省下一笔住宿费。晚上十点多的火车在茫茫夜色中缓缓开动,父亲靠在窗边想象着外面的星辰大海,那就像他熠熠生辉的梦想正带着他驶向远方。

  其实,这些事情早已经是过眼云烟,父亲从不和人细谈他的艰辛。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脸上云淡风轻,真正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的他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小时候那些奇思妙想在长大后竟一一实现,他做了很多发明,获得过十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奖励。每天忙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手术,四处奔波讲学,但是他乐在其中。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也从来没有觉得辛苦,每天回到家中,他仍是以慈祥善良的面孔面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我想说,他是最好的父亲与丈夫,也是很多人的一生恩师。他名下的荣誉难以来计数,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一直保持着从小时便有的那颗质朴、善良、充满好奇的心。

  现在的父亲仍然在四处奔波,救死扶伤。大千世界中,他这么平凡的一个人,却有着能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与震撼的人生传奇。他那慈祥、温柔的笑颜,朗朗的语调,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在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心中熠熠生辉。在我的心中亦如此。

  作为一个父亲,读了女儿这篇写我的文章,我的心中翻起百味,有感激,有责任,更多的是欣慰。

  感到喜悦的是,女儿从我们平时的待人处事和工作态度中能够吸取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到的责任是,如何能保持在女儿心目中的这种高尚的形象、敬业的精神、端正的三观、健康的体魄,还有对待家庭的责任。

  我感恩于自己在女儿心中的美好形象。我的幸运足以对得起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身负国家的荣誉、为人师表的压力、周全照顾家庭的责任,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要更加努力才能完善自我、保持热情和拥有强壮的体魄。

  先有父母的披荆斩棘,才有子女的乘风破浪。愿我们共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