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的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一)

 张逸i5fwigtd0s 2022-11-02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今天走进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世界。

肖斯塔科维奇1.mp37:33
来自CUCN知声

01

文章图片2

也许你没听过肖斯塔科维奇,但你一定听说过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的开头,伴随一场杀戮走进姜文“北洋三部曲”最后一部电影叙事中的,正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爵士组曲》中的《第二圆舞曲》。

肖斯塔科维奇,这个被誉为“20世纪的贝多芬”的天才作曲家,在政治的洪流中浮沉,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时代,他的音乐就是一部数十年的编年史。

他的全部音乐生涯都是在苏联度过的,在苏联发迹,在苏联终老,“雄踞苏联乐界第一把交椅”。在音乐中明显可以感受到俄国音乐传统架构下的那血肉那灵魂都是苏维埃的,也是人民的,是革命的。

02

文章图片3

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然而与曲折艰难的人生相比,他的创作更加丰富,仅交响曲就有十五部,打破了自贝多芬写出九部交响曲之后再无人写出十部以上的纪录。

除此之外还有15首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及钢琴协奏曲各2首,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五重奏,钢琴独奏《24首前奏曲与赋格》,各种室内乐,歌剧《鼻子》《姆钦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芭蕾舞剧《黄金时代》,管弦乐《爵士组曲》两套,《节日序曲》,还为30多部电影写了配乐。

文章图片4

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生于圣彼得堡,并且从小流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早在15岁时,因为父亲早逝,家庭经济困难,肖斯塔科维奇就在剧院为无声电影弹奏钢琴配乐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1919至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了当时由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所领导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史坦伯格学习作曲,跟随索格罗夫学习和声及对位法,并随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他的《第一号交响曲》便是毕业作曲作品,而这部作品也为他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03

他的音乐作品,很多被后世引用到电影作品中。《第二爵士组曲》就被选为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古典音乐之一,这一组曲中最有名的当属《第二圆舞曲》

这段圆舞曲被大众熟知,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大开眼界》中,都使用过这段圆舞曲。而钟爱库布里克作品的姜文,也在自己电影中沿用了这段旋律作为《邪不压正》的开场音乐。

它为全片定下华丽、灿烂又不失神秘莫测的基调。虽然姜文只在开头用了这段音乐,但李天然每每穿行于北平城的车水马龙时,这所间谍之城都会让人耳畔响起第二圆舞曲的高潮……

有趣的是:这部组曲和“爵士”并没有太大关系,这套曲子因当时作曲家作品配器随意、多样,被人误冠以《第二爵士组曲》的名字,久而久之“爵士组曲”的名号被后人普遍接受。

作品原稿在二战中被遗失了,直到1999年,某个演出版的残稿才被后人重新编辑和配器后,正式在2000年伦敦逍遥音乐节上重演。

文章图片5

《第二爵士组曲》,作于1938年,共由八首音乐组成。其中《第二圆舞曲》虽然短小但配器丰富,旋律简单而容易接受,是他的管弦乐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段极富表情的抒情圆舞曲,在乐队的三拍子伴奏下由中音萨克斯奏出宽广而低沉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悠远而绵长,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随后是手风琴奏出的迷人的第二主题,接着弦乐重复这一主题与铜管的旋律形成对答。

在短暂的连接之后回到乐队全奏的第一主题,音乐在竖琴刮奏下的魔幻色彩中结束。在编曲配器上多采用现代曲风,使之更具现代气息,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肖氏代表曲目。

- 配音 -

王波

- 文字 -

孟根妙

- 策划 -

王波、王丰、周宛鹿、李泽召、薛泽旭

- 编辑 -

张娴、潘娴、郭周帆、徐君宜、张玉

- 排版 -

林胜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