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故事(2)——甲骨文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谈起汉字的历史,必然离不开甲骨文。

这种刻在甲骨上的符号被发现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它的发现过程,既十分偶然又极富戏剧色彩。


公元1899年秋,清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买了一剂中药。

无意中,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中部分刻划着一些符号。王懿荣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便仔细端详,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非籀(大篆)非篆(小篆)。

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可惜,首先对甲骨文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书立说,便死于八国联军入侵了。

后来人们将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称为“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殉难后,其子为还旧债而出售家中所藏古物,他所收藏的甲骨,在1902年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老残游记》的作者。

后来,刘鹗又从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那里购得3000余片甲骨,从友人方若那里获赠300余片,又派儿子去河南购得1000余片,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甲骨收藏大家。

在好友罗振玉的建议和帮助下,刘鹗于1903年11月拓印了《铁云藏龟》一书。

谈及罗振玉,虽然是位国学大师,也是我的老乡,但我向来是不太喜欢他的,因为我所崇拜的一位大师王国维之死便与他有关。

不过罗振玉却是甲骨文研究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

直到1908年,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

1910年罗振玉释读出了10位殷王的名谥,证明这些有字甲骨确为殷王室之遗物,并进一步推断安阳小屯村正是古文献所载的殷墟遗址。

罗振玉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和《殷墟书契菁华》,从而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截止到2014年10月已发现大约13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0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等六书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