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发声:一种促进社区治理与更新的参与式研究方法

 江南一鱼6jvvqc 2022-10-30 发布于江西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其作“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从地方实践的角度来看,城市更新从“拆改留”逐步转向“留改拆”,从大尺度城市改造走向精细化社区更新,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强调人的核心地位。为此,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了城市更新条例,确立了城市更新的法律地位,补短板、强弱项和促民生已成为社区更新的核心原则。

然而要调动居民参与、挖掘居民需求,尝试从使用者角度开展积极、持续的更新,传统的城市研究和规划方法中却鲜有适用的研究工具。事实上,传统工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转化困境,突出表现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难以区分轻重缓急、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居民的获得感不强等。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行动之间搭建桥梁,不仅是社区更新急需突破的瓶颈,也是社区治理亟待完成的思路转变和方法创新。

1

什么是影像发声?

本文研究团队尝试介绍一种国际上新兴的参与式研究方法——“影像发声”(Photovoice),该方法具有要素可视化、问题场景化、参与程度高、行动导向性强四个主要特点。其优越性突出体现在改善公众参与质量,激发个体和社区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可以有效弥补“外来专家”对建成环境核心价值与主要矛盾的认识,帮助有限的公共资源和更新行动发挥最大的效益。

特点一:要素可视化。对于利用影像发声开展的研究活动而言,参与者通过拍摄和解读照片阐述自己的观点,研究人员则在理解影像和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价值化提炼。来自真实情境的影像,其场景还原度较高,可以避免重要信息的遗漏与碎片化,减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沟通隔阂与误解。

特点二:问题场景化。构建与个人体验、经历等相关的场景认知一直是社区治理与更新工作的难点。基于研究对象真实体验的价值识别和问题发现弥足珍贵,但却是外来研究人员很难洞察的。影像发声便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沉浸式体验,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研究问题获得全面的认知。同时,针对场景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不断生成新的议题,对研究人员形成系统性启发。

特点三:参与程度高。利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研究,不受个体阅读、理解和反应能力的制约,对老幼群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参与者更为友好。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问题做出反应,从传统意义上被研究的“他人”转变为研究中的“主体”,由被动回应到主动反思自己的处境,思考改变现状的可能,构建自身对客观环境的审视与批判视角。

特点四:行动导向性强。影像发声方法不仅关注对研究问题的探索,也关注行动建议和实践变革。事实上,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大多以实践为目标,尤其是对于那些存在紧迫更新需求但缺少清晰行动方向的项目,影像发声是难能可贵的有效手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卡洛琳·王(Caroline Wang)和玛丽·安·博瑞思(Mary Ann Burris)在一项由福特基金会支持的、针对中国云南贫困农村妇女健康的研究中,最早提出了“影像发声”。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检索发现,在1994—1999年期间,关于影像发声的少数文献主要来自该方法的提出者卡洛琳·王(Caroline Wang)及其研究伙伴,较早使用的术语是“Photo Nouvella”,1997年以后开始使用“Photovoice”。随着公共健康、公众参与、社会公平等研究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2012年以后该方法开始得到全球性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数量显著增加,至2020年底迅速增长到1896篇(图1)。与此同时,应用影像发声开展研究的领域也从早期的公共健康和社会学领域,扩展到教育学、心理学、护理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等学科(图2)。

图片 图1 | 1994—2020年应用影像发声开展研究的文献分布
资料来源: 根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数据分析绘制。
图片 图2 | 应用影像发声研究方法的主要领域
资料来源: 根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数据分析绘制。

2

影像发声方法的特点

影像发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阐述影像含义的方式来记录和发现社区问题,促进基于问题的批判性对话和本地化知识构建,进而推动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基于参与者个人、参与者之间,以及项目团队、机构和所在社区共同参与社会行动的过程。区别于依照一套惯用的模型或程序开展的实证研究,影像发声法注重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性理解,而不是对某个研究假设的验证。换句话说,影像发声并不根据研究假设刻意寻找证据,而是把收集的资料进行组合、概括,采用归纳的方法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洞见。同时,利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研究时,参与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需要进行自主思考和选择,并在研究人员的引导下针对其拍摄的影像表达意见。研究过程融入真实的场景和经历,比以往的研究手段更有利于揭示场所与使用者的相互影响(图3)。
图片
 图3 | 研究人员向老年人参与者讲解使用手机拍照的方法
资料来源: 研究团队自摄。
影像发声所提供的拍摄照片和分享知识的渠道简单易行,这对于那些原本缺乏话语权和表达渠道的弱势群体而言难能可贵,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下对自己拍摄的影像做出解读,如同研究组成员一样,甚至因其原住民身份而无形中被赋予“专家”和“拥有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进行问题阐述的思考和表述。

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通过参与者的讲述而获得深入的理解,在讨论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从而获得客观和完整的认识。视觉和口述配合的表述过程,不仅有助于讲述者聚焦于讨论的问题本身,也便于研究者通过视觉影像捕捉到讲述者的真正意图。

影像发声对社区的管理者和合作伙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居民的评论为社区管理者和服务者提供了真实的信息,社区的价值和地方的商业机会得以呈现。同时,参与者常常可以利用实践中的智慧为社区更新中的难题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图4)。
图片
 图4 | 访谈现场
资料来源: 研究团队自摄。
基于影像发声的方法论,研究者通常鼓励研究对象以某种形式开展反思、对话和行动,研究过程与社区能力建设相结合,将扩展社区知识与促进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平衡权力差异,建立信任,从而同时发挥着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价值。
影像发声的研究过程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研究和参与的双重意义。研究人员是与参与者一起进行研究,或者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对参与者做研究。二是自下往上的草根精神。在知识传播方式上,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扩散模型,而是“赋权参与”模式或多元参与方式。三是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问题的起因,继而动员成员的创造潜能来解决问题。

3

影像发声的应用前景

影像发声是一项可行性很高的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将影像发声方法引入社区治理和更新行动,影像和文本资料由居民自主生成,研究者则通过鼓励相关利益者平等地交流与对话,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意见,推动社区能力的建设。与传统的社区调查方法相比,影像发声较少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可为参与者提供更加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通过审视、思考和表达过程,使用者立足于自身的主观感受和环境体验,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打破经验局限和认识偏见,弥补外部技术干预的不足,为社区更新提供精准施策的依据。

影像发声也是一个向社区和居民赋予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人们在宽松的气氛下拍摄照片、分享观点,因其对特定问题的洞见而在研究中被赋予“专家”和“主角”的身份,从而促使其更好地承担起研究者与行动者的使命。其价值不仅在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在于唤醒意识、推动实践,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因而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图5)。
图片
 图5 | 调研人员与老年人就照片开展访谈
资料来源: 研究团队自摄。

《影像发声:一种促进社区治理与更新的参与式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影像发声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读者还可以参阅2020年《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发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区压力响应与网络韧性——一项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2021年第4期《上海城市规划》发表的《女大学生的校园场所依恋——一项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

本文撰稿:于一凡  张庆来  沈宛仪

推荐拓展阅读文献

■ WANG C,BURRIS M A. Photovoice: Concept, Methodology, and Use for Participatory Needs Assessment[J].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1997(3): 369-387.

■ HOULE J, COULOMBE S, RADZISZEWSKI S, et al. Public Housing Tenants’ Perspective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Ppositive Well-Being: An Empowerment-Based Photovoice Stud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8,18:703-731.

■ MAHMOOD A, CHAUDHURT H, MICHAEL Y L, et al. A Photovoice Documentation of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in Older Adults’ Physical Activity in Two Metropolitan[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2,74:1180-1192.

■ 于一凡,张庆来,詹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区压力响应与网络韧性——一项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20(S2):197-201.

■ 于一凡,张庆来,沈宛仪,等. 女大学生的校园场所依恋——一项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21(4):72-78.


原文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