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很赞

 体系管理 2022-11-01 发布于浙江

1.0 目的

确立本公司内部审核程序,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及符合性。

2.0 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审核组长并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3.2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内审,编制《内审工作计划表》以及协调有关内审的一切活动。

3.3审核组员负责实施内审,发出相应之《不符合报告》并跟进其是否按时回应及有效。

3.4各部门相关人员在实施内审时,应予以配合、协助。:

4.0 定义

5.0 作业程序

5.1审核的频次、人员及内审

5.1.1由品质部每年制定审核方案,确保每三个日历年,覆盖一次全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或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更、或依总经理指示,管理者代表负责及时安排修订《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外的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5.1.2由管理者代表担任审核组长或由其任命。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审核小组,挑选审核组员。所有审核组员必须是通过培训合格的资格内审员。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制程过程审核员和产品审核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5.1.2.1 了解生产产品部件流程及汽车产品部件审核过程方法,包括具备风险的逻辑思维处理方式;

5.1.2.2 了解适用客户特定要求;

5.1.2.3 了解ISO9001:2015和IATF16949:2016中与审核范围适用的相关的要求;

5.1.2.4 了解与审核范围有关的核心适用要求;

5.1.2.5 了解审核计划、审核实施、审核报告以及审核关闭。

5.1.3 制程过程审核员:应确认待审核的相关制造过程,具备技术知识,包括过程风险分析(PFMEA)和控制计划。

5.1.4 产品审核员还:了解产品要求,并能够使用相关测量和试验设备验证产品符合性。

5.1.5 内部审核员能力的维持与改进方法:

5.1.5.1 每年执行组织规定的最小数量至少一次的审核;

5.1.5.2 内部更改(如:过程技术、产品技术)和外部更改(如:ISO9001:2015和IATF16949:2016 、 核心工具及客户特定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认知。

5.1.6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

第二方审核员应符合客户对审核员资质的特定要求,需要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5.1.6.1 了解汽车审核过程方法,包括具备风险的思维;

5.1.6.2 了解适用客户及组织特定要求;

5.1.6.3 了解ISO9001:2015和IATF16949:2016 审核范围相关要求;

5.1.6.4 了解待审核制造过程,包括PFMEA和控制计划;

5.1.6.5 了解与审核范围相关的核心工具要求;

5.1.6.6 了解审核计划、审核实施、编制审核报告以及审核关闭。

5.2审核活动过程

5.2.1审核组长编制并发出《内审工作计划表》,提前通知各内审员及相关部门,审

核计划应体现过程的审核方式,并包括不同班次;

5.2.2各审核组员熟悉日程安排,根据《内审工作计划表》,制订与自己承担任务相

应的《审核检查表》。审核组员需经过相关的专业的培训,不参与与自己工作

有直接责任关系的部门及项目的审核。产品和过程的内审员还必须掌握相应

的产品及过程方面的业务知识,熟悉业务工作及其规范.

5.2.3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内审首次会议,以明确内审的目的、依据、范围、方式等。

首次会议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审核组员及各部门主管。

5.2.4 制程过程审核

采用特定要求的过程审核方法,每三个日历年采用过程方法,审核一次全部的制造过程。以验证与本汽车QMS标准的符合性。并根据风险,内部和外部绩效趋势和过程的关键程度确定审核方案的优先级,具体参考《过程审核管理程序》

5.3.2.1在审核计划内,制程过程审核应涵盖所发生的班次,包括适当的交接班抽样。

5.3.2.2 制造过程审核包括过程风险(PFMEA)、控制计划和相关文件有效执行的审核。

5.2.5 产品审核

5.2.5.1每年由品质部制定产品审核计划包括制造程序。

5.2.5.2在生产及交付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对所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具体参照《产品审核管理程序》。

5.3现场审核

5.3.1各部门主管根据审核日程安排做好准备。

5.3.2各审核组员按日程安排和《审核检查表》到现场收集客观证据。

5.3.3各审核组员将收集的客观证据记录于《审核检查表》上,受审方主管作确认签名。

5.3.4各审核组员根据《审核检查表》对照审核依据,对违反审核准则规定的项目,填写《不符合报告》。

5.3.5现场审核完毕后,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内审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审核组员、各部门主管以及不合格项目有关责任人。

5.3.6末次会议中,应提出审核的结论,阐述其意义、依据等,得到各受审部门的理解和确认。

5.3.7审核组员发出《不符合报告》给各有关责任人,责任人员应基于实际情况提出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并予以实施。

5.3.8发出的《不符合报告》,各责任人于三日内回复,全部移交到审核组长处,审核

组长作为依据,作出《审核总结报告》,交总经理审批,并分发给各部门。《审核总结报告》需提交下次管理评审会议,作为评审依据。

5.4审核总结报告一般应阐述以下内容:

A.审核的目的、依据、要求。

B.审核的范围。

C.参加受审人员。

D.审核缺点的统计。

E.改善情况,各部门的配合情况等。

6.0相关记录

6.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6.2《内审工作计划表》

6.3《审核检查表》

6.4《不符合报告》

6.5《审核总结报告》

6.6《签到表》

7.0相关文件

过程审核管理程序

产品审核管理程序

8.0流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