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故事】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嫌老家风水不够好,举家外迁,葬在杭州,如今让人惋惜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本文由乡土天下独家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陈胜乔  编辑:文翟

大家都知道魏源是我们邵阳人,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写了一部名叫《海国图志》的大书。在这部书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诞生,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对启迪中国人摆脱盲目自大的思想,学习先进科技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1794年,魏源出生于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古称金潭)。据说那儿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地群山环抱,田畴连片,金水河自北而南迂曲回环,形成船形沙洲。魏源的祖屋就建在这个沙洲上。站在沙洲上远眺,金水河两岸的狮山如奔,象山如扑,形成“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的奇观;远处的笔架山,是由三座大山的山尖并排而成,蕴含天地灵气,文脉深厚。

有人说,魏源之所以能考上进士,写出《海国图志》等皇皇巨著,得益于他家的坟山屋场好。

……

魏源本人也相信风水,但他认为邵阳老家的风水不够好,因此,他到江苏做官(很长时间做幕僚)后,不仅将全家人迁到那儿定居,还把祖上两代的坟也迁去安葬,并且魏源生前在杭州西湖边给自己选中一块地,嘱咐儿子将来在他死后把他埋在那儿。关于魏源舍弃邵阳老家迁居他乡并迁移祖坟,与他同时代、比他小17岁的曾国藩在日记中吐槽。曾国藩认为,“造物忌巧,有心谋之则不应也”。

魏源于1857年去世,家人按遗嘱,把他葬在西湖边。然而,在他去世至今的160多年里,除了儿孙两代发达,其余子孙并没有因此显贵。据说魏源男系子孙传到第四代,至今已无男丁,只有女系后代延续着他的血脉。反倒是邵阳老家同辈族兄弟的后代兴旺发达,出了两江总督魏光焘、院士魏荣爵等众多杰出之士。

对于魏源舍弃老家邵阳老家金潭,将祖坟迁葬他乡,邵阳老乡“十年砍柴”写过一段有意思的评论:魏源所舍弃的老家邵阳金潭的风水并不差,若干年后,他的族侄孙魏光焘以一乡间淘金工入湘军大营,因军功步步升迁,最终官至两江总督,品级远高于魏源的高邮州知州——这恐怕是魏源生前想不到的事。按照风水理论,老家邵阳金潭一带的好风水让魏家另一支占到了,这证实了曾国藩所言,“其先必系贫贱之家,无心得之,至富贵成名之后,有心谋地,则难以获福矣。”

……

魏源生前名满天下,他去世后,儿孙健在时,每年都有人去给他扫墓。第四代之后少有光顾,以至于坟墓灌木丛生,荒草凄凄。直到2016年,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呼吁下,有关单位才对魏源墓进行修缮。

魏源去世164年了,他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虽然他有局限性,但瑕不掩玉。如今每年清明节,不仅邵阳老乡去给他扫墓,而且全国各地有很多崇拜他的人自发去祭拜他。

作为知名度极高的名人,魏源的著作和他本人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但因为他举家外迁,去世后葬在杭州没有葬回邵阳老家,这对邵阳来说,是很大损失,让人惋惜。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语言描写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留言并转发。欢迎加主编微信20734404交流(验证请写真实姓名,哪里人),拒绝广告。谢谢!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做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报纸主编。业余专注乡土写作,希望能为推介邵阳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