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对于阴谋,阳谋才是谋略的最高境界

 大智若愚wxy 2022-11-01 发布于重庆
文章图片1

《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感应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这两种力量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像阴阳两极,同性排斥,异性吸引,二者缺一不可。《易经》中的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代表了自然界万事万物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文章图片2

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成者,积德也。谋略或说计谋,在鬼谷子看来有阴谋和阳谋之别。

对于阴谋,相信大家都了解,从字面上解释就是隐蔽的事情,见不得光的事情,不可公示与人的事情。对于阴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提起这个词语,就联想到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人在偷偷的笑,邪邪的样子。

阴谋论是一个特别省劲的工具,不管干什么,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要有人为此负责,都可以套用上,这是他们的阴谋,不需要证据,给他下这个阴谋的结论就可以。

阴谋最致命的破绽就是,只能玩阴的,不能让人看穿,如果被人洞察到了,就会失去原有的作用。

古人都总结了,有阴就有阳,万物负阴而抱阳,简单明了,那有阴谋就有阳谋。阴谋常听而阳谋无耳闻。

什么是阳谋?

阳谋,就是我大大方方把一切都告诉你,而你却依然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只能继续按照我写的剧本走,我公示与众,你奈我何!

阴谋通常是数术,而阳谋就是大道。你出阴谋我可破解,你出阳谋堪称无解。

相对于阴谋,阳谋才是谋略的最高境界。

谈及中国古代史,一些学者认为中国阴谋盛行,是一个“阴谋的国度”。其实,这些学者可能 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历史,阴谋大多数都是出现在电视上,小说上,但凡古今伟人都极少使用阴谋,相反更多使用阳谋。伟人使用的阴谋过多,德行自然就少,又如何得到天下人真心称赞?

文章图片3

举个经典的栗子,不得不说前人的智慧令人崇拜,面对这种近乎无解的局面,汉武帝想出了一个办法,也就是今天要说的推恩令。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但就是破不了。

之前诸侯王势力大,容易生乱。削藩,不可取,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和明建文帝的靖难之役都是削藩引起的内乱。

文章图片4

汉武帝就是用推恩令来解决了这问题。假如一个诸侯王,有五个儿子,如果是按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所有土地,其他儿子可能一点土地都分不到。但是推恩令一来,五个儿子都可以继承王的土地,平分家产,但每个人只能分到五分之一的土地,这样传几代下去,大诸侯就慢慢被分割了,自然威胁不到中央。

推恩令妙就妙在,诸侯都知道汉武帝想干嘛,但纵使万般不愿,也毫无还手之力。要是你敢反对推恩令,不用中央动手,其他几个小儿子就能先内乱。

能使出阳谋的人,必有大智慧。他们对客观规律有深刻的理解,一眼就能看透对手的弱点所在,一旦出手,对手哪怕明知是计,也不得不往里面钻。

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广为人知的经典阳谋,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让人读来拍案 叫绝,不得不佩服古人才智和对人心的洞察,和上面一样,都没办解开。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谋略至今还有学习、借鉴、甚至直接依葫芦画瓢使用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