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风度(4)——魏晋美男们的六大特点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今天,依据《世说新语》,简要归纳一下具有魏晋风度的男人的特点。

1、帅。魏晋时代是一个盛行娘炮的时代,美男子开始刮胡子、敷粉,“美”是男子的评判标准,因此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口红、喷香水,到了不化妆就无法出门的地步。

曹操的养子何晏天生白里透红,像个熟透的水蜜桃。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一次,在夏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

嵇康不仅是才子,也是美男。他当时喜欢用一种叫面药的东西涂在脸上,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增白霜。《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最美的当属潘安,他的貌美使老太太也为之着迷。他年轻时,拿着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姑娘们争相向他丢水果,每每满载而归。

魏晋之所以盛行娘炮,有其历史原因。首先,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一儒”,并规定以“五经”取仕,培养出了一批批的“谦谦君子”和“文弱书生”。到了 魏晋时设了“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是否入选,全凭主考官的一句话。为了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士人们不得弱化男性角色,时间稍长,也就演变为一代世风。魏晋士人敷粉作妇人状,无非是为了向外界示“谦”、示“弱”。

2、真。东晋太尉郗鉴听说琅琊王氏的子弟特别优秀,就希望能跟王氏联姻,一起改造下一代的基因。一天下班后,他找到丞相王导,表达了这层意思。

王导也乐意家族子弟渗透到对方家去,就说:“好啊好啊,只要你看上的,可以马上带走。”

周末,郗鉴带着管家去王家挑选女婿,只见王家的男孩子都穿上新衣服、梳着新发型,一排排的站在门口等待挑选。啧啧啧,真壮观。

郗鉴看了一圈,咂咂嘴:“还不错。”这时管家说:“还有一个人,在卧室看书呢。”郗鉴紧走两步,看到一个青年敞着肚皮,躺在床上看书,一只手还在肚皮上画圈圈。“他没有争锋吃醋的浮华,只流露真性情,我喜欢。”

这个青年就是王羲之,一不小心,他不仅娶了太尉的女儿,还创造出一个成语:“东床快婿。”

前秦丞相王猛年轻时是个穷光蛋,却大放厥词:“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会打工。”

桓温北伐至关中时,听说了他的才能,就请王猛到军营喝茶。这个落魄的穷书生,面对手握大军的桓温,根本没有一丝的拘谨、别扭,反而大摇大摆地坐下,跟桓温侃大山。

从当前局势谈到金融危机,从南方气候聊到北方的自然灾害,边聊天边把手伸到衣服里抓!虱!子!于是,王猛火了!

3、义。嵇康在西晋时,是天王巨星级人物。不但长得帅,还会弹琴、能写作、懂打铁......

钟会就特别崇拜嵇康,怀揣着自己写的《四本论》想请偶像指导一下,却怎么都不敢进嵇康的大门。于是,他干了一件特别逗比的事:把书扔进院子里,拔腿就跑。

可嵇康根本看不上这个人,他的书也没看一眼。等到钟会发达以后,就给嵇康造谣:“此人不忠啊,此人妄议朝政啊。”结果,司马昭随便找个理由,把嵇康抓进了大牢里。

因为,司马昭也恨他。当初,司马昭委托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邀请他出来为司马家服务,嵇康说:“我是曹家的女婿,为司马家服务,我不干。”并且写下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彻底绝交。

此时嵇康被陷害,却告诉自己的儿子嵇绍:“我死之后,你就去找山涛,有他在,你就不是孤儿。”然后,嵇康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后,慷慨赴死。早已绝交的山涛,真的主动抚养了嵇绍,并且视若己出。

真兄弟,必到患难时才见真情。

 

4、情。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东晋大书法家。他不仅长得帅,而且风流倜傥,被当时人称为“一时之冠。”

有颜、有才、有钱,王献之从小到大都是“少女之友”,不仅邻家女孩、学生妹、御姐喜欢他,连新安公主都央求孝武帝为她赐婚。

可人家王献之是有老婆的呀,皇帝说:“好办,休了吧。”但王献之怎么能舍得下结发妻子郗道茂?

他回家后就开始自残:用艾草把双脚烧伤。然后对公主说:“我是个残疾人,要不,还是算了吧。”

公主对王献之也是真爱啊:“我要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脚。”胳膊拧不过大腿,王献之虽然娶了新安公主,但心里想的还是郗道茂。

每天没事就窝在书房里,偷偷的给前妻写情书:《思恋帖》《奉对帖》都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值到临终前,他都绝口不提新安公主,念念不忘的还是郗道茂:不觉有馀事,唯忆与郗家婚事。

5、我。那年,王羲之的五儿子王徽之住在山阴县。一天夜里,正准备睡觉,突然发现外面下雪了,他走到门外,看着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突然想跟老朋友戴逵聚聚。

可戴逵住在几十里外的剡县,王徽之等不及天亮,带着仆人划船沿河而上。

天亮了,王徽之刚好来到戴家。仆人正准备敲门,他却说:“算了,我们回去吧。”仆人懵了:“大半夜的陪您划船,到地方却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王徽之趁机对仆人展开思想品德教育:“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徽之我行我素的作风,正是魏晋时期的典型性特征,但与阮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很狂放。

在当时,叔嫂之间是不能走太近的,因为怕他们在私下勾搭。可阮籍根本不在乎。有一次他嫂嫂要回娘家,阮籍不仅设宴为嫂嫂践行,还来了个十里相送。

  

他不仅跟嫂子走得近,跟邻居的美少妇也好的不要不要的。人家在隔壁开了家酒店,阮籍就经常去蹭酒喝。喝醉就喝醉吧,还经常在喝醉以后直接躺在美少妇边上,呼呼大睡、说胡话。

面对舆论的职责、众人的批评,阮籍只有一句话:“孔孟之道,能管得了我这样的人吗?”

不在乎世俗舆论,只要活得开心,这就是阮籍。

6、骨。西晋文学家张季鹰,人称“江东步兵。”八王之乱初期,齐王司马冏执掌朝政时特别欣赏他的才华,让他担任大司马的副秘书长。

可张季鹰看到皇帝暗弱、权臣迭起,发出一声长叹:“这恐怕不是正常国家的秩序啊。”然后就辞了职,跑回苏州老家。

有人不理解,张季鹰张口就怼: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千里以要名爵。

405年,陶渊明在42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当了一方父母官——彭泽县令。有一天,督邮来检查公务。

  

县里的属下提醒陶渊明:“我们应该备厚礼、穿正装、恭敬的迎接上级检查。”陶渊明一听就怒了:“贪污还这么猖狂,可见世道是多么黑暗。”说完就把官印挂在房梁上,转身离开这个黑暗的官场。既然不能改变黑暗的世道,就只能做到洁身自好。

 

魏晋风度究竟是什么?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或许再看多点书,才可能会更懂。

下面还是欣赏一下这些牛人的诗文片段,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吧。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