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者道之动!当你特别想拥有时,就该这样做…

 明新老李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两千年前,一篇《道德经》横空出世,道家学派应运而生。《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虽是古人的著述,但在今天《道德经》中的内容仍旧适用。今天我们便来聊一聊其中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为什么要选择这句话来讲呢?因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反者道之动”,理解了“道”的运行规律,才能知道接下来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困难时,特别想要拥有时该如何去做。

文章图片2

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说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始终在向着它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它的对立面。比如,一个生命的发展过程开启于它的诞生,但诞生其实不是开启了它“生”的过程,而是开启了它“死”的过程。可尽管生命最终的结局是“死”,但生命也确实“生”过,正是因为有过“生”,才有了“死”这种结局。

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这种道理老子称之为“有无相生”。“道”的力量就是让事物始终在这阴阳两端保持运动,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端。这种运动的规律看起来就好像时刻在反着走一样,故而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是道运动的终极规律。

曾仕强先生曾这样解释:“反”,其实有三个意思:第一,返回,就是返回原点;第二,是发展到反面,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到了反面;第三,相辅相成。比如车轮,上面是向前,下面是向后,向前向后是同时发生,同时作用的。动就是运行,所以反者道之动。我们可以解释说,道的动变是自然循环,是返本归源,即一下子回到本源,然后又继续向外面发展,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才能够做到生生不息。

道,如果不运动的话,就不能生万物。因为不运动,就不会产生变化。不产生变化,保持原有的状态,就无法生生不息,无法生存发展。所以道必须要运动,运动才能打破原来的状态,才会出现新的状况,产生新的生机,然后越变越不同,到了成熟的时候,就会产生各色各样的事物,我们称它为万物。道再怎么动变,它的本质不会变,变化只是一种现象,而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这叫本体。我们常讲说,原则不能变,但是方式可以变,就表示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

文章图片3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说:“'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

“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就是在告诉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也要对未来保持信心,因为至暗时刻过后,暗淡的时光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就在前方。而在最辉煌、最得意的时候也保持必要的警觉,因为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这句话是曾国藩为后世留下的锦囊劝诫,这句话告诉人们面对事物诱惑的外在表象时,要在心中多打几个问号。保持理性态度和质疑精神,保持清醒与克制,所有人都一窝蜂一股脑竞相追逐的,可能其中就埋伏着失意、失败的陷阱。

人这一生,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求你一定要有一点过人之处,至少你的自身要有那么两把刷子,或者说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大多数人没有的生存技能你却拥有,自然就会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是反者道之动思维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人人都有的能力并非是你的特长之处,你在生活当中想要走向卓越,就要带着这样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生活思路,慢慢才能开辟自己的人生战场。

文章图片4

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同样出现在了张三丰祖师的丹道名篇中。张三丰《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知逆先明顺,那么顺逆从何而来?丹道书《性命圭旨》这样解释:“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心归性也。”也就是说,在顺逆的具体修法之前,本身要先有性情上的逆行,正若婴儿在母体之内,无所谓七情六欲,这些都是在出生后,随着成长逐渐出现的。所谓的逆,其实也就是逐渐消除这种种欲念和情感活动,要注意,这里的逆,不是压抑,而是使其不在。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其实致虚守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丹道之中观老庄,其实都有这样的说法,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些所谓将思想意识活动逐渐淡化、静化、虚无化的修炼,就是从有到无的重要途径。所谓修行,便先要做到“逆”,做到“反”。而当我们想要拥有什么的时候,应当先“反其道而行之”,才有可能成功。

文章图片5

当大多数人都喜欢做容易而又简单的事情,这是最容易让我们的大脑感觉放松的方式了,但你能够运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思考人生的话,那你就要多去尝试做一些有挑战并有难度的事情,过程可能比较艰难和痛苦,但痛苦之后带给你的却是强大的生存能力与充满胜算的未来,这是投资回报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迫切的想要得到时,就应运用反者道之动的思维去考虑事情。做事之前先反过来想一想,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我行我素。比如当你想要做一件大事,你就要先做小事把细节做好,在小事当中得到磨练和提升。曾国藩所说的勤于做小事,家庭处处皆学问就是这样的道理。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其实天下并不是没有什么难的事情,相反这世间真真切切的存在着许多难以完成的事情。那我们该如何做呢?其实用“反者道之动”的思考方式去做,万事都不算难。我们先把容易的部分做好,慢慢积累经验,再不断挑战更难一点事。当把每一件曾经以为的难事做好后,往往也就做成功了。正因为事物包含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规律,所以一切的艰难困苦,都会助推你走向另一面。

文章图片6

另一句大家熟知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正是运用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成功来得太快,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把一次成功的经验视为成长规律,很有可能会高估自己的本领,给未来埋下隐患。相反,偶尔的失败却让人更有危机意识,更懂得调整前行的方向。那些大大小小的坑都踩过一遍的人,他的基础往往是最扎实的,在前行的路上也更加谨慎,他们一旦成长起来,就很难再跌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就是想通过“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告诉我们:如果你的成功来得太快太容易,请记得不要在这个成绩上沾沾自喜,要对未知的风险心存敬畏。如果你的成功来得太慢,就把每一次打击当成新的开始,让失败成为你向上攀爬的阶梯。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多,最稳妥的那一条,叫千锤百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