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人生态度是“向死而生”

 刚柔互用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欢迎订阅,让终身成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你好,我是克哥。

乔布斯说:「记得自己是会死的,是帮助我做出生命中重大决定的最重要工具。因为几乎所有的事 — 所有外界的期待、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或是失败的恐惧 — 在死亡面前都会消隐,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向死而生」,往往更容易让生命真正的价值显露出来。

我们有时会看到濒死经验改变人生的故事: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在少年时,差点在车祸中去世身亡,

而后他转变了态度:“每一天,都是多活的一天。”

于是他全新投入电影事业,指导的《星际大战》获得了多奖项的提名。之前看李开复博士曾在TED上的一段演讲,

他说:「我就是个典型并自愿接受那种工作狂思想的受害者,我工作异常努力,那就是为什么我几乎将我的妻子独自留在产房内,为什么我996地与企业家们工作。」

之后,他因为患病而重新审视人生:「我对工作的痴迷在几年前戛然而止,因为我被确诊患上第四期淋巴瘤。二十多个恶性肿瘤如火球般喷涌而出,把我的雄心壮志付之一炬,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重新审视我的人生。知道我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令我看清把自我价值完全建立在工作强度和工作成就上是多么愚蠢。」

然而,代价不止病痛:「我生活中的优先级完全本末倒置,我疏于关心我的家庭,我父亲过世了,而我从来没有机会告诉他我爱他,我的母亲患上了痴呆症再也认不出我,我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 他还提及自己在化疗期间读过一本书,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邦妮·韦尔,写的是人们濒死时的心愿和懊悔。

邦妮·韦尔发现,面对死亡时,没有人为自己在生命中工作得不够努力而感到惋惜,他们只后悔自己没有花更多时间与所爱的人相伴相守,后悔没有传递自己的爱。

包括主持人张泉灵,曾经在央视工作18年,在她42岁身体出现问题检查时,被告知“疑似肺癌,做好准备”,幸运的是,经过详尽检查,发现是虚惊一场。由此,张泉灵突然开始审视自己时日不多的人生,毅然辞职跨界。

虽然每天工作18个小时,时常吐槽“一个人偷偷哭的时间,比之前十年加起来还多。”但投资人、经营企业、辩论导师等新身份,给她带来了诸多此前不可能进行的尝试。

可能唯有我们真切意识到人生必有完结的时候,那才是关键所在。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到底该如何使用这有限的时间,度过怎样的人生。

也正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得到怎样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