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丹地基《自性即金丹》(金丹系列3)

 王wlaxgfw9fk10 2022-10-31 发布于广东

自性即金丹

我在之前一文《<楞严经>中的金丹修证次第》曾说《楞严经》是部修炼金丹的经典,但我请诸位不要把此经与道家的丹经来相比较,道家后世很多丹经里面说的修法远远不够。

比如说,我接触过很多修内丹的人,大多数都认为修成阳神后,就了生脱死了,修成阳神后就究竟了,无余道可修了。

其实还远得很。修成阳神说实话就是五蕴解脱中的色蕴尽的功夫,如果放到菩萨五十二阶位里,也就是与十住位说的接近,后面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放到五蕴解脱里,修成阳神是五分之二的功夫,放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里,也是五分之二的功夫。所以,希望修成阳神的佛友道友不要心生傲慢,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了。

佛门本有金丹的修法,只是佛门的金丹不叫金丹,叫菩提月轮,叫舍利子,叫摩尼珠。

丹有金丹、大丹、幻丹之分。

先天不生不灭之本性,谓之金丹、大丹。这个金丹、大丹就是佛经中常出现的"十方圆明"的圆明本性。

《心经》中“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那个舍利子,依我之见,那舍利子指的是不生不灭的菩提月轮、自性金丹,而非人名。

三界十方,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无明障碍了他的佛性光明而已,只要直接彻底了性,自然明月当空,如如不动,速入佛地。这种修法,其实与道教的上品丹法、藏密大圆满的修法是相通的。很多人都认为金丹是金丹,自性是自性,这个是错的。真正修到大丹的境界,性命合一的境界,金丹即本心,大丹即自性。

见以下这段经文:

诵满一万遍,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

菩提心显现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

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与无量俱胝菩萨众,围遶来迎行者,安慰身心,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摘自《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大正藏》第十九册71

什么叫“菩提心显现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这段话我不作解释,你们自己想想什么叫做“显现身中,皎洁圆明如净月”?


看完就段经文再看看来自佛门三昧之王的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中云: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今当为汝分别解说菩萨所行功德地法。

初地菩萨。犹如初月光明未显。然其明相皆悉具足。

二地菩萨如五日月。

三地菩萨如八日月。

四地菩萨如九日月。

五地菩萨如十日月。

六地菩萨如十一日月。

七地菩萨如十二日月。

八地菩萨如十三日月。

九地菩萨如十四日月。

十地菩萨如十五日月。圆满可观明相具足。其心淡泊安住不动。不没不退住首楞严三昧。

这段经文我也不想解释,我请读者自己问你自己,这“十地菩萨如十五日月,圆满可观相具足,其心淡泊安住不动,不没不退住首楞严三昧。”是什么意义?

为什么我们看见图中的佛菩萨总是在一个金色月轮中?

其实那是心中禅像内景。如今之佛门中人只能画出来,有几个人能内证到心中金色月轮中有一尊三十二相菩萨,明明了了?

要知道那金月轮乃道家所说的金丹、大丹。

那金月轮中坐的三十二相菩萨,就是自己的圣胎。

菩提月轮与金丹,名虽有异,然事实相同。

佛门中人修丹,直接了性,证到心中金月轮如如不动,也就是成就大丹的境界,此法与上品丹法直接炼神还虚相同。

但是,直接了性很难,世上没几个慧能大师,必须步步渐修,所以才有了金丹的渐修法。

一般人以为自己能见个光球就是结丹了,那只是丹砂,还不是真正的金丹。

真正的金丹必须大彻大悟之人才能见到。一般人靠观想、采气、采药结的丹属于幻丹,对身体的气脉有一定的帮助,但此丹既然是聚精气而成之丹,那也有精气用尽之时,故谓之幻丹

故《性命圭旨》云:

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人。故曰:认得不死人,方才人不死。那不死的人,道家呼为铁汉,释氏唤作金刚,即世人本来妙觉真心是也。

   此心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其体不生不灭,其相无去无来。究之,于先天地之先,莫知其始;穷之,于后天地之后,莫知其终。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乾坤依此而覆载,日月依此而照临,虚空依此而宽广,万灵依此而变通。三教大圣,教人修道,是修这个;成仙成佛,也是这个;戴角披毛,也是这个。

圣凡二路,由此而分。出生死,再无别途;登涅槃,唯此一法。

诚如此书所云:

如果你要修成不生不灭的金身,那你就得先把自己那个不生不灭的自性找出来,然后依此起手修,方能谈了生脱死。

如果你不依清净圆明的自性修,却依有生灭的识神修,依有生灭的精气修,那修出的丹终是幻丹。

修出幻丹,在道家叫做炼己不纯,筑基不稳。

云何炼己?中央己土,指自性本心。

心者,能知能觉之本性也。

炼已即坐禅时一直保持那颗能知能觉的本心,

对身外之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知妄念而不随。

  在行住坐卧中保持认真把该做的事做好,

但做完事后,心如明镜,来物即映,去物不留,

谓之“应无住而生其心”,

谓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

谓之炼已、保任、守中、立断。

五祖弘忍大师云:“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其实这句还有一层密意是:“不见本性,炼丹无益。”

因为不见本性而修丹者,不依清净元神而修,而依不净识神而修,十有八九遇魔境,最后难以出离。

是故,佛祖心印只传开悟之人,亦是此意。

后世口头狂禅认为禅宗不过是一张嘴,三寸不烂之舌。

非也!非也!三世诸佛心印却能轻泄?

真口诀唯传智慧善士,故后世狂禅不知禅宗有丹法之事。


我所言论,不作圣解。对错与否,读者自悟。

持续更新中...

打坐站桩,进群共修。扫码加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